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法 称代编》
作者 | 周法高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591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10100474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866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自序1
第一章 通论1
第一节 导言1
第二节 代词的转变4
壹、“相”30
第三节 代词的位30
第四节 代词的序46
壹、否定次序46
贰、疑问称代次序61
叁、其它62
第二章 第一、二身代词63
第一节 第一身代词63
壹、“余”、“予”63
贰、“台”66
叁、“朕”67
肆、“印”70
伍、“我”70
陸、“吾”“我,之别72
柒、“吾”77
捌、“身”80
玖、“侬”81
拾、谦称82
一、“孤”82
二、“臣”83
三、“走”84
五、“民”85
四、“仆”85
六、“下官”86
第二节 第二身代词87
壹、“汝”87
贰、“尔(尔)”89
叁、“若”92
肆、“戎”94
伍、“乃”94
陸、“而”96
一、“子”、“夫子”97
柒、尊称97
二、“公”附“明公”、“明府”102
三、“君”附“君侯”104
四、“卿”106
五、“官”107
六、“足下”108
七、“先生”109
第三章 第三身代词和指示代词113
第一节 第三身代词113
壹、通说113
贰、“之”114
一、“之”字所指114
二、“之”和介词的关系117
三、“之”=“其”121
四、“之”字构成的短语125
五、“之”作指示的形容语127
叁、“厥”128
肆、“其”131
伍、“伊”143
陸、“渠”145
柒、“他”146
第二节 指示代词152
壹、近指代词152
一、“兹”152
二、“斯”153
三、“时”155
四、“是”156
五、“此”166
六、“若”168
贰、远指代词171
一、“彼”、“匪”171
二、“夫”177
叁、“如”或“若”和指示词同用及其它同义词184
一、“如”或“若”和指示词同用184
二、“然”189
三、“尔”196
四、“乃”202
五、“云”202
肆、指示代词表时间及方所205
一、指示代词表时间205
二、指示代词表方所208
三、“焉”209
四、“爰”214
第四章 询问代词217
壹、通说217
贰、“何”218
一、“何”用作判断句中的表语219
二、“何”用作述语的宾语221
三、“何”用作介词的宾语223
四、“何”用作形容语226
五、“何”用作副语228
六、“何”和“为”同用233
七、“何”和“有”同用236
八、“云何”238
九、“何”和“如”、“若”、“奈”、“谓”同用240
十、“何等”、“何物”、“何许”、“何当”249
叁、“盍”253
肆、“奚”255
伍、“胡”260
陸、“曷”263
柒、“遐”268
玖、“台”、“以”269
捌、“侯”、“号”269
拾、“底”、“等”272
拾壹、“谁”273
拾贰、“孰”278
拾叁、“畴”283
拾肆、“恶”284
拾伍、“焉”287
拾陸、“安”289
第五章 其它代词293
壹、“人”294
第一节 无定代词294
贰、“某”附:“甲”、“乙”299
叁、“或”303
第二节复指代词306
壹、“自”306
贰、“己”306
叁、“身”307
第三节 互指和偏指代词308
一、互指309
二、偏指314
贰、“见”319
第四节 否定代词324
壹、“否(不)”324
贰、“莫”329
第六章 称数335
壹、数目字的写法335
一、数字古谊335
二、数字别体339
贰、计数法342
叁、数词在句中的用法355
肆、序数360
一、普通序数360
二、排行366
三、时间序数369
伍、不定数371
一、数字的活用371
二、表约数之词383
陸、分数394
柒、倍数397
一、“每”400
捌、逐指400
二、“各”404
玖、“一”、“两”、“再”、“半”406
一、 “一”406
二、“两”417
三、“再”421
四、“半”422
拾、单位词425
拾壹、“侪”、“辈“、“等”、“曹”、“属”439
二,“等”440
一、“侪”440
三、“辈”442
四、“曹”444
五、“属”445
拾贰、总括之辞词附:“唯”、“独”446
一、表概括之词448
二、副词“皆”、“悉”之类460
三、“唯”(“惟”)、“独”473
第七章 代词性助词479
第一节 “所”、“攸”479
壹、导论479
一、“所”+述语及其修饰语485
贰、“所”485
二、“所”+介词493
三、“所”相当于“‘所’+介词”504
四、“为(被)……所”表被动508
五、“所”和它前面的成份结合而成的熟语511
六、“所”字有无519
七、“所”用于誓辞中521
八、附论“所”用作名词527
叁、“攸”529
一、“攸”=“所”530
二、“攸”≠“所”533
第二节 “者”534
一、代词性的“者”535
二、“者”=“之”546
三、“者”用于句中或句末助顿548
四、“者”和其它助词同用556
五、“者”字有无560
第八章 省略563
壹、承上文而省略563
贰、探下文而省略578
叁、上下文参互省略582
肆、省略不见于上下文584
伍、其它588
1990《中国古代语法 称代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法高著 1990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古代语法 构词篇
- 1972 台联国风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语法新编
- 1987
-
- 中国古代兵法精粹类编
- 1988
-
- 中国古代史简编
- 198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史新编
- 198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新编中国古代史
- 1994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古代民法
- 1988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中国现代语法
- 1943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刑与法
- 1993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中国古代历法
- 1992.12 北京市:新华出版社
-
- 古代汉语语法
- 1981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语法
- 1985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古代法理学
- 1925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