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共和国的贫困 论精神和物质的贫困化》
作者 | (西德)于尔根·罗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72级工农学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239 |
出版时间 | 197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017·145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1617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3
第一部分:联邦共和国精神贫困化的条件和后果11
劳动是精神贫困化的一个原因11
劳动场所的事故12
不熟练工人的特殊负担18
职业病19
过早丧失劳动能力25
工业劳动造成的危害和负担27
自动作业线和计件制32
汽车制造业中的计件制34
妇女的劳动条件39
青年职工43
企业主对工人精神贫困化的反应43
关于劳动条件和疾病关系的调查47
环境对精神状况的影响54
贫困和疾病56
疾病是精神贫困化的一种表现61
第二部分:物质贫困化76
收入和物价76
财产的集中和物质的贫困84
1973—74年经济危机期间的失业和缩短工时85
贫困化对个人的影响104
第三部分:日常的贫困104
德国城市的景象106
没有房子住是制度化的贫困形式132
“自由的住房市场”的情况145
法兰克福西区的市容整顿148
房租153
贫困家庭的社会化159
童工159
社会化的一般状况162
虐待儿童行为166
社会化的代办所——学校168
训练人接受压迫的教养院178
犯罪是社会化的产物183
老人的境遇189
农民的贫困化192
第四部分:社会工作是再生产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代办工作 安泽尔·魏德纳著206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冲突及其社会根源208
社会工作者的任务冲突的政治解决及其在日常社会工作中所遇到的障碍215
各项法律219
组织条规227
社会工作的方法229
社会工作者的社会概观232
社会工作加剧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贫困——以无房住者的管理机关为例234
1975《联邦共和国的贫困 论精神和物质的贫困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西德)于尔根·罗特,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德语专业72级工农学 1975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告别贫困的历程
- 1991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 世界贫困的挑战——世界反贫困大纲
- 1991年12月第1版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 思想的贫困
- 1985
-
- 走出贫穷的困境
- 1992 吉林人民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
- 摆脱贫困的思考
- 1986 技术经济导报社
-
- 贫困的哲学 第1卷
- 1961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化解“贫困”难题
- 199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向贫困挑战 国外缓解贫困的理论与实践
- 1991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跨越贫困
- 1995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走出贫困
-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贫困与对策 1992年减缓贫困手册
- 1996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中国拒绝贫困
- 1999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经济学的贫困
- 1993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 历史主义的贫困
- 1987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