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佛学大系 27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求取 ⇩

第一分汉代之佛教1

第一章 佛教入华诸传说1

(一)伯益知有佛2

(二)周世佛法已来2

(三)孔子与佛4

(四)燕昭王5

(五)古阿育王寺5

(六)秦始皇与佛教7

(七)东方朔8

(八)张骞9

(九)休屠王金人10

(十)刘向叙列仙14

永平求法之传说16

第二章 永平求法传说之考证16

求法传说之考证22

第三章 四十二章经考证31

四十二章经译出传说31

四十二章经出世甚早32

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36

四十二章经之叠经改窜39

四十二章经之性质46

第四章 汉代佛法之流布47

开辟西域与佛教47

伊存授经49

鬼神方术51

楚王英为浮屠斋戒祭祀53

桓帝并祭二氏55

太平经与化胡说57

安世高之译经61

支娄迦谶之译经66

笮融事佛71

牟子作理惑论73

汉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80

第五章 佛道87

精灵起灭87

省欲去奢91

禅法之流行95

仁慈好施98

?祭祀100

汉世僧伽101

太平经与佛教104

汉晋讲经与注经114

总结120

第二分魏晋南北朝佛教121

第六章 佛教玄学之滥觞(三国)121

牟子理惑论121

三国佛教史实与传说124

支谦127

康僧会135

养生成神139

神与道合144

朱士行之西行150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153

般若经之流传153

竺法护157

164

竺叔兰与支孝龙166

帛法祖167

玄风之南渡168

竺道潜174

177

东晋诸帝与佛法181

名士与佛学184

第八章 释道安187

高僧与名僧187

综论魏晋佛法兴盛之原因188

竺佛图澄191

道安年历193

道安居河北197

道安南行分张徒众200

道安居襄阳205

经典之整理207

戒规之确立212

弥勒净土之信仰217

道安在长安与译经219

道安在佛学上之地位227

第九章 释道安时代之般若学229

本时代般若学之?别230

竺法雅之格义234

本无宗238

释道安之性空宗义242

本无异宗251

支道林之即色义254

于法开之识含宗263

幻化宗265

支愍度之心无义266

缘会宗272

本末真俗与有无273

总结276

第十章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278

鸠摩罗什之学历278

罗什至凉州287

罗什在长安290

什公之译经296

佛陀跋多罗与罗什305

什公之著作310

罗什之学314

鸠摩罗什之弟子323

僧肇传略328

僧肇之学333

义学之南趋339

第十一章 释慧远341

释慧远之地位341

慧远年历341

慧远早年343

慧远东止庐山346

晋末朝廷之佛教348

毗昙学传布之开始353

慧远与罗什356

江东禅法之流行357

慧远之学359

慧远与弥陀净土365

慧远之念佛371

余论372

传来之道路374

第十二章 传译求法与南北朝之佛教374

西行求法之运动378

法显之行程380

智严宝云法领智猛法勇385

南北朝之西行者387

河西之传译389

北凉昙无谶391

南朝之译经396

北朝之译经402

经典与翻译405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统415

宋初诸帝与佛法416

白黑论之争418

形神因果之辩论423

世族与佛教428

谢灵运436

朝廷与使教441

诸王与佛教453

齐竞陵王457

夷夏之争461

本末之争465

范缜神灭论470

梁武帝474

?与荀济之反?480

陈代佛教483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统487

凉州与黄龙487

释玄高490

太武帝毁法493

昙曜复兴佛法496

北魏诸帝与佛法500

北朝造像509

北魏寺僧数目512

北朝对於僧伽之限制515

东方佛法与经学522

关西佛法529

北朝之排佛者531

北朝佛道之争535

周武帝世之法难538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释教撰述546

(甲)注疏546

(乙)论著552

(丙)译著撰集572

(丁)史地编著574

(戊)目录588

(己)伪书594

第十六章 竺道生601

涅槃部经之翻译601

涅槃大本之修改606

竺道生事迹610

竺道生之著作622

顿悟渐悟之争625

竺道生在佛学上之地位629

633

竺道生佛性义633

法身无色佛无净土善不受报义643

一阐提有性与应有缘义647

顿渐分别之由来651

竺道生之顿悟义657

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663

慧观渐悟义669

673

刘虬与法京禅师675

第十七章 南方涅槃佛性诸说677

南方涅槃佛性诸家677

释法瑶682

释宝亮692

梁武帝703

庄严开善712

本有始有715

第十八章 南朝成实论之流行与般若三论之复兴718

成实论之传译719

成实论师720

成实论之注疏728

般若三论之渐兴730

般若三论与玄风731

周颙梁武与摄山僧734

三宗论740

三论之盛及与成实之争753

兴皇法朗及其门下760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禅法净土与戒律766

晋末宋初禅法之兴盛766

宋初南方之禅法772

凉州禅法及玄高774

禅窟与山居775

佛陀禅师776

略论北方禅法777

菩提达磨779

魏末?初北方禅之流行791

梁陈南方之禅法794

摄山与天台795

北方禅法之影响797

净土经典之传译798

昙鸾与阿弥陀净土802

延寿益算之信仰807

五戒十善人天教门811

三阶教之发生817

志公与博大士821

南方之十诵律824

菩萨戒之流行827

北方四分律之兴828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学830

彭城之佛学830

北方涅槃之学832

北方四宗834

毗昙之翻译839

毗昙之研究841

北方之成实师846

十地经论之传译848

相州北派学之传布850

相州南派学之传布851

真谛之年历855

真谛弟子及摄论之北传867

华严之流行871

1982《现代佛学大系 27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蓝吉富主编 1982 弥勒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91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991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下(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下
北京:中华书局
民国丛书  第3编  32  经济类( PDF版)
民国丛书 第3编 32 经济类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卷(1983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卷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83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现代佛学大系26  隋唐佛教史稿(1984 PDF版)
现代佛学大系26 隋唐佛教史稿
1984 弥勒出版社
现代佛学大系28  中国佛教史(1983 PDF版)
现代佛学大系28 中国佛教史
1983 弥勒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史(1980 PDF版)
魏晋南北朝史
1980 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
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1998 PDF版)
汉朝的本土宗教与神话
1998 汉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上(1938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上
1938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边疆建筑兵(1959 PDF版)
边疆建筑兵
1959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1997 PDF版)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1995 PDF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
199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佛教思想史  下  宋元明清佛教思想(1995 PDF版)
中国佛教思想史 下 宋元明清佛教思想
199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1982 PDF版)
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
1982 北京: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