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扭亏与再生》
作者 | 董瑞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2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1301518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44580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录1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后果、趋势及对策1
一、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1
二、国有企业亏损的后果及其趋势7
三、国有企业解困的对策12
第二篇 企业的扭亏转盈17
第二章 资金——扭亏转盈的第一推动力17
一、债务重,亟待资金输血17
二、资金输血的途径21
案例一:债权转股权——“抵贷返租”27
案例二:贷款输血,重点扶持29
第三章 易地改建31
一、市区企业易地改建对扭亏转盈的意义31
二、易地改建的几种模式32
三、易地改建的条件和途径34
案例一:扭亏之路在自己脚下35
案例二:潇洒死一回中获新生36
第四章 经营第二产业转为经营第三产业38
一、企业由经营第二产业转为经营第三产业的原因与意义38
二、企业由经营第二产业转为经营第三产业的条件和作用42
三、企业由经营第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的途径和模式45
案例一:北京一轻工业公司下属企业从经营第二产业转为经营第三产业48
案例二:上海第二棉纺织厂创新业48
一、开发新品对企业扭亏转盈的意义51
第五章 开发新品,救活企业51
二、开发新品的阶段与模式54
三、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是开发新品的关键58
案例一:辽阳纺织总厂开发新品起死回生59
案例二:上海人民电器厂开发新品返老还童61
第六章 从内向型企业转为外向型企业64
一、外向发展对企业扭亏转盈的意义64
二、转为外向型企业的途径及方式67
三、由内向型企业转外向型企业的难点及对策71
案例一:株州冶炼厂的国际化经营之路73
案例二:上海吸尘器厂的外向发展战略75
第七章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77
一、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对企业扭亏转盈的意义77
二、企业多种经营的形式和管理79
三、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和途径83
案例一:上海建工集团开展多种经营扭亏为盈85
第八章 积极开拓市场87
一、开拓市场对企业扭亏转盈的意义87
二、优化营销策略89
三、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是开拓市场的关键93
案例一:“突围”与“还乡”96
案例二:“凤凰”飞起来了97
第九章 人员的精简和分流100
一、精简和人员分流对扭亏转盈的意义100
二、精简和人员分流的具体途径103
三、精简和人员分流的难点及对策107
案例一:中国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内部“裂变”大力精简分流人员110
第十章 改善经营管理113
一、改善经营管理对扭亏转盈的意义113
二、改善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116
三、处理好经营管理中的几个关系120
案例一:洛阳色织一厂“死”而复生121
案例二:上海青浦化工厂改善经营管理扭亏转盈123
第十一章 划小核算单位125
一、划小核算单位是企业扭亏转盈的一个良策125
二、划小核算单位的模式127
三、划小核算单位的难点与对策128
案例一:“红灯”已现曙光129
案例二:千斤重担众人挑131
案例三:几个积极性比一个积极性好132
第十二章 调换一个厂长,救活一个企业136
一、调换厂长对扭亏转盈的意义136
二、选好新厂长的标准及途径137
三、新厂长搞好亏损企业的方法141
案例一:正广和汽水厂的凝聚力工程143
案例二:扭亏大王的扭亏术144
案例三: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洛佩茨147
第十三章 技术改造148
一、技术改造对扭亏转盈的意义148
二、技术改造的几种模式151
三、技术改造的难点及对策153
案例一:技术进步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57
案例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159
第十四章 规模经济161
一、规模经济的概念和国有企业规模经济水平161
二、发展规模经济对扭亏增盈的意义164
三、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和对策167
案例一:德塞米松之战170
案例二: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规模经营,扭亏为盈172
第十五章 企业兼并174
一、企业兼并的含义、特征和必然性174
第三篇 亏损企业的处置174
二、企业兼并的方式、类型和效应177
三、兼并的难点和政策性思考179
案例一:运用破产机制,实行企业兼并184
案例二:四川德阳通过兼并实现市属工业企业连续7年无亏损185
案例三: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对无锡柴油机厂实行跨地区、跨部门兼并186
案例四:利用级差地租,亏损兼并亏损,实现优势互补186
一、企业出卖的特点及其对解困的意义187
第十六章 出卖亏损企业187
二、企业出卖的内容与形式191
三、企业出卖的难点及对策193
案例一:上海光明电表厂求新生之路196
案例二:上海市闸北区糖业烟酒公司推行企业产权置换改革197
第十七章 股份合作制200
一、股份合作制的特点及其对解困的意义200
二、改组为股份合作制的操作实务203
三、实施股份合作制的难点及对策207
案例一:上海灯具厂首家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9
案例二:群众木器厂的探索之路211
第十八章 国有民营214
一、国有民营的含义、特点及其对解困的意义214
二、国有民营的内容、形式与途径219
三、国有民营发展的趋势、难点与对策思考222
案例一: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国有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226
案例二:淮阴银河无线电总厂的起死回生之术226
第十九章 合资经营228
一、合资经营的特点及其解困的意义228
二、合资经营的内容和形式231
三、合资经营的难点和对策234
案例一: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再创国有企业辉煌237
案例二:天津市饮料厂走合资经营之路238
第二十章 破产240
一、企业破产的特点及意义240
二、企业破产的内容与形式243
三、企业破产的难点与对策246
案例一:上海第二织带厂实行整体破产250
案例二:上海无线电十九厂实施分立破产251
第二十一章 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扭亏254
一、亏损的背后确有制度性原因254
二、扭亏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意义256
三、扭亏与制度创新相结合的途径259
第二十二章 政府对国有企业解困的指导和帮助263
一政府指导对国有企业解困的意义263
二、政府指导、帮助国有企业解困的原则和主要内容264
三、政府指导、帮助国有企业解困的政策措施267
案例一:上海市政府指导、帮助企业解困的政策措施270
案例二: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扭亏抓在实处272
第四篇 全行业亏损276
第二十三章 全行业亏损的原因及解困途径276
一、全行业亏损的原因276
二、产业结构的战略转移280
三、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战略284
后记291
1996《国有企业扭亏与再生》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董瑞华主编 1996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有企业扭亏的实践和思考
- 199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振兴国企路在何方 国企扭亏十大案例
- 1998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企业如何扭亏增盈
- 1994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扭亏增盈典型实例
- 199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竞争战略与国有企业
- 199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国有企业公司制再造
-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扭亏决策
- 1988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实务
- 1993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非正常亏损企业的剖析与整顿
- 1993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 工业企业亏损调查研究
- 1989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怀念李志民将军
- 1989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走向再辉煌 国有企业转机建制
-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
-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扭亏增盈之道
- 1983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