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对策》求取 ⇩

第一篇总论3

第一章地震社会学概述3

一、地震及其灾害的社会影响4

二、地震社会学的含义、由来和发展5

三、我国近年来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概况7

四、中国地震社会学研究的若干问题8

第二章地震对策概论11

第一节国外主要国家地震对策的进展11

一、国外地震预报对策11

二、国外地震工程对策12

三、国外地震社会对策13

第二节我国地震工作的基本战略14

一、我国地震工作方针及其任务14

二、我国地震工作的发展对策15

第三节我国地震对策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做法16

一、震前预测、预报、预防对策16

二、震时与震后早期的救灾对策17

三、震后晚期恢复与重建家园18

第三章地震对策中的某些地震学问题19

一、预报对策19

二、震害预测21

三、临震预警21

四、救灾对策22

五、关于海啸预报23

六、医疗卫生对策23

七、地震烈度的评定问题23

八、重建家园对策25

第二篇地震对策各论29

第一章地震工作组织体制29

第一节中国现今地震工作组织体制29

一、地震预测预报系统29

二、抗震系统32

三、防震救灾系统32

第二节不同时期各部门的任务要点35

一、长期预报阶段35

二、中期预报阶段36

三、短期和临震预报阶段36

四、震时37

五、震后早期阶段37

六、震后晚期阶段37

第三节 改进地震工作组织体制的几个问题38

第二章地震预报对策41

第一节地震预报意见的确定41

一、当前地震预报的水平和困难性42

二、地震前兆的某些共性特征和预报的综合性判据44

三、地震预报意见的确定45

第二节地震预报对策49

一、长期预报对策51

二、中期预报对策52

三、短期预报对策52

四、临震预报对策53

五、震后对策54

六、预报的解除56

第三章地方地震工作及其群测群防57

第一节地方地震工作的组织体制和任务57

一、地方地震工作的由来和发展58

二、地方地震工作的组织结构60

第二节地方地震工作的预测预报对策62

一、为地震预测预报探索新途径62

二、协助专业队伍做一些必要的基础性工作63

三、补充前兆台网的不足,提高监测预报能力63

四、在短临预报中发挥着专业队伍难以代替的作用65

第三节地方地震工作的抗震防灾对策66

一、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防震抗震和工程地震工作67

二、协助政府制定大震对策67

三、为政府当好震后救灾和安定民心的参谋68

四、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70

第四节地震知识宣传71

一、地震知识宣传的作用与意义71

二、地震知识宣传的内容72

三、地震知识宣传的形式72

四、地震宣传中应注意的问题73

第四章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对策75

第一节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的特点及其影响75

一、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的特点75

二、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的类型及其对人们心理异常和社会经济的影响76

第二节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的对策78

一、紧急平息对策78

二、平时预防对策79

第三节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典型调查报告五则80

一、1980年8月福建闽南地震谣言概况及对策80

二、1980年山东省烟台地区地震谣言概况及对策86

三、1981年陕西省汉中地区地震谣言概况及对策89

四、1983年8月甘肃古浪老震区地震误传事件概况及对策92

五、1984年2—3月河北省张家口地震误传事件概况及对策94

第五章工程抗震防灾对策97

第一节地震灾害的防御99

一、中国的地震活动99

二、地震灾害99

三、地震防灾103

四、抗震法规103

第二节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对策104

一、地震危险性决策分析104

二、地震区建设的防御规划109

三、抗震规范和设防109

四、抗震鉴定及加固113

五、建筑材料与施工质量115

六、地震工程学研究115

七、宣传工程抗震知识115

第三节城市抗震防灾116

一、城市型地震灾害和特点117

二、城市的易损性分析117

三、城市抗震防灾工作重点118

四、城市抗震防灾规划119

五、城市地震危险性评定121

六、地震小区划121

七、震害预测及损失分析121

八、城市抗震对策要点122

第四节乡、镇抗震对策122

一、乡、镇抗震对策要点123

二、农村建筑抗震措施124

三、乡、镇工、商业房屋抗震设防124

四、农田水利设施抗震设防124

第五节重大工程抗震对策125

一、桥梁工程125

二、大坝126

三、石油、化工厂127

四、核电站128

五、海洋平台132

第六章救灾对策134

第一节地震灾害与救灾对策134

一、地震灾害及其类型134

二、地震救灾对策136

第二节救灾准备137

一、设防城市的救灾准备137

二、中期预报后的救灾准备139

三、短临预报后的救灾准备140

第三节救灾的组织指挥141

一、紧急救援141

二、灾情与救灾142

三、自救互救144

第四节对被埋压人员的救援145

一、倒塌(破坏)体145

二、抢救工作的实施151

三、有关救援技术152

四、抢救作业的安全保障154

第五节交通保障与供水、供电工程的抢通与修复155

一、严格交通管理155

二、空运保障156

三、抢通与修复公路、铁路和水运交通157

四、供水工程的抢修与紧急供水158

五、供电工程的抢修与紧急供电159

第七章地震次生灾害对策160

第一节城市地震次生灾害160

一、城市地震次生灾害的严重性161

二、城市地震次生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162

三、城市地震次生灾害对策167

第二节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173

一、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分布及危害性173

二、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74

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的特征175

四、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对策177

第三节地震次生水灾180

一、地震次生水灾的危害性180

二、地震水灾的成因及特点181

三、地震水灾对策182

第四节地震海啸183

一、地震海啸的危害性184

二、地震海啸的成因机制184

三、地震海啸对策187

第八章矿山震害对策191

第一节矿山震灾的种类及危害性191

一、直接灾害191

二、次生灾害192

第二节矿山震灾的特点及有关问题193

一、矿山震害成因及特点193

二、矿井的水害成因及特点194

三、天然地震诱发矿震活动195

四、天然地震诱发岩爆灾害196

五、矿山震灾救护的特殊性196

第三节矿山震灾对策197

一、震前预防对策197

二、震后救灾与恢复生产对策199

第九章通信对策202

第一节我国地震通信发展概况202

一、驿站通信时期202

二、邮政-电报通信时期203

三、电话通信时期203

四、现代电信时期203

第二节地震通信的作用及特点203

一、地震通信的作用203

二、地震通信的特点204

第三节地震通信对策205

一、在重点地区建设专用电信传输地震台网和无线电通信网205

二、实行联合地震通信体制206

三、震前地震通信工作207

四、震后早期的地震通信209

五、震后晚期对重建震区通信的要求210

第十章卫生对策212

第一节地震伤亡和抗震救灾卫生保障的特点214

一、地震伤亡的宏观景象214

二、地震伤亡伤情简析216

三、继发性灾害219

四、抗震救灾卫生保障的特点219

第二节抗震救灾卫生保障的基本任务、组织和实施220

一、长、中期地震预报时期的卫生保障220

二、临震期的卫生保障222

三、地震发生后的卫生保障223

四、现场抢救和早期救治225

五、地震伤员的后送229

六、专科治疗的任务和组织232

七、地震后期的卫生保障232

第三节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233

一、长、中期地震预报时期的卫生防疫准备234

二、临震期的卫生防疫工作234

三、地震发生后的紧急卫生防疫工作235

四、地震后期的卫生防疫工作238

第四节抗震救灾药材供应管理239

一、特点和要求239

二、药材供应管理体制239

三、药材储备239

四、药材供应241

五、药材管理243

第十一章地震生活对策249

第一节地震带来的生活问题及其特点249

一、地震造成的主要生活问题249

二、影响地震生活问题的因素及其对策原则250

第二节地震生活对策251

一、震前预防对策251

二、震后群众应急生活安置252

三、恢复正常生活对策254

四、解决较长期的群众生活对策255

第十二章地震社会治安对策257

第一节 地震社会治安问题257

第二节地震社会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特点259

一、地震社会治安问题产生原因259

二、地震社会治安问题的特点及地震社会治安工作任务260

第三节地震社会治安对策261

一、震区治安保卫部门的组织恢复对策261

二、灾民基层基础工作261

三、震区消防对策262

四、震区交通管理262

五、震区重要部门的保卫对策262

六、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分子263

第十三章 大震后重建家园的基本烈度评定讨论264

一、对以往基本烈度评定原则的评述264

二、最大地震强度判定265

三、大地震重复性讨论274

四、大地震发生后较长历史时期极震区范围内最大地震强度的估计275

五、邻近已发大震区的地震危险性讨论276

第十四章重建家园,恢复生产282

第一节重建家园282

一、重建家园的基本原则与要求282

二、震毁城市重建284

三、震损城市恢复与改造287

四、一般损坏城市的修复288

五、村镇重建与修复289

第二节恢复生产289

一、恢复生产的基本任务与原则289

二、恢复工业生产290

三、恢复农业生产290

第三篇地震对策实例295

第一章邢台地震295

第一节概述295

一、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295

二、邢台地震概况296

三、震害简况297

第二节抗震救灾297

一、震后的紧急决策298

二、震前预防措施和震后的自救互救299

三、交通、通讯的抢通与抢修300

四、群众生活安置301

五、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302

第三节恢复生产、重建家园304

一、恢复农业生产304

二、重建家园305

第四节地震工作(1966—1968)306

一、地震考察306

二、地震预报实验308

三、地方地震工作309

结语310

第二章通海地震311

第一节概述311

一、地理概况311

二、地震参数与烈度分析312

三、主要震害313

第二节救灾对策313

一、建立健全指挥机构313

二、对人员的救护医疗314

三、安置灾民生活315

四、抢险排险与抢修316

五、组织供应救灾物资316

第三节恢复重建对策317

一、恢复农业生产317

二、重建家园318

结语320

第三章海城地震321

第一节地震概况321

一、震区自然与经济情况321

二、地震参数、烈度及震害322

第二节震前预报与预防324

一、地震危险区的确定及地震工作的开展324

二、中期预报意见的产生、发布及贯彻325

三、短临预报意见的产生及发布326

四、临震预报意见的发布及传递328

五、短临预报期防震对策329

第三节震时应急对策331

一、31次列车的紧急行动331

二、盲目避震造成伤亡331

第四节震后对策331

一、灾区军、民的救护行动331

二、成立抗震救灾机构332

三、医疗救护工作332

四、安排好群众生活,防止冻灾、火灾333

五、恢复生产、重建家园333

第五节 地震预报预防的社会与经济效益334

第四章龙陵地震336

第一节概述336

一、龙陵县简况336

二、地震与灾情337

第二节中期预报对策338

一、预报意见的提出338

二、中期预报后的对策338

第三节短临预报对策340

一、加强分析,掌握震情340

二、省委决定发布短临预报341

三、省政府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震工作341

四、发布防震电报通知342

五、龙陵县的短临预报对策342

第四节救灾与重建对策343

一、成立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343

二、组织群众自救互救343

三、实地调查灾情344

四、安排群众生活344

五、抢修公路恢复交通345

六、医疗队进入灾区救治伤员345

七、自力更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345

八、做好地震考察和震情监视工作347

第五节注意减轻次生灾害347

一、龙陵地震滑坡特点及其灾害347

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348

结语348

第五章唐山地震349

第一节概述349

一、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349

二、地震基本情况350

三、震情简介352

第二节唐山地震的预报及预防352

一、唐山地震的预测预报352

二、唐山地震的预防354

第三节震时震后灾区的应急行动356

一、震时的应急避震356

二、震后自救互救357

三、防止次生灾害359

四、领导到岗指挥救灾360

第四节救灾组织与指挥360

一、成立各级救灾指挥部360

二、组织以解放军为主体的救灾队伍360

三、按专业性质对口救援361

四、建立现场与后方相结合的救援体制361

第五节抢救、抢修、抢通和抢运361

一、抢救埋压人员361

二、通信362

三、空运364

四、公路365

五、铁路366

六、运输367

七、自来水367

第六节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368

一、医疗救护368

二、卫生防疫370

第七节群众生活安置374

一、应急生活安置374

二、恢复正常生活374

三、做好群众较长时期的生活安排375

第八节社会治安工作376

一、立即组织起来保卫重要目标376

二、采取断然措施,实行交通管制377

三、恢复公安组织,迅速开展工作377

四、采取应急办案方法,打击刑事犯罪活动377

五、加强城市治安管理,维护社会秩序378

六、开展安全防火活动379

第九节恢复生产重建家园379

一、恢复生产380

二、重建家园381

第十节 经验教训383

第六章松潘平武地震384

第一节地震概述384

一、地震简况384

二、震区及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地理简况384

三、烈度和灾害情况385

第二节震前地震预报及对策386

一、中期预报及其对策387

二、短临预报及其对策387

三、短临预报期的防震措施390

第三节震后救灾390

一、震后应急阶段救灾390

二、震后较长时间的对策391

第四节认识和启示392

一、地震预报期间的社会反应情况392

二、认识和启示393

第七章溧阳地震395

第一节地震概况和社会影响395

一、江南史载以来最大的地震,波及范围广395

二、地震发生在水乡,造成损失大395

三、震区周围城市密集,社会反响强烈397

四、地震原地复发,人们具有经验398

第二节灾区人民自救和抗震救灾部署398

一、灾区人民自救互救398

二、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399

第三节抗震救灾之实施400

一、伤员救护和卫生防疫400

二、灾民生活安置、安抚和宣传工作401

三、震情监视和综合考察402

第四节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403

一、恢复和发展生产404

二、重建家园405

第五节几点启示406

一、是躲是逃,相机而行406

二、有无地震知识,情况迥然不同406

三、以县为主、外援为辅407

第八章海丰地震408

第一节地震概况408

一、发震构造环境408

二、地震序列特征409

三、地震特点409

第二节地震的社会反应及相应对策412

一、地震活动前期(1月—3月中旬)412

二、地震活动后期(3月中旬—4月)413

第三节启示416

一、骚动的社会背景及原因分析416

二、几点启示417

第九章菏泽地震418

第一节地震概况418

一、震区的经济、地理概况418

二、烈度与震害418

三、地震及震害特点419

第二节震前的预测与预防420

一、震前的抗震加固420

二、震前中期预报与震情监视420

第三节震区救灾421

一、自救互救421

二、群众生活安置421

三、震后地震工作422

四、恢复生产重建家园423

第四节波及区的社会安定工作424

一、济宁市及时解释烈度异常区原因,解除群众顾虑424

二、聊城地区针对群众思想开展宣传425

三、徐州市迅速作出震情判断425

四、中原油田认真做好安定职工情绪工作426

第五节经验教训426

一、建立现场监测考察指挥部、实行统一领导426

二、中强地震实行以县为主的救灾部署426

三、特定情况下,震情传递必须慎重426

四、地震知识宣传要有针对性427

第十章南黄海地震428

第一节地震概况和社会反响428

一、地震强度较大,又靠近陆地428

二、公众反响强烈,且造成一些伤亡429

三、波及发达地区,社会问题突出430

第二节震前监视预测对策430

一、中期预报及相应措施430

二、短临监视情况431

第三节震后一天内的应急对策432

一、迅速判断震情,当好领导参谋432

二、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安定民心工作433

第四节震后持续采取一系列对策435

一、深入现场,考察灾情435

二、大力开展宣传,很快平息谣传436

三、密切监视震情发展,及时提出趋势意见437

第五节几点启示437

一、震前对策固然重要,震后对策也同样重要437

二、既要重视“物理”对策,也要重视“心理”对策438

三、要搞好单项对策,还要建立总体对策439

第十一章诱发地震440

第一节水库地震441

一、概述441

二、水库地震的发生条件443

三、水库地震对策449

第二节抽液-注液地震459

一、概述459

二、抽液活动对岩体稳定的影响460

三、注液活动对岩体稳定的影响463

四、抽液-注液地震对策465

第三节矿山地震469

一、矿震灾害分析469

二、矿震的类型及特点471

三、矿震的诱发条件474

四、矿震预测预报研究对策475

附文478

地震伤救治技术原则478

一、分级救治的原则478

二、现场抢救基本技术479

三、休克的防治481

四、挤压伤和挤压综合症的救治482

五、烧伤的救治483

六、冻伤的治疗484

七、麻醉485

八、清创术486

九、地震伤感染的防治487

十、颅脑伤的救治488

十一、颌面伤的救治490

十二、胸部伤的救治491

十三、腹部伤的救治492

十四、脊柱、脊髓伤的救治493

十五、骨盆骨折的救治495

十六、四肢骨折与关节脱位的处理496

十七、周围血管损伤的救治497

十八、周围神经损伤的处理497

十九、多发伤的救治498

二十、完全性饥饿的救治499

后语500

一、《地震对策》一书的基本特点500

二、《地震对策》一书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501

三、对地震预报对策的展望502

1986《地震对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增建,陈鑫连主编 1986 北京:地震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