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修辞学》
作者 | 古远清,孙光萱著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0 |
出版时间 | 199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51170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9088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目次1
序 黄维梁1
绪论1
一 诗歌修辞学:一个崭新的1
研究领域1
二 诗歌修辞学的研究对象4
三 诗歌修辞学的研究方法8
四 建立诗歌修辞学的意义12
多义性15
第一节 诗歌词语的宽泛性与15
第一章 诗歌词句修辞15
一 宽泛性16
二 多义性23
第二节 词类的修辞作用31
一 动词、形容词的修辞作用32
二 数量词的修辞作用43
三 各类虚词的修辞作用59
第三节 句式的修辞作用64
一 省略与倒装65
二 句式的选择75
第二章 诗歌篇章修辞87
第一节 意象的组合88
一 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89
二 并列和对照91
三 绾合与叠加97
第二节 结构的设计106
一 诗的开头107
二 诗的结尾118
三 诗的承转128
一 诗、词、曲的启示137
第三节 体式的创造137
二 新诗的几种常见体式141
(一)简洁明快的两行体142
(二)淋漓酣畅的新赋体146
(三)独具一格的楼梯诗151
(四)灵活从容的半格律体154
(五)具有“建筑美”的新格律诗158
(六)作为“情绪的珍珠”的小诗体164
(七)舒放飘逸的散文诗171
第四节 诗歌标点修辞的常式177
与变式177
第三章 诗歌辞格举隅189
第一节 比喻:文学语言的根本191
一 “形神兼备”的接力赛193
二 从“像”到“是”198
三 “近取譬”和“远取譬”201
四 比喻的易位和延伸206
第二节 象征:不粘不脱,不即不离209
一 象征的多层含义209
二 “远取征”和“近取征”210
三 私人象征和共同象征215
四 象征的虚实隐显220
一 三位一体的结晶223
第三节 对偶:奇妙的姻亲223
二 奇妙的吸引力和内聚力226
三 兼具整齐、对称和灵活、错综231
之妙231
第四节 夸张:情至之语238
一 夸饰恒存238
二 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243
三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248
四 夸张因语体而异252
表现255
第五节 拟人:“自然的人化”的具体255
一 “拟人”的民族特色256
二 寻找根据与虚拟对话266
三 巧妙的故作否定266
第六节 用典:特殊的婉曲语270
一 “用典”是题中应有之义270
二 扩充·对比·翻用273
三 用典之大忌284
一 诗人风格的形成287
多样性287
第一节 诗歌风格的独创性和287
第四章 诗歌风格探幽287
二 风格独特性的表现291
三 风格多样化的选择295
第二节 含蓄与明朗298
第三节 质朴与华丽309
第四节 精练与繁丰320
第五节 豪放与婉约330
第六节 庄重与幽默340
主要参考书目354
后记357
1995《诗歌修辞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古远清,孙光萱著 199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修辞学
- 1946 正中书局
-
- 诗学修辞明鉴 藏文
- 1984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
-
- 诗歌和诗歌教学
- 196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修辞学
- 199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诗歌美学辞典
- 1989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
- 诗歌学
- 1980 广东省肇庆新华印刷厂
-
- 杜诗修辞艺术
- 1991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 诗歌修辞学
- 199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 修辞学
- 1986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诗歌辞典
-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
- 修辞和修辞教学
- 1985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修辞学
- 1983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华诗歌大辞典
- 1994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