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艺简论》
作者 | 周屏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09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40350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7328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 录序第一章文艺的本质特征1
一、文艺的社会本质1
1.文艺的上层建筑性质2.文艺的阶级性、党性、人民性二、文艺的美学特征11
1.文艺的形象性2.文艺的典型性3.文艺的情感性三、文艺产品的二重属性18
1.文艺产品既是精神产品,又是商品 2.文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第二章文艺的社会功能24
一、正确理解文艺的社会功能24
二、文艺社会功能的辩证统一26
1.文艺功能的多样性2.文艺功能的统一性三、文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33
1.文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2.文艺对造就一代“四有”新人的作用3.文艺对改变社会风气的作用第三章文艺创作规律41
一、文艺是社会生活在文艺家头脑中的反映42
1.反映的对象既包括生活客体,也包含创作主体2.反映不等同于认识,也不只限于理性3.反映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二、文艺创作是审美反映48
1.审美意象是审美反映的中介环节2.审美心理在审美反映中起关键作用 3.审美理想在审美反映中起主导作用 4.审美反映是通过形象思维实现的三、文艺创作是个体的、复杂的精神劳动55
1.鼓励作家追求鲜明的创作个性2.尊重作家的个体劳动,保证创作自由第四章文艺鉴赏批评58
一、文艺鉴赏58
1.文艺鉴赏的原则2.文艺鉴赏的意义3.文艺鉴赏的规律二、文艺批评67
1.文艺批评的性质和作用2.文艺批评的标准3.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第五章文艺的“二为”方向79
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提出79
二、“二为”方向提出的意义83
1.“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2.“二为”是文艺的党性、阶级性和人民性的集中体现3.“二为”是繁荣和发展文艺的正确途径三、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87
1.正确处理政治方向一致性和社会主义文艺多样化的关系 2.站在正确的立场上,把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服务对象和描写对象3.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马列,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做人民群众忠实的代言人第六章文艺的方针政策94
一、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依据94
1.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政治基础2.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理论指导3.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制定的实践依据二、新时期文艺政策的调整与完善100
一、文艺体制改革是历史的必然110
1.“双百”方针的实践2.“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发展3.创作自由的重申4.艺术民主的实行第七章文艺体制改革110
1.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社会主义文艺体制必须改革2.经济基础与体制的变革决定文艺体制必须改革3.文艺体制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二、文艺体制改革的目标114
1.进一步发展文艺生产力2.繁荣文艺事业,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三、文艺体制改革的步骤121
1.理顺党、政府、文艺团体之间的关系2.转变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3.改善文艺团体的管理4.选定艺术表演团体为试点第八章文艺对外开放129
一、文艺对外开放,是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的正确方针129
1.文学艺术是在各民族文艺的相互影响中发展的2.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贯方针二、文艺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的繁荣134
1.“吸收”促进了新时期文艺的变革2.“交流”加速了新时期文艺的发展三、文艺对外开放,必须建立正确的中西文化观137
1.要有主体性2.要敢于拿来3.要参与竞争第九章文艺领导管理144
一、必须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144
1.坚持党对文艺的领导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2.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向的根本保证3.坚持党的领导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客观要求二、改善和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148
1.党对文艺的领导主要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的领导2.党对文艺的领导应建立在充分尊重艺术规律的基础之上3.党对文艺的领导要发扬艺术民主、废止行政命令三、加强文艺管理学的研究,努力提高管理水平151
一、文艺“热点”问题159
1.文艺管理是一门科学2克服文艺管理工作中的弊端,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第十章文艺的热门话题159
1.通俗歌曲热2.娱乐影视片热3.通俗文学热4.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热5.性文学热6.拍电视剧热二、文艺“热点”问题的对策169
1.深化文艺体制改革2.完善文艺经济政策3.把握文艺主导方向第十一章新时期文学思潮174
一、文学创作的历程175
1.伤痕文学2.反思文学3.改革文学4.寻根文学二、文学创作的思潮183
1.现实主义文学思潮2.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三、文学十年的启示189
第十二章文化艺术市场192
一、文化市场的界定192
1.文化市场的含义2.文化市场的类型二、文化市场的特征199
1.性质不同的两种文化市场2.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特征三、文化市场的功能199
1.促进了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2.推动了文化体制改革四、文化市场的管理200
1.更新管理意识2.调顺管理体制3.建立管理队伍五、文化市场的立法204
1.文化市场立法的现况2.文化市场立法的原则后记208
1990《新时期文艺简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屏等主编 1990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新时期文艺论文选集
- 1986 文艺出版社
-
-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 (上)
- 1984
-
- 新时期小说论
- 1999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 新时期文学思潮论
- 1990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新时期散文论集
- 1990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新时期文学思潮论
- 1985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
- 新时期文艺论辩
- 1988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 科学文艺简论
- 1986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新时期陕西文艺论文选
- 1991 西安:三秦出版社
-
- 文艺学简论
-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概论
- 198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新时期人口论
- 1982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
- 1984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新时期的几个文艺理论问题
- 1986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
-
- 新时期文艺论集
- 198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