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地理学 时空中的政治格局》求取 ⇩

第一章 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历史及范围1

一、政治地理学的对象及性质1

(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

目 录1

(二)政治地理学的性质4

二、政治地理学的历史发展5

(一)政治地理学在西方的发展5

(二)政治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17

(一)学习政治地理学的意义31

(二)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方法31

三、研究政治地理学的意义与方法31

第二章 国家与民族34

一、国家的内涵和职能34

(一)国家的定义34

(二)组成国家的要素35

(三)国家的本质36

(四)国家的职能37

二、国家的起源与发展38

(一)国家的起源38

(二)早期国家在各地的出现和发展42

(一)民族的定义与起源60

三、民族60

(二)民族与国家65

(三)民族主义68

第三章 国家的空间特征73

一、领土73

(一)领土的范围73

(二)领土的大小73

(三)领土的形状75

(四)领土的位置(内陆国)76

(五)领土的变更81

(六)特殊领土83

二、首都和核心区85

(一)首都的功能86

(二)影响首都定位的因素86

(三)核心区89

三、边疆与边界90

(一)边疆地区90

(二)边界91

(三)边界的纠纷与解决100

(一)国体107

第四章 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与选举地理107

一、国家的政治制度107

(二)政体108

(三)国家结构113

二、行政区划123

(一)行政区划的划分原则124

(二)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与现状131

(三)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行政区划135

三、政党与选举地理139

(一)政党139

(二)选举地理150

第五章综合国力156

一、综合国力的概念156

二、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157

(一)领土157

(二)资源160

(三)人口162

(四)经济164

(五)流通167

(六)政府169

(七)军事力量170

(八)对外关系173

(九)科学技术175

三、综合国力分析178

(一)克莱因的国力方程介绍178

(二)其他学派介绍181

(三)对国力方程的评估185

第六章国家的政治地理理论188

一、拉采尔的贡献188

(一)国家的内部职能196

二、哈特向的“国家职能说”196

(二)国家的外部职能204

三、琼斯的“统一场论”209

(一)思想-区域链(the idea area chain)210

(二)在政治区中的应用212

(三)国家的权力研究213

(四)边界、首都、城市214

(五)动力学场和动态场214

(六)统一场论的用途215

四、K.德茨的国族成长的论述216

(二)社会的深入动员和核心区的整合217

(一)向交换经济转变217

(三)城镇的成长、流动性及城乡之间的联系218

(四)基本联系格局的形成218

(五)资金、技术和社会机构集中现象上的分异219

(六)自利思想和自觉经验220

(七)从集团意识到民族国家222

(八)政治的强制223

第七章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225

一、西方扩展的背景与条件225

(一)新航路的发现227

二、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统治227

(二)葡萄牙的殖民活动230

(三)西班牙的殖民活动231

(四)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衰落233

(五)荷兰的兴衰235

(六)英、法的竞争与英国的胜利237

(七)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与独立国的出现239

三、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243

(一)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控制244

(二)帝国主义对非洲的瓜分246

(三)帝国主义在亚洲的争夺253

四、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地缘政治条件262

(一)殖民帝国的兴衰262

(二)地缘政治条件的差异对殖民地的影响266

第八章地缘政治学各家学说271

一、地缘政治学概念及其复兴271

二、“国家有机体”论与海权论273

(一)拉采尔的“国家有机体”论273

(二)马汉的海权论276

(三)基伦的《国家有机体》和德国地缘政治学279

三、心脏地带与边缘地区学说280

(一)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281

(二)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学说285

(三)德国的地缘政治学289

四、战后分裂的世界时期的地缘政治学294

(一)冷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发展294

(二)柯恩的“分裂的世界”图式296

五、冷战后的地缘政治学进展302

(一)S.P.亨廷顿的“文明冲突”302

(二)亨利·基辛格对世界新秩序的思考305

(三)Z.布热津斯基关于“失控世界”的见解308

(一)康德拉捷夫的经济长周期理论312

六、地缘政治格局与经济发展312

(二)世界经济的空间格局314

(三)全球政治的长周期315

(四)英、美世纪与康德拉捷夫周期316

第九章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政治格局319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319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319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与过程322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331

(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331

(二)德国的东山再起334

(三)法、英、苏、德的矛盾与发展337

(四)欧战的爆发与发展346

(五)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日军的攻势352

(六)苏军的反攻、第二战场的开辟和欧战的结束356

(七)日本的失败358

三、世界大战与政治格局特点362

(一)世界大战是对殖民地瓜分结束后矛盾发展的产物362

(二)世界大战中的政治格局364

(三)各主要参战国地缘政治特点及所采取的策略366

(四)各国策略的比较373

第十章 当代世界的政治格局与前景376

一、两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376

(一)美、苏由合作走向对峙376

(二)美国集团378

(三)苏联集团380

(四)美、苏集团的冲突382

二、两极体系的分化与瓦解387

(一)苏联集团的分化387

(二)美国集团的分化392

(三)美、苏矛盾的发展与苏联集团的解体397

三、殖民体系的瓦解与第三世界的兴起404

(一)殖民体系的瓦解404

(二)第三世界的兴起410

四、国际组织与地缘问题414

(一)国际组织414

(二)地缘问题420

五、当前国际格局变化与发展前景425

(一)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特点425

(二)多极化趋势中的各极势态426

(三)其他地区的势态430

1998《政治地理学 时空中的政治格局》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恩涌等编著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多极科技政治格局的崛起(1989 PDF版)
多极科技政治格局的崛起
1989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政治和军事地理学(1984 PDF版)
政治和军事地理学
1984
政党政治の政治学(1981.03 PDF版)
政党政治の政治学
1981.03 三一書房
政治地理学(1974.09 PDF版)
政治地理学
1974.09 朝倉書店
清溪胡氏族谱  世状录  卷22( PDF版)
清溪胡氏族谱 世状录 卷22
法国的政治局势(1957 PDF版)
法国的政治局势
1957 通俗读物出版社
政治地理学概论(1995 PDF版)
政治地理学概论
1995 北京:测绘出版社
地缘政治学(1956 PDF版)
地缘政治学
1956 华冈出版有限公司
地缘政治学  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1998 PDF版)
地缘政治学 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
199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政治地理学(1991 PDF版)
政治地理学
1991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现代政治地理学(1993 PDF版)
现代政治地理学
1993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政治合格(1996 PDF版)
政治合格
1996 北京:长征出版社
海洋政治地理(1978 PDF版)
海洋政治地理
1978 北京:商务印书馆
政治与政治科学(1981 PDF版)
政治与政治科学
1981 北京:群众出版社
大赌局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1999 PDF版)
大赌局 冷战后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