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作者 | 王学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学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47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60853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9110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发现另一个中国[李慎之]1
第一章:绪论1
一 被学术界忽视的游民与游民文化1
二 游民意识是不是真正存在?7
三 什么是游民?13
四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20
第二章: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成员的地位29
一 聚族而居的自然与社会背景29
二 宗法国家时期的社会结构及其解体32
三 汉至唐--族居与地主庄园经济的结合时期43
四 宋代及宋代以后宗法家族制度的确立49
五 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思想意识61
第三章:封建社会中脱离了宗法与家族秩序的人们69
一 什么是“脱序”?69
二 社会动乱的主力军--流民71
1 流民产生的原因71
2 流民的归宿78
3 游民与流民的关系80
三 游士的辉煌与解体81
1 士的本义与士的辉煌81
2 游士的解体87
1 侠的本义92
四 自命为社会良心的游侠92
2 后世的“侠”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选择94
3 游侠品格与生活的独特性96
4 假游侠--轻薄少年对游侠的模仿99
五 历代统治者对流民、游士、游侠的态度102
第四章:城市游民群体的形成106
一 宋代人口的激增及其结构的变化111
二 宋代城市建构的变化114
1 宋代以前的城市114
2 宋代的街巷制的城市118
3 城市的畸形繁荣与市民122
1 两宋城市之中的游民133
三 两宋、元、明活跃于城镇的游民133
2 两宋城市中一种特殊的游民--军汉139
3 游民知识分子的形成143
A 什么是游民知识分子?143
B 游民知识分子形成的背景--宋代教育面的扩大144
C 两宋城市中的游民知识分子150
4 宋代统治者对待游民的态度153
5 元明两代的游民与游民知识分子156
A 在民族压迫下的游民与游民知识分子156
B 游民激增和游民知识分子的泛化165
第五章:江湖艺人与通俗文艺作品172
一 “江湖”--游民生活的空间173
二 两宋时代的江湖艺人175
1 艺人的演出场所175
2 “说话”与“说话人”177
3 “说话”以外的通俗文艺183
三 早期通俗文艺作品所反映的游民生活与游民意识184
1 “说话”的门类185
2 “朴刀杆棒”背后的生活与台前的故事188
A “朴刀杆棒”--“短打”的故事188
B 宋以前的“短打”--游侠与刺客的故事189
C 宋代主流社会丧失了尚武精神190
D 朴刀和与朴刀相关的故事192
E 杆棒和故事199
3 “发迹变泰”的故事203
A “发迹变泰”的社会背景203
B 通俗文艺作品中的“发迹变泰”205
C “发迹变泰”故事的社会影响211
4 “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两类作品的意义214
第六章:游民情绪与游民意识载体216
一 《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的形成218
1 《三国志演义》的创作与游民的关系218
2 《水浒传》的形成与游民223
二 游民意识在《水浒传》和《三国志演义》等通俗作品的表现229
1 游民的群体性格230
A 强烈的反社会性232
B 政治与社会斗争中富于主动进击精神236
C 拉帮结派与强烈的帮派意识242
D 传统文化的阴暗面在游民身上的反映252
甲 赤裸裸的残暴与野蛮252
乙 对待妇女的态度256
丙 追逐眼前的物质利益261
2 游民的人格追求263
A 侠客--游民的人格楷模263
B 两种侠客--义侠与豪侠265
A 义的含义270
3 义、义气--游民的道德270
二 朱元璋的生平和造反实践271
B 江湖义气与“报”272
C 作为“义”陪衬的“忠”278
D 化“忠”为“义”284
4 平等--游民关于人际关系的理想286
A 结义兄弟间的平等原则286
B 梁山泊--游民的理想之所在289
第七章:游民意识与通俗文学的演变295
一 “说唐”小说系列的构成及其早期作品297
二 游民知识分子与文人共同创作的《隋史遗文》305
1 《隋史遗文》的出现及其所依据的“旧本”305
2 从“讲史”和“英雄传奇”的演变307
3 《隋史遗文》进一步的士大夫化312
1 《说唐》是江湖艺人的作品314
三 作为游民知识分子作品的《说唐》314
2 《说唐》中人物形象的游民化315
3 《说唐》中的帮派倾向316
4 游民对力量的盲目崇拜319
5 游民的复仇意识321
四 背离了社会主流思想的游民意识322
第八章:通俗文艺与游民意识的传播326
一 通俗文艺--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329
1 人们对精神娱乐的渴求329
2 通俗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333
3 《水浒传》、《三国志演义》等带有游民色彩的通俗文艺作品的社会影响339
二 通俗文艺作品中英雄形象的崇拜347
1 关羽崇拜348
2 包罗广泛的英雄崇拜群357
3 戏曲和曲艺是形成英雄崇拜的主要媒介361
第九章:从游民到帝王--一个个案的分析367
一 谈所谓对农民的“背叛”368
1 游民经历与造反的目的371
2 秘密宗教信仰与游民的武装斗争374
3 夺取天下的武器--传统的中国政治学378
三 朱元璋的治国之术381
1 空前数量的移民和重建小农经济382
2 重建宗法制度、严禁游民和巩固小农经济386
3 严刑峻法与极端专制主义391
A 严厉的律条与残酷的刑法392
B 对功臣和文人士大夫的镇压394
甲 朱元璋对功臣的屠戮395
乙 朱元璋对文人士大夫的态度398
C 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403
四 从游民到帝王的思想转化406
1 从对社会秩序的反抗到迷信对社会的控制力407
2 从替天行道到皇极意识的转变413
3 最近于游民的心态--残酷419
五《英烈传》等通俗小说中朱元璋和朱元璋集团425
第十章:通俗文艺作品和游民的组织化过程431
一 游民的激增与游民的组织化的活动433
1 明代人口、流民与游民433
2 游民秘密组织的起源435
A 宋代以前的游侠结社435
B 会社的起源与宋代会社的繁荣437
二 明末游民秘密组织的成熟442
1 游民秘密组织的力量及其所受到的通俗文艺的影响442
2 被误认为是清代天地会源头的明代游民组织446
第十一章:天地会与通俗文艺449
一 两种不同的秘密会社与安清帮450
二 天地会的产生与通俗文艺作品的关系453
1 天地会为什么产生在福建?454
2 天地会的创建历史458
3 天地会的“神道设教”462
A “西鲁神话”解秘462
甲 什么是“西鲁神话”?463
乙 关于“西鲁神话”的文本464
丙 文本背后的历史真实467
丁“西鲁神话”所受到的通俗文艺的影响469
甲 木杨城问题的提出483
B 木杨城之谜483
乙 木杨城的来源与实质488
4 天地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形式494
A 忠义堂前无贵贱495
B 义气深时共生死501
C 顺天行道与替天行道508
D 开山立堂,各霸一方510
E 以梁山为模式的组织机构511
F 充满了通俗文学和戏曲色彩的入会与拜会仪式516
5 神秘而富于情趣的隐语532
6 具有浓郁文学色彩的长篇隐语539
7 千奇百怪的隐字543
8 带有礼仪特征的暗号545
A 手势545
B 茶阵548
C 腰凭票布550
第十二章:游民、游民组织与通俗小说555
一 游民的分化与通俗小说556
1 清中叶以后涉及到游民秘密组织的通俗小说556
2 游民的分化与侠义小说558
二 会党活动的公开化及其在通俗文学中的反映565
1 会堂地位的变化565
2 描写会党演变史的《青红帮演义》568
3 会党小说作家姚民哀575
三 武侠小说中的帮会582
1 旧武侠小说中的帮会583
2 新武侠小说中的帮会593
3 又一个典型的游民形象--韦小宝610
结语616
后记626
附录632
1 游民政治[黄远生]632
2 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杜亚泉]636
3 引用书目643
1999《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学泰著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社会 原型与演化
- 1988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社会文化
- 192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辽金元社会与民俗文化
- 2020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旅游与社会
- 198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
- 1997 杭州:杭州出版社
-
- 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 1993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社会文化史
- 1994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1996:国际社会与文化
-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的民族 社会与文化
- 1981 台湾:食货出版社
-
- 中国文字与中国社会
- 1950 中外出版社
-
- 象征与社会 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
- 1997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文化新论 社会篇 吾土与吾民
- 1992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文化与社会
- 1991.12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民歌与乡土社会
- 1992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
- 1989 北京: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