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求取 ⇩

目 录1

导 论1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1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客观必然性1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特殊历史条件4

和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途径4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9

所有制结构和“一国两制”问题9

一、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内涵的剖析9

二、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济形式10

三、关于“一国两制”问题20

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21

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21

社会生产力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21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地表22

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22

三、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3

第一篇社会主义的生产过程26

第一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26

的商品生产26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有计划商品26

经济的客观条件26

一、计划经济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27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9

三、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33

四、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37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39

经济与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39

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41

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统一调节41

三、自觉运用经济杠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45

第三节 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48

的计划体制48

一、建立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48

的客观依据48

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的基本点51

第二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55

第一节 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55

义生产目的55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55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及其层次57

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生产60

目的的实现程度60

第二节 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62

生产目的的根本任务和手段62

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的客观性和特点62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发展63

社会生产力6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64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64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6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68

一、社会主义的经济效益68

二、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71

及物质利益原则三者的一致性73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73

第一节 生产目的、战略目标与76

国民收入生产76

一、体现生产目的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经济76

发展的总体动力76

第三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生产76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不完全的直接社会使用79

价值和价值的生产79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净产值与国民收入82

之间的相互关系82

四、影响企业净产值和社会国民收入增长的因素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动因84

一、增强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84

二、社会主义企业发展的重要经济动因86

实体的必然性8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88

一、社会主义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经济88

二、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作用90

三、社会主义企业建立经济责任制的原则和形式91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生产结构和社会再生产94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与生产结构94

一、经济结构、生产结构的概念94

二、战略目标、生产结构、经济运行97

三者之间的关系97

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体系的要求和确定生产101

结构目标的原则与方法101

第二节 物质生产结构中的重要比例关系103

一、物质生产部类间和部门间的比例关系103

二、能源生产与社会总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106

三、原材料生产和加工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110

第三节生产结构同其他经济结构之间113

的相互关系113

一、生产结构与基础结构113

二、生产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117

三、生产结构与外贸结构120

四、生产结构与分配结构、消费结构122

第四节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123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123

二、社会主义的再生产是持续的扩大再生产124

三、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125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128

一、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必要性128

第五章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128

二、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途径130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132

一、社会主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必要性132

二、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135

三、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核算的性质137

第二篇社会主义的流通过程139

第六章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市场13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139

作用和形式139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139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特点140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141

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形式143

五、改革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145

商业利润146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费用的构成1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费用和146

二、社会主义商业利润14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150

一、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150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152

三、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规律1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156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性质和特点156

二、社会主义市场的组成158

三、自觉运用商品供求平衡规律,有计划地组织162

好商品的供求平衡162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依据164

第五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格164

和价格体系164

二、社会主义商品价格体系及其改革165

第七章社会主义的资金运动和信贷170

第一节社会主义资金的循环与周转170

一、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与周转17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总资金运动180

第二节社会主义信贷182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形式和本质182

二、社会主义信贷的职能和作用183

三、社会主义的利息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银行187

一、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的本质和职能187

二、社会主义国家银行的作用188

三、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189

第八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192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192

的客观依据192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192

客观要求192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195

建设的重要意义195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197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199

的主要形式199

一、对外贸易199

二、引进先进科学技术203

三、利用外资205

四、发展技术、资金和劳务输出206

第三节设置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07

一、我国设置经济特区的依据和意义207

二、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管理体制210

三、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213

第三篇社会主义的分配过程214

第九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14

和社会主义积累21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14

一、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性质214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16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18

四、社会主义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220

一、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22

二、正确认识与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24

第三节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226

一、社会主义积累的源泉和作用226

二、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227

第十章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230

第一节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230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230

二、按劳分配规律的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234

三、按劳分配的性质和作用236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238

一、职工工资制度238

二、农村集体经济的劳动报酬形式243

一、实行按劳分配必须克服平均主义244

先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244

第三节 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鼓励一部分人244

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245

富裕的目的245

三、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49

第四篇社会主义的消费过程250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消费250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50

一、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250

二、社会主义消费具有人民性与生产发展251

一致性的新特点251

三、社会主义消费和提高社会主义消费255

的重要作用2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259

的消费水平260

一、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260

二、消费结构的内涵以及我国消费结构263

的发展趋势263

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265

第五篇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27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270

管理和宏观调节27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组织与领导经济270

建设的任务和职能270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270

二、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管理经济的职能27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宏观调节的275

系统和手段275

一、宏观调节是一门“系统工程”275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四大系统”278

三、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宏观调节的手段285

第三节 搞好经济体制改革,建设具有289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89

一、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改革的方向290

二、充分发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网络在294

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294

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国民298

经济的宏观间接控制298

结束语302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趋向是302

共产主义社会302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304

后记308

1986《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晓声,王达人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94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94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哲学研究  第5辑  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986)( PDF版)
哲学研究 第5辑 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1986)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1985年03月第1版 PDF版)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1985年03月第1版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简易英语科技丛书  地球(1979 PDF版)
简易英语科技丛书 地球
1979 中外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75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75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86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9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1990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
1990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8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1988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
1988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药理实验方法学(1982 PDF版)
药理实验方法学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93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93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1990 PDF版)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
1990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1987 PDF版)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1987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1986 PDF版)
政治经济学教程 社会主义部分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