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净化技术》求取 ⇩

第一章绪论1

1.1煤炭净化的历史、现行方法和效果3

1.2煤炭特性8

1.2.1硫的类型8

1.2.2煤的可洗选性10

1.2.3美国煤13

1.3SO2排15

1.4本书范围19

第一篇煤炭物理净化法23

第二章煤炭物理净化绪论23

2.1煤炭物理净化系统23

2.2适用范围34

2.3发展概况36

2.4原煤38

2.4.1可洗选性39

2.4.2微量元素含量41

2.4.3可浸出性41

第三章煤炭预处理——破碎和筛分42

3.1破碎42

3.1.1滚筒碎选机43

3.1.2单齿辊破碎机45

3.1.3双齿辊破碎机45

3.1.4锤式破碎机48

3.1.5环式破碎机49

3.2筛分50

3.2.1粗筛51

3.2.2原煤分级筛52

3.2.3预湿筛53

3.2.4脱介筛(重介质回收筛)53

3.2.5脱泥筛(煤泥脱除筛)54

3.2.6脱水筛54

3.3清除铁块与手拣矸石54

第四章煤炭净化——机械干选法56

4.1风力摇床57

4.2干法分选摇床58

4.3离心分选法60

4.3.1离心分选机60

4.3.2静电分选机62

4.3.3离心-静电分选的结果62

4.4干式磁选法64

4.4.1 Magnex法64

4.4.2强磁场干选法66

第五章煤炭净化——湿式机械分选法67

5.1跳汰机69

5.1.1鲍姆(Baum)跳汰机70

5.1.2最新式的跳汰机72

5.1.3跳汰机排出的废物72

5.2湿法分选摇床73

5.2.1摇床的工作原理74

5.2.2摇床的工作性能76

5.2.3.摇床排出的废物76

5.3水力旋流器76

5.3.1水力旋流器的工作原理77

5.3.2水力旋流器的工作性能79

5.3.3水力旋流器排出的废物79

5.4低流速重介质分选器79

5.5重介质旋流器(高流速重介质分选器)80

5.5.1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81

5.5.2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性能84

5.5.3最新的旋流器84

5.5.4重介质旋流器排出的废物85

5.6圆锥分选机85

5.6.1圆锥分选机的工作原理85

5.7旋流脱水筛(Vor-Siu)86

5.7.1旋流脱水筛的工作原理86

5.7.2旋流脱水筛的工作性能87

5.8螺旋分选机87

5.8.1螺旋分选机的工作原理87

5.8.2螺旋分选机的工作性能87

5.9 Vorsyl分选机88

5.9.1 Vorsyl分选机的工作原理88

5.9.2 Vorsyl分选机的工作性能88

5.10泡沫浮选法89

5.10.1泡沫浮选概述和工作原理89

5.10.2泡沫浮选机的工作性能92

5.10.3泡沫浮选机排出的废物93

5.10.4最新泡沫浮选工艺93

5.11多流煤炭净化系统94

5.11.1多流净化过程概述94

5.11.2多流净化法的讨论95

5.11.3多流净化法的技术经济评价96

5.12 OTISCA法96

5.12.1 Otisca法工艺过程概述99

5.12.2 Otisca法的经济指标99

5.12.3结论与建议99

5.13湿式高梯度磁选法(HGMS)101

5.13.1 HGMS法工艺过程概述102

5.14油团聚法104

5.14.1油团聚法工艺过程概述105

5.14.2结论与建议105

第六章煤炭除湿——脱水和干燥技术107

6.1机械脱水设备111

6.1.1脱水筛111

6.1.2离心脱水机116

6.1.3过滤机120

6.1.4水力旋流器123

6.1.5静置增稠器125

6.2热力干燥127

6.2.1直接加热干燥器127

6.2.2间接加热干燥器131

6.3油团聚法132

6.3.1 Trent法133

6.3.2 Convertol法133

6.3.3团聚成球法133

第二篇煤炭化学净化法137

第七章煤炭化学净化绪论137

7.1硫分脱除和热值回收的能力140

7.2脱硫的化学原理143

7.2.1煤的分子结构143

7.2.2脱硫机理144

7.2.3化学脱硫成功的准则145

7.2.4黄铁矿硫和有机硫脱除举例145

第八章Magnex法147

8.1工艺过程概述148

8.2发展概况150

8.3技术评价150

8.3.1脱硫能力151

8.3.2脱硫副产物157

8.3.3效果分析157

8.3.4环境影响157

8.3.5存在的问题158

8.3.6研究发展的课题158

8.4经济指标159

第九章Syracuse法161

9.1工艺过程概述161

9.2发展概况165

9.3技术评价166

9.3.1脱硫能力166

9.3.2脱硫副产物170

9.3.3环境影响170

9.3.4效果分析172

9.3.5存在的问题172

9.3.6研究发展的课题172

9.4经济指标172

第十章Meyers法175

10.1工艺过程概述175

10.1.1反应工序176

10.1.2洗涤工序176

10.1.3硫酸盐脱除工序177

10.1.4脱硫工序177

10.2发展概况179

10.3技术评价180

10.3.1脱硫能力181

10.3.2脱硫副产物182

10.3.3对反应器试验装置(RTU)的评价182

10.3.4效果分析186

10.3.5环境影响189

10.3.6存在的问题191

10.3.7研究发展的课题191

10.4经济指标192

10.5 GRAVICHEM(重力-化学法)195

第十一章Ledgemont法197

11.1工艺过程概述197

11.2发展概况200

11.3技术评价200

11.3.1脱硫能力201

11.3.2脱硫副产物201

11.3.3效果分析201

11.3.4环境影响203

11.3.5存在的问题203

11.3.6研究发展的课题203

11.4经济指标204

11.5其他浸提法205

第十二章ERDA (PETC、PERC)法209

12.1工艺过程概述210

12.2发展概况211

12.3技术评价212

12.3.1脱硫能力212

12.3.2脱硫副产物214

12.3.3效果分析214

12.3.4环境影响214

12.3.5存在的问题214

12.3.6研究发展的课题215

12.4经济指标215

第十三章GE法217

13.1工艺过程概述217

13.2发展概况219

13.3技术评价223

13.3.1脱硫能力223

13.3.2脱硫副产物223

13.3.3效果分析223

13.3.4环境影响224

13.3.5存在的问题225

13.3.6研究发展的课题225

13.4经济指标226

第十四章Battelle法229

14.1工艺过程概述229

14.2发展概况236

14.3技术评价238

14.3.1脱硫能力238

14.3.2脱硫副产物240

14.3.3效果分析240

14.3.4环境影响241

14.3.5存在的问题242

14.3.6研究发展的课题243

14.4经济指标243

第十五章JPL法247

15.1工艺过程概述247

15.2发展概况251

15.3技术评价251

15.3.1脱硫能力251

15.3.2脱硫副产物255

15.3.3环境影响255

15.3.4效果分析255

15.3.5存在的问题256

15.3.6发展研究的课题257

15.4经济指标258

第十六章IGT法261

16.1工艺过程概述261

16.2发展概况262

16.3技术评价264

16.3.1脱硫能力264

16.3.2脱硫副产物269

16.3.3效果分析269

16.3.4环境影响269

16.3.5存在的问题271

16.3.6研究发展的课题271

16.4经济指标272

第十七章KVB法274

17.1工艺过程概述275

17.2发展概况278

17.3技术评价278

17.3.1脱硫能力278

17.3.2脱硫副产物282

17.3.3效果分析282

17.3.4环境影响283

17.3.5存在的问题283

17.3.6研究发展的课题284

17.4经济指标284

第十八章ARCO法286

18.1工艺过程概述286

18.2技术评价286

18.2.1脱硫能力286

18.2.2脱硫副产物287

18.2.3环境影响287

18.2.4存在的问题287

18.2.5研究发展的课题287

18.3经济指标287

第十九章Ames法288

19.1氧化浸提实验289

19.2结果和讨论291

19.2.1搅拌速度的影响291

19.2.2浸提溶液和氧化剂的影响292

19.2.3浸提时间的影响294

19.2.4氧分压的影响295

19.2.5碱液浓度的影响299

19.2.6温度的影响301

19.3环境影响302

第二十章其他煤炭化学净化法303

20.1 Houston大学法306

20.2加拿大NRC法306

20.3 Jolevil法307

20.4俄亥俄州立大学法307

20.5西伊利诺斯大学法308

20.6 Texaco法308

20.7钢铁研究所(美国)法308

20.8 Kellogg法309

20.9 Chemico(化学建设公司)法309

20.10佛罗里达大学法309

20.11 Laramie法310

20.12 Dynatech法310

20.13京都大学法310

20.14 Methonics法311

20.15稀土元素公司法311

20.16 MIT法311

20.17 R utgers大学法311

20.18海湾和西部开发中心的方法311

20.19 CSMRI法312

20.20美国矿务局法312

20.21微生物净化法313

20.21.1实验室研究的结果313

20.21.2结论和建议314

第三篇煤炭净化若干问题的讨论319

第二十一章能量消耗319

21.1煤炭运输的能量消耗320

21.2煤炭物理净化法的能量消耗322

21.2.1物理净化系统的能量消耗323

21.2.2热值的损失和增高324

21.3煤炭化学净化法的能量消耗325

21.3.1化学净化系统能量消耗325

21.3.2热值的损失的升高326

21.4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的能量节约327

21.5能量节约的潜力328

21.5.1无热力干燥的物理净化工厂的设计328

21.5.2物理净化的能量回收329

第二十二章环境影响334

22.1环境影响概述336

22.1.1煤炭物理净化的环境影响337

22.1.2煤炭化学净化的环境影响338

22.2空气污染338

22.2.1有毒物质的排放338

22.2.2煤炭净化工厂对空气的污染340

22.2.3空气污染控制技术340

22.3水质污染343

22.3.1煤炭净化工厂排放的水污染物343

22.3.2水污染控制技术344

22.4固体废物347

22.4.1煤炭物理净化工厂的固体废物348

22.4.2煤炭化学净化的固体废物348

22.4.3净化工厂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348

22.4.4固体废物的控制技术349

第二十三章经济分析351

23.1煤炭物理净化的费用分析351

23.1.1投资回收额352

23.1.2生产费用353

23.1.3热值损失费用353

23.1.4 PCC的总费用354

23.1.5 PCC费用分析实例355

23.1.6煤炭物理净化的经济效益355

23.2煤炭化学净化的费用分析358

23.2.1脱硫能力和热值回收能力358

23.2.2主要煤炭化学净化法的费用比较362

23.2.3建设投资比较362

23.2.4生产费用比较363

23.3其他经济因素369

23.3.1随场合不同而异的经济因素369

23.3.2使用净化煤的其他经济效益和代价370

第二十四章方法比较374

24.1煤炭物理净化、化学净化与烟气脱硫374

24.1.1净化法简介375

24.1.2物理净化和化学净化的分析研究376

24.2美国煤炭的净化潜力385

24.2.1可净化煤的数量385

24.2.2控制技术的费用390

附录392

1987《煤炭净化技术》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美)柯雷(Khoury,D.L.)著;吕玉膗,黄恢望译 1987 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