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史》
作者 | 陈碧笙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7 |
出版时间 | 198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190·08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289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第一章台湾地理概况1
一 祖国的宝岛——台湾1
二 海峡两岸的交通4
三 “台湾”名称的由来和变迁7
第二章台湾原始社会的物质文化和经济生活10
一 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址和出土文物10
二 相继移入台湾的民族15
三 公元三世纪时的夷州20
四 公元七世纪的流求23
第三章澎湖的开发和宋元时代的琉求28
一 澎湖的开发28
二 宋代的流求和毗舍耶30
三 元政府两次经营瑞求33
四 十四世纪中叶的琉球34
第四章汉族人民的移入和明代的台湾37
一 汉族人民开始移入台湾37
二 海上武装集团的活动40
三 公元十六、十七世纪的平埔人45
第五章日本的早期入侵48
一 明代的海禁政策48
二 日本倭寇窜入澎湖台湾49
三 丰臣秀吉的窥伺52
四 有马晴信的骚扰53
五 村山等安的武装进犯55
第六章荷兰三十八年的殖民统治58
一 荷兰殖民者两次侵入澎湖58
二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60
三 占台初期的荷日纠纷61
四 郑芝龙与荷兰殖民者之间63
五 荷兰的殖民统治65
六 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及其失败68
第七章郑成功收复台湾71
一 “反抗死,不反抗亦死,不如反抗!”71
二 何斌献图与决策复台73
三 里应外合 赶走荷兰殖民者75
四 为坚持巩固和开发台湾献出生命80
第八章清郑和谈与郑氏政权的败灭83
一 1673年三藩叛乱前清郑和战经过83
二 1673—1680年三藩叛乱中,清郑双方对于福建沿海的争夺85
三 清政府决策进攻台湾87
四 双方军事形势和施琅的作战方略88
五 1683年澎湖海战与郑氏的败亡91
六 郑氏时代的生产和贸易93
第九章清代前期的移民高潮与封建经济的发展98
一 关于台湾弃留问题的争论98
二 所谓“为防台而治台”的方针100
三 清初汉族移民高潮102
四 土地的大量开发105
五 封建经济的飞跃发展109
六 汉族与平埔人的融合113
七 风起云涌的反封建起义115
第十章 鸦片战争与英国的侵略121
一鸦片战争在台湾121
二 台湾开港与樟脑战争125
三 德英商人占垦大南澳129
四 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下的反封建起义132
五 封建械斗的盛衰135
第十一章美国和日本的侵略139
一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侵台活动139
二 1867年美船罗妹号事件143
三 1874年日本进犯牡丹社147
第十二章中法战争在台湾154
一 战争爆发前的台湾防务155
二 基隆首战告捷156
三 基隆撤退与淡水大捷158
四 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160
五 基隆河北岸的激战161
六 澎湖失陷与和约的签订162
一 台湾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64
第十三章台湾经济半殖民地化与刘铭传的改革164
二 基督教的传入与反洋教运动168
三 台湾建省与刘铭传的改革172
四 民族关系的新发展178
第十四章反割台斗争与台湾民主国182
一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台湾澎湖的割让182
二 举国同声痛割台185
三 唐景崧把持下的台湾187
四 昙花一现的台湾民主国190
五 可歌可泣的中南部人民抗日游击战争194
第十五章日本的殖民统治199
一 残暴苛虐的殖民统治199
二 敲骨吸髓的经济掠夺202
三 赤裸裸的差别教育制度与强迫同化政策203
一 前仆后继的七年抗日游击战争212
第十六章各族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212
二 辛亥革命影响下的反日起义218
三 土著人民的英勇反抗225
第十七章日本殖民垄断资本的发展和台湾社会各阶级的状况233
一 日本殖民垄断资本在台湾的发展233
二 作为“理想殖民地”的台湾240
三 台湾社会各阶级的情况244
第十八章五四运动后的文化启蒙运动和工农运动249
一 地主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运动249
二 二十年代的文化启蒙运动254
三 农工运动的发展和台湾共产党的斗争260
第十九章1930年雾社起义267
一 起义的原因和准备267
二 起义经过271
三 日本疯狂屠杀雾社人民的罪行272
四 第二次雾社事件274
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台湾277
一 人人咒骂的“皇民化运动”277
二 台湾的战时经济280
三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阶段284
四 文化战线上的反日斗争288
第二十一章抗战胜利与台湾复归祖国298
一 抗日战争的胜利298
二 国际公认台湾必须归还中国299
三 台湾光复 万众欢腾300
结束语302
附录305
(一)台湾大事年表305
(二)参考书目314
1982《台湾地方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碧笙著 198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台湾地理
- 195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台湾史纲
- 1982
-
- 台湾地理
- 民国35.09 正中书局
-
- 台湾的地方新闻
- 民国76.02 瑞泰出版社
-
- 台湾史
- 1948.06 中华书局
-
- 台湾地质
- 1984
-
- 台湾地志 中
- 1993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 台湾地志 下
- 1993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 台湾地方派系与地方建设之关系
- 1978 德馨室出版社
-
- 台湾割据地
- 1979 北京:中华书局
-
- 台湾地理
- 1955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台湾史与台湾人
- 1988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