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求取 ⇩

目 录1

第一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

导论1

第一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15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和多种所有制结构15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15

二、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17

三、多种所有制结构存在的客观必然性20

四、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和发展趋势22

五、多种所有制之间的相互关系23

第二节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5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和特点25

二、全民所有制的形式及其改革25

三、全民所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27

一、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28

第三节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其他形式28

二、农村合作经济31

三、企业联合体经济33

第四节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34

一、个体经济34

二、私营经济36

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38

第二章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形式40

第一节按劳分配及其在现阶段的特征40

一、按劳分配的内涵40

二、按劳分配存在的客观必然性42

三、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44

四、制约按劳分配的因素48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50

一、公有制经济中非按劳分配收入50

二、劳动者个体经济的收入52

三、个人财产收入53

四、私营企业主的收入54

五、其他非公有制经济中的收入分配56

六、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57

第三节改革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59

一、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59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60

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实现共同富裕61

四、改革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几点建议62

第二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6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66

第一节市场经济中商品和货币的一般规定66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66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70

三、商品的价值量72

四、货币的起源和本质75

五、货币的职能80

六、货币的流通规律。铸币和纸币82

第二节市场经济的涵义和特征84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84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85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功能87

第三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89

一、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89

二、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区别91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涵义和特征94

第四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98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经济98

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及历史地位98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100

三、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个性101

四、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103

第二节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104

一、计划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105

二、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06

三、充分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使计划和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108

第三节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109

一、市场经济的基础规律——价值规律109

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增殖价值规律111

三、供求规律112

四、竞争规律113

五、平均利润率规律114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116

第一节市场116

一、市场的涵义116

二、市场结构117

三、市场的功能120

一、市场机制的涵义及特征122

第二节市场机制122

二、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124

三、市场机制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市场机制的作用138

四、市场机制的完善139

第三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140

一、市场秩序的实质和意义140

二、市场规则142

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44

第一节市场体系的构成及特征144

一、市场体系的构成144

二、市场体系的特征146

第二节商品市场148

一、生产资料市场148

二、消费品市场152

第三节金融市场154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154

二、金融市场的主体和金融工具156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159

第四节劳动力市场160

一、劳动力市场的概念160

二、劳动力市场的特点162

三、劳动力市场的作用163

第五节技术、信息市场165

一、技术市场165

二、信息市场168

第六节房地产市场170

一、房地产市场的分类和结构170

二、房地产市场的特点172

三、房地产市场的作用173

第七节期货市场174

一、现货市场175

二、期货市场175

一、经济运行的两个主体181

第一节微观经济运行及其主体181

第三篇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181

第七章社会主义微观经济运行主体181

二、微观经济活动的内容183

三、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185

四、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基本特征186

第二节企业188

一、企业的概念及类型188

二、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89

三、企业的素质和活力190

四、企业运行的基本要素191

第三节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户194

一、联产承包制及其发展194

二、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户分散经营197

三、农户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特征198

一、居民的经济行为199

第四节居民的经济行为199

二、居民可支配收入200

三、居民消费203

四、居民投资207

第八章企业经营机制与经济行为212

第一节企业经营机制212

一、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212

二、企业的经营目标217

第二节企业经营形式219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219

二、租赁经营责任制220

三、资产经营责任制222

四、股份制223

第三节企业经济行为225

二、企业经济行为226

一、企业行为合理化标准226

第四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32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232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233

第九章农村经济关系与农户的经济行为238

第一节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238

一、农村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238

二、当前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239

三、加快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途径240

第二节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及资源的合理配置244

一、农村市场体系244

二、农村商品流通与价格246

三、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248

第三节农户的经济行为251

一、生产行为251

二、农户与农业技术进步258

三、农户的兼业化和专业化261

四、农户的适度土地经营规模263

第四篇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267

第十章国民收入的分配267

第一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67

一、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267

二、国民生产总值268

三、国民收入269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71

一、国民收入分配的意义271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72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73

四、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76

第三节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280

一、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80

二、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分类280

三、新MPS和新SNA的主要内容282

四、我国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85

五、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285

第十一章经济增长及制约因素289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涵义及指标289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289

二、经济增长的涵义290

三、经济增长的指标体系292

第二节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295

一、人口因素295

二、科技与教育的进步299

三、自然资源因素303

四、积累因素304

第三节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306

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306

二、经济增长速度的意义307

三、稳定增长和经济波动308

第一节经济发展目标312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312

第十二章经济发展目标与结构优化312

二、经济发展战略目标314

三、实现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的主要任务316

第二节产业结构优化317

一、产业与产业结构317

二、产业结构调整323

第三节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328

一、地区经济与地区经济结构的涵义328

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329

三、建立地区合理经济结构332

一、社会保障的涵义334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334

第一节社会保障的涵义和功能334

第十三章社会保障制度334

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335

第二节社会保障体系336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由来和发展336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338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340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350

第三节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350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利条件354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54

四、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实施对策要点357

第十四章对外经济关系362

第一节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362

一、国际分工及其理论362

二、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价格364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世界市场366

一、对外贸易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367

第二节扩大对外贸易367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369

第三节全方位对外开放374

一、对外开放是振兴民族经济的必由之路374

二、沿海经济区域的对外开放375

三、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的全方位开放377

四、办好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378

第十五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381

第一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381

一、社会总供给的构成381

二、社会总需求的构成384

第二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条件388

一、平衡与失衡388

二、存量与流量389

三、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的关系396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可能性397

第三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397

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的形式398

三、走出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困境的途径399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与宏观调控401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401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404

一、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保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404

二、市场调节具有微观性,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促进总量平衡和总体结构合理405

三、市场调节具有分化性,必须实行宏观调控,以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406

第三节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406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406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410

第四节宏观调控体系420

一、宏观调控体系的总体结构420

二、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420

1996《经济学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袁保瑚等主编 199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经济学原理(1990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0 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42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42
经济学原理( PDF版)
经济学原理
宇枫传媒
经济学原理( PDF版)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PDF版)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 PDF版)
经济学原理
国立湖南大学出版组
经济学原理(1997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7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96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6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经济管理学原理(1997 PDF版)
经济管理学原理
1997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99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9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96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6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90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0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82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82 三民书局
经济学原理(1998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8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1995 PDF版)
经济学原理
1995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