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志》

目录1

大事记15

第一篇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上海市委员会概述80

第一章 组织82

第一节 沿革82

第二节 党员84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86

第四节 领导机构89

第五节 专门委员会91

第六节 基层组织92

第一节 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94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活动94

第七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94

第二节 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投诚起义95

第三节 收集情报98

第四节 反破坏反搬迁99

第三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100

第一节 抗美援朝100

第二节 土地改革102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102

第四节 “三反”、“五反”103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105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07

第一节 参与中共举行的各种政治协商活动108

第四章 参政议政108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10

第三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116

第四节 专题调研118

第五章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120

第一节 咨询服务120

第二节 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设备121

第三节 开办业余学校123

第四节 智力支边124

第五节 征集文史资料和成立香山书画社126

第六节 举办为四化建设服务成果展览127

第一节 组写对台宣传稿件和通信128

第六章 对台宣传与联谊128

第二节 开展海外联谊129

第七章 思想建设131

第一节 时事政策教育131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135

第三节 党史教育137

第四节 干部培训137

第五节 表彰先进139

第六节 机关刊物139

第二篇 中国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概述142

第一章 组织143

第一节 沿革144

第二节 盟员145

第三节 领导机构147

第四节 专门委员会148

第五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150

第六节 基层组织150

第二章 历次盟员(代表)大会152

第三章 参加民主革命155

第一节 反对内战155

第二节 支持爱国民主运动156

第三节 坚持反迫害斗争157

第四节 迎接上海解放158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民盟总部在沪活动159

第一节 谴责国民党破坏政协决议159

第二节 拒绝参加“国民大会”和南京政府160

第三节 确定对国是方针161

第四节 代管中共在沪房产161

第五节 民盟总部被迫宣布解散161

第六节 成立民盟总部上海区执行部(华东执行部)162

第五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163

第一节 抗美援朝163

第二节 土地改革164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165

第四节 “三反”、“五反”166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167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69

第一节 参与中共举行的各种政治协商活动171

第六章 参政议政171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73

第三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76

第四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184

第五节 专题调研185

第七章 服务社会189

第一节 盟员在本职岗位作贡献189

第二节 咨询服务192

第三节 支边扶贫193

第四节 办学193

第五节 引进资金和技术194

第六节 海外联谊195

第一节 时事政策教育196

第八章 思想建设196

第二节 盟史教育198

第三节 干部培训198

第四节 表彰先进199

第五节 机关刊物199

第三篇 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概述202

第一章 组织204

第一节 沿革204

第二节 会员(代表)大会205

第三节 领导机构207

第四节 会员208

第五节 基层组织209

第六节 专门委员会210

第七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211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重要活动212

第一节 参加赴南京和平请愿212

第二节 参加和支援爱国民主运动213

第三节 迎接上海解放214

第四节 民建总会发表重要声明215

第三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218

第一节 抗美援朝218

第二节 土地改革220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220

第四节 “三反”、“五反”221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222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23

第四章 参政议政224

第一节 参与政治协商225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26

第三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33

第四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239

第五节 调查研究,献计献策242

第五章 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服务244

第一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45

第二节 开展工商业者家属工作248

第三节 推动会员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250

第六章 思想建设255

第一节 政治思想教育255

第二节 会史教育259

第三节 干部培训260

第四节 表彰先进260

第五节 机关刊物261

第四篇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概述264

第一章 中国民主促进会在上海的主要活动266

第一节 成立前的酝酿和筹备266

第二节 会员大会267

第三节 围绕旧政治协商会议的斗争268

第四节 促成上海民主力量的大联合270

第五节 反对内战271

第六节 坚持爱国民主运动273

第七节 迎接上海解放276

第二章 民进上海市地方组织277

第一节 沿革277

第二节 会员277

第三节 会员(代表)大会279

第四节 领导机构283

第五节 专门委员会285

第六节 基层组织286

第七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288

第三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288

第一节 抗美援朝288

第二节 土地改革289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289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290

第四节 “三反”、“五反”290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291

第四章 参政议政292

第一节 参与中共举行的政治协商活动292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93

第三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95

第四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300

第五节 专题调研302

第五章 为社会和祖国统一服务305

第一节 会员在本职岗位作贡献305

第三节 智力支边308

第二节 办学308

第四节 咨询服务309

第五节 为促进祖国统一服务310

第六章 思想建设311

第一节 会员、干部培训311

第二节 时事政策教育313

第三节 举办讲座315

第四节 表彰先进316

第五节 会刊316

第五篇 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员会概述318

第一章 农工党中央在沪活动320

第一节 建党及易名320

第二节 重要活动323

第一节 沿革327

第二章 农工党上海市地方组织327

第二节 党员329

第三节 重要会议331

第四节 领导机构333

第五节 专门委员会335

第六节 基层组织337

第七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338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的重要活动339

第一节 开展爱国反蒋活动339

第二节 参加抗日救国活动340

第三节 反对内战独裁,争取和平民主340

第四节 迎接上海解放344

第一节 三大运动346

第四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346

第二节 “三反”、“五反”347

第三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348

第四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349

第五章 参政议政350

第一节 参与中共举行的政治协商活动350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52

第三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55

第四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358

第五节 专题调研360

第六章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61

第一节 党员在本职岗位作贡献361

第二节 医疗咨询服务363

第三节 办学365

第四节 科技咨询366

第五节 海外联谊366

第六节 捐赠367

第七章 思想建设368

第一节 时事政策教育368

第二节 举办讲座370

第三节 干部培训371

第四节 新党员教育372

第五节 党史教育372

第六节 表彰先进373

第七节 机关刊物373

第六篇 中国致公党上海市委员会概述376

第一章 组织377

第一节 沿革377

第二节 党员378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378

第四节 领导机构379

第五节 专门委员会380

第六节 基层组织380

第七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380

第二章 参政议政381

第一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81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381

第三节 担任政府、司法机关领导工作及特约“四员”382

第四节 提案议案和社会调研383

第一节 党员在本职岗位作贡献387

第三章 为社会服务387

第二节 科技、医疗咨询388

第三节 办学389

第四节 扶贫389

第四章 海外联谊390

第一节 建立联谊网络390

第二节 接待来访390

第三节 组团出访391

第四节 为“四引进”穿针引线392

第五章 思想建设392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392

第三节 干部培训394

第二节 表彰先进394

第四节 组织生活395

第五节 机关刊物395

第七篇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概述398

第一章 组织399

第一节 沿革399

第二节 社员400

第三节 领导机构402

第四节 专门机构404

第五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406

第六节 组织系统407

第二节 九三上海分社委员会时期409

第一节 九三上海分社理事会时期409

第二章 重要会议409

第三节 九三上海市委员会时期412

第三章 参加民主革命413

第一节 反对内战、呼吁和平413

第二节 反对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415

第三节 参加抗暴运动416

第四节 开展反美扶日运动417

第五节 上海解放前夕的斗争419

第四章 参加历次政治运动419

第一节 抗美援朝419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420

第二节 土地改革420

第四节 “三反”、“五反”421

第五节 整风与反右派斗争422

第六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424

第五章 参政议政424

第一节 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25

第二节 参加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27

第三节 参与政府事务管理431

第四节 专题调研432

第六章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436

第一节 社员在本职岗位作贡献436

第二节 科技咨询439

第五节 业余办学440

第四节 智力支边440

第三节 医疗咨询440

第六节 引进人才资金441

第七章 思想建设441

第一节 时事政策教育442

第二节 思想改造学习运动443

第三节 干部培训443

第四节 表彰先进444

第五节 举办展览会445

第六节 机关刊物446

第八篇 台湾民主同盟上海市委员会概述448

第一章 组织449

第一节 沿革449

第二节 盟员450

第三节 盟员大会451

第四节 领导机构453

第五节 专门委员会(工作组)454

第六节 市委机关工作机构454

第二章 参政议政455

第一节 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455

第二节 提案457

第三节 专题调研458

第四节 盟员担任特约“四员”460

第三章 为促进祖国统一服务460

第一节 维护国家主权460

第二节 促进海峡两岸交流462

第三节 开展对台宣传463

第四章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464

第一节 咨询服务464

第二节 引进外资465

第三节 办学465

第四节 促进国际交流465

第五章 思想建设466

第一节 政治思想教育466

第二节 干部培训468

第三节 表彰先进469

第四节 机关刊物469

褚辅成472

第一章 人物传略472

第九篇 人物472

沈钧儒473

黄炎培474

王葆真476

盛丕华477

颜福庆478

谢仁冰479

丁超五480

马叙伦481

丘哲482

王绍鏊483

周建人485

陈铭枢486

王怀琛487

吴若安488

季方489

吴艺五490

陈望道491

廖世承493

陈巳生493

邓演达494

叶鸿宝496

胡厥文496

章伯钧497

黄丹臒499

章乃器500

李伟光500

周谷城502

储一石503

史良503

李士豪504

赵祖康505

吴文祺506

武和轩507

曹鸿翥508

谢雪红508

刘靖基509

沈志远510

黄竞武511

刘大杰512

张赞臣513

彭文应514

谢雪堂514

漆琪生515

刘昌义516

李锐夫517

周煦良517

胡汝鼎518

苏德隆519

陈建晨519

林田烈520

徐国懋521

毛启爽522

李平心522

徐铸成523

卢于道524

陈仁炳525

苏延宾526

申葆文527

刘念义528

赵超构528

谢光华529

曾伟530

杨村彬530

史慕康531

洪铭声532

盛康年533

汤蒂因533

虞键534

范新发535

第二章 各民主党派历届常务委员536

名单536

第三章 烈士名录543

郑太朴543

姜化民543

郭莽西544

吴士文544

刘启纶544

孟士衡544

谢超逸544

杨海潮544

郑显芝545

赵寿先545

焦伯荣545

肖剑魁545

汤圣贤545

林绍禹545

编后记546

编纂、审定人员名录548

1998《中国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陶人观主编;《中国民主党派上海市地方组织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8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