《城镇经济学》求取 ⇩

目 录前言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城镇经济学的对象一、关于社会主义城镇经济学对象的争论1

二、本书的立论4

二、制定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 (276

第二节 城镇经济学的性质一、综合性9

二、系统性10

三、实用性11

第三节 城镇经济学的内容一、城镇经济史的考察14

二、城镇经济发展的规律性探讨14

三、城镇经济的实质性研究14

四、城镇经济结构的系统论述14

五、城镇经济发展战略、体制改革,以及管理问题15

第四节 城镇经济学的方法一、系统的方法15

二、人体模型法17

三、价值工程法19

第二章 城镇经济史的考察(上)——古代、中世纪的城镇经济第一节 城镇经济的产生一、城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21

二、城镇和城镇经济产生的历史进程22

三、城镇的产生和阶级分裂具有“同时性”27

第二节奴隶社会的城镇经济一、埃及和中国的奴隶制城镇经济30

二、希腊和罗马的城镇经济32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城镇经济一、中国的封建制城镇经济34

二、西欧的封建制城镇经济37

第三章 城镇经济史的考察(中)——西方近代、现代的城镇经济第一节 同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城镇化过程一、工业化和城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46

二、英国的工业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48

三、法、德、美、日的工业化和城镇经济的发展53

三、健全体制、促使体制合理化 (160

第二节 “城市病”与“反城市化”倾向一、城镇化与“城市病”62

二、“反城市化”倾向的出现66

第四章 城镇经济史的考察(下)——中国近代、现代的城镇经济第一节 中国近代城镇经济的发展一、沿海城镇经济的发展71

二、沿江城镇经济的发展76

三、沿铁路城镇经济的发展78

四、古代城市的“近代化”79

五、中国近代城镇经济的特点80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城镇经济的发展一、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城镇经济的状况和城镇建设的方针86

二、“一五”期间城镇经济的发展88

三、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城镇经济91

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92

第五章 近现代城镇经济发展规律和城镇化道路第一节 近现代城镇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一般规律一、城镇化同工业化紧密相联97

二、集中型城镇化与分散型城镇化的联系与区别99

三、城镇群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102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104

二、中国城镇化的战略方针106

第六章 城镇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第一节 城镇经济的性质一、聚集性117

二、开放性119

三、网络性120

四、综合服务性121

五、高效性121

第二节 城镇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一、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2

二、城镇经济在城镇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126

第三节 城镇经济是城镇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城镇经济是城镇规划工作的依据129

二、城镇经济是城镇建设工作的依据132

三、城镇经济是城镇管理工作的依据135

第七章 城镇经济效益第一节 城镇经济效益的特定涵义一、是城镇全部生产部门的经济效益141

二、是城镇一切有益劳动的综合效益142

三、是城镇经济中全部损益的最终效益144

第二节 城镇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一、考核城镇经济效益的范围和指标146

二、城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体系148

第三节 制约城镇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一、城镇规模151

二、城镇空间布局154

三、城镇经济结构157

第四节提高城镇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一、狠抓企业、促使企业高效化157

二、搞好决策、促使决策科学化158

四、调整结构、促使结构最优化160

第八章 城镇经济结构第一节 城镇经济结构的涵义和性质一、城镇经济结构的涵义161

二、城镇经济结构的性质162

三、城镇经济结构的范围163

第二节 城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一、城镇产业结构的分类165

二、城镇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167

三、产品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171

第三节 技术结构与教育结构一、技术结构172

二、教育结构要与技术结构相适应176

第四节 所有制结构和价格结构一、所有制结构179

二、价格结构180

第九章 城镇经济与房地产业第一节 房地产在社会主义城镇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房屋土地是城镇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条件184

二、房地产是城镇经济的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189

第二节 城镇房地产的性质一、城镇房产的性质193

二、城镇地产的性质195

第三节 城镇房地产体制的转轨变型一、城镇房地产体制转轨变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7

二、城镇房地产体制改革需要有各方面的配套改革203

第十章 城镇经济与环境保护第一节 城镇经济活动与环境质量的相互影响一、城镇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208

二、城镇消费活动与环境质量210

第二节 努力促使城镇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一、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计划214

二、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商品经济体系216

第三节 城镇环境经济管理一、国土管理与“三同时”管理220

二、开发项目的费用/效益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价221

三、污染物排放管理和征收排污费223

四、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225

第十一章 城镇经济与智力开发第一节 智力开发在城镇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智力开发的涵义227

二、智力开发的特殊性228

三、智力开发在城镇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29

四、我国智力开发的紧迫性233

第二节 城镇智力开发的原则和途径一、城镇智力开发的原则235

二、城镇智力开发的途径238

三、发挥中心城镇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241

第三节 城镇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城镇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243

二、城镇人才的合理流动245

三、开辟城镇科技市场、加速智力成果的推广248

四、发挥城镇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余热”250

第十二章 城镇经济网络与经济区第一节 经济网络一、经济网络的形成252

二、社会主义经济网络的特点及其合理性的标准254

三、经济网络的类型255

第二节 经济区一、经济区的内涵与特征258

二、划分经济区的原则263

三、经济区的不同类型265

第十三章 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战略第一节 正确制定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一、什么是城镇经济发展战略271

二、正确制定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272

第二节 制定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则和依据一、制定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274

第三节 正确制定城镇经济的发展目标一、明确城镇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性279

二、本世纪末我国城镇经济发展目标的选择280

第四节 选择实现城镇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途径一、正确划分城镇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步骤282

二、正确选择战略重点283

三、城镇经济发展战略对策的选择286

第十四章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一、我国城镇经济体制的弊端288

二、加快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91

第二节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步骤和突破口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步骤293

二、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295

第三节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与展望一、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302

二、新形势下改革的任务与前景303

第四节 县以下城镇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县以下城镇的性质、特点及其改革的必要性305

二、县以下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内容307

第十五章 城镇经济管理第一节 城镇经济管理职责的科学划分一、必须赋于城镇政府统一管理经济的职责312

二、必须筒政放权、政企职责分开313

第二节 城镇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一、城镇政府管理经济的经济手段322

二、城镇政府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324

三、城镇经济管理主要是运用经济手段325

第三节 城镇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一、传统城镇经济管理机构设置的缺陷328

二、改革城镇经济管理机构的基本原则329

三、建立新的城镇经济管理机构体系331

1988《城镇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高秉坤等编著 1988 武汉:武汉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黑龙江城镇经济研究(1985 PDF版)
黑龙江城镇经济研究
1985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辽宁城镇经济概况  1986( PDF版)
辽宁城镇经济概况 1986
发展城镇个体经济(1981 PDF版)
发展城镇个体经济
1981 北京:工商出版社
乡镇经济学( PDF版)
乡镇经济学
北京农业干部管理学院
城市经济学(1999 PDF版)
城市经济学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辽宁城镇集体经济(1987 PDF版)
辽宁城镇集体经济
1987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乡镇经济学(1993 PDF版)
乡镇经济学
1993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城镇集体经济问题探索(1990 PDF版)
城镇集体经济问题探索
1990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城镇集体经济研究(1984 PDF版)
城镇集体经济研究
1984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乡镇经济学(1988 PDF版)
乡镇经济学
1988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城镇集体经济经营与管理(1994 PDF版)
城镇集体经济经营与管理
1994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云南小城镇经济(1994 PDF版)
云南小城镇经济
1994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1998 PDF版)
城镇化与民族经济繁荣
1998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抚顺城镇集体经济(1988 PDF版)
抚顺城镇集体经济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小城镇经济管理(1989 PDF版)
小城镇经济管理
198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