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 正传》研究纵横谈》
作者 | 邵伯周著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4 |
出版时间 | 198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21030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493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次1
一 从“诗无达诂”谈起1
(一)“诗无达诂”说1
(二) 关于审美价值标准和方法论4
(三) 还是要有一定的“圈子”10
二 三种参照资料14
(一) 鲁迅“五四”前后的社会观、文艺观14
(二) 有关阿Q的某些素材20
(三) 鲁迅对《阿Q正传》的解说23
三 鲁迅在世时就已听到的评论27
(一) 阿Q——奥勃洛摩夫27
(二) “讽刺小说”论33
(三) “自然主义”论、“死去了的阿Q时代”论34
(四) “最完整的艺术”论38
(五)“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论40
(六) 一次以阿Q为例证的关于典型问题的论争43
(七) 外国作家论阿Q47
(八) 小结——研究工作的良好开端55
四 新的研究成果与新的开拓58
(一) 新的研究成果〔一〕58
——路沙编《论〈阿Q正传〉》58
(二) 新的研究成果〔二〕72
——几篇各有特色的评论72
(三)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舞台77
五 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86
(一) 有代表性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说86
(二) 第一本研究专著91
——耿庸的《〈阿Q正传〉研究》及有关批评91
(三) 从“集合体”说到“综合的典型”说99
(四) “共名”说及有关争论109
(五) “没落人物的典型”说和“雇工”说122
(六) 关于阿Q的阶级性、革命性问题的论争128
(七) 其他研究成果135
(八) 小结——主要收获与分歧所在153
六 研究工作的“华盖运”156
(一) 歪曲和利用157
(二) 研究成果和新的发现159
七 在新的历史时期162
(一) “《阿Q正传》是一篇好小说”诠释162
(二) 两部新的研究专著164
——《〈阿Q正传〉的思想与艺术》和《阿Q正传164
创作论》164
(三) 旧调重弹旧论翻新170
(四) 新观念新方法的探索184
(五) 创作方法、艺术特色研究197
(六) 再次从小说到剧本再到舞台和银幕205
(七) 国外学者的见解211
(八) “研究”之研究219
(九) 小结——新时期的新成就224
八 “旷代文章数阿Q”228
(一) 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228
(二) 深刻的典型性229
——《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审美特征之一229
(三) 高度的真实性246
——《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审美特征之二246
(四) 潜藏的倾向性251
——《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审美特征之三251
(五) 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的独创性254
——《阿Q正传》的现实主义审美特征之四254
后记263
1989《《阿Q 正传》研究纵横谈》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邵伯周著 1989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阿Q正传在国外
- 198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阿Q正传》新探
- 1986年12月
-
- 漫画阿Q正传
- 1948
-
- 阿Q正传漫画
- 1992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 阿Q正传
- 1921
-
- ALGOL程序汇编
- 1973
-
- “阿Q正传”研究
- 1953
-
- 阿Q正传及其他
- 复兴出版社
-
- 阿Q正传 藏文
- 1979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
- 阿Q正传 英文
- 1990 北京:外文出版社
-
- 阿Q正传 五幕剧
- 1955 艺术出版社
-
- 唐研究纵横谈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阿Q正传》研究史稿
- 1986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 《阿Q正传》新探
- 198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 阿Q正传
- 1976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