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党派史纲》
作者 | 王志凡,简明编 编者 |
---|---|
出版 |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9 |
出版时间 | 1991(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831241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6439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民主党派的创建(1928年3月——1931年9月)1
第一节中国第一个民主党派—一中华革命党的建立及其革命活动1
一 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1
二 谭平山、邓演达等酝酿组建“第三党”4
三 中华革命党的建立及其政纲6
四 中华革命党的革命活动9
第二节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1
一 邓演达与谭平山在改组中华革命党问题上的意见分歧11
二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干部会议12
三平民革命纲领的公布14
第三节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8
一 宣传组织活动18
二 武装反蒋的计划与准备20
三 邓演达的被捕与牺牲22
第二章民主党派的救亡活动(1931年9月一一1937年7月)25
第一节“九·一八”事变后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抗日反蒋主张和抗战活动25
一 “九·一八”事变与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抗日反蒋主张25
二 临时行动委员会与“一、二八”抗战及察哈尔抗战26
三 临时行动委员会与福建事变28
第二节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建立及其活动30
一 华北危机与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建立30
二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政治主张32
三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主要活动33
第三节临时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36
一改组工作的酝酿与准备36
二 临时行动委员会第二次全国干部会议和改组工作的完成37
三 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的活动38
第四节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成立及其抗日救亡活动41
一 全救会的酝酿与成立41
二 全救会的政治主张43
三 全救会的救亡活动和“七君子”事件46
第三章民主党派坚持团结抗战争取民主宪政(1937年7月——1945年8月)50
第一节各民主党派的抗日主张与抗日活动50
一 “七七”事变后各民主党派对抗日的基本态度50
二 各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治纲领51
三 各民主党派的抗日活动53
四 民主党派批判“亡国论”声讨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54
第二节全国性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56
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抗日民主运动的新发展56
二 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58
三 民主宪政运动在全国兴起59
四 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建立61
第三节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与改组62
一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及其政治主张62
二 由秘密转为公开的活动64
三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66
四 民主同盟各地支部的建立67
第四节各党派响应中共号召,争取建立联合政府的斗争69
一 国民党对实行宪政的再次许诺69
二 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的兴起69
三 各党派响应和支持中共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71
四 各党派协同中共争取召开“党派会议”73
第四章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1944年8月——1947年11月)77
第一节抗战胜利后各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和原则立场77
一 战后的国内形势和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77
二 民主同盟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79
三 民主同盟反内战的斗争与组织的新发展81
四 全救会的改组及其新纲领的提出82
第二节民主力量的大发展和新的民主党派组织的建立84
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建立84
二 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建立85
三 中国民主促进会与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的建立86
四 九三学社的建立88
第三节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内外的斗争89
一政协会议前民主势力与反民主势力的一场激烈较量89
二 民主势力在政协会议上的亲密合作90
三政协会议外的协进运动92
四政协会议后维护政协决议的斗争93
第四节民主党派反对内战独裁的斗争与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95
一 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反内战运动的兴起95
二 民主党派对伪“国大”的抵制和斗争98
三 解放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各民主党派在新形势下的行动方针100
四 民主党派积极参加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国民党加紧迫害民主党派104
第五章民主党派反对美蒋反动派,迎接新中国的诞生(1947年12月——1949年10月)107
第一节一批新的民主党派组织在香港和美国成立107
一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筹备和成立107
二 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的成立及其活动109
三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的建立及其活动112
第二节云集香港的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反对美蒋反动派的革命活动114
一 民主同盟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组织的恢复与发展114
二 各民主党派反对美蒋反动派的主要活动116
三 新政协运动的兴起与发展118
第三节民主党派进入解放区参加人民解放战争121
一 各民主党派领导人陆续进入解放区121
二拥护中共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主张,反对美国侵略威胁122
三 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124
第四节民主党派参加筹备新政协与中共合作建国127
一新政协的酝酿和筹备127
二 新政协筹备会的成立及其工作的全面开展128
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30
第六章民主党派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恢复国民经济而斗争(1949年10月——1952年12月)133
第一节民主党派同共产党团结合作,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斗争133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民主党派面临的任务133
二 第一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多党派合作方针的确定135
三 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斗争138
第二节民主党派协同共产党争取国民经济的全面好转145
一 全国政协召开一届二次、三次会议145
二 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三大运动和各项社会改革148
三 农工民主党第六次全国干部会议154
四 民主建国会总会第二次扩大会议155
五 多党合作保证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任务的完成156
第七章民主党派竭诚拥护中共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月——1956年12月)158
第一节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民主党派面临新的历史任务158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58
二 第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160
三 各民主党派召开各种会议,研究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163
第二节人民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的召开165
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65
二 各民主党派共同遵守的新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68
三政协第二届全国会议召开170
四 民主党派支持共产党的外交政策173
第三节民主党派拥护“双百”方针,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175
一 全国第六次统战工作会议召开, “双百”方针的提出175
二 各民主党派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改造178
三 多党合作的丰硕成果——“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181
第八章民主党派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1月——1966年4月)184
第一节民主党派帮助共产党整风,参加反右斗争184
一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184
二 民主党派帮助共产党整风187
三 反右斗争扩大化对民主党派的冲击189
四 民主党派的整风交心和自我改造“大跃进”191
第二节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同舟共济,克服国民经济困难193
一 1959年以后的国内经济、政治形势193
二 民主党派服务与改造方针的确立及其贯彻195
三 合作共事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民主党派组织工作的加强199
第三节民主党派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201
一 共产党“左”倾错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展开201
二 民主党派进行“三个主义”教育,投身社教运动204
第九章民主党派经受严峻考验(1966年5月——1976年10月)206
第一节统一战线工作陷于瘫痪206
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正确的统战政策被否定206
二 统一战线工作遭到严重破坏207
第二节各民主党派面临严峻考验208
一 民主党派处于困难局面208
二 民主党派工作出现转机215
第十章进人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各民主党派(1976年11月——1982年8月)218
第一节在两年徘徊期间,各民主党派的活动缓慢恢复218
一 各民主党派参加揭批“四人帮”斗争,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着手恢复218
二 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逐步恢复组织活动220
三 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新时期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228
四 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代表大会的召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派合作的加强231
第三节在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各民主党派积极活动235
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计献策235
二 协助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进一步落实有关政策236
三 为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贡献力量238
四 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更好地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239
第十一章民主党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1982年6月——1989年12月)242
第一节民主党派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努力242
一共产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纲领的制定,多党派合作新的历史时期开始242
二 民主党派实施新的政治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243
三 民主党派帮助中国共产党进行整党245
四 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分别制定新时期的政治纲领246
第二节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进一步加强合作,努力进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251
一 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二次会议的召开251
二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密切合作,为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统一努力奋斗253
三 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学习工作会议255
四 民主党派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两次全会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服务257
第三节新时期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59
一 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新时期党对民主党派工作的方针任务的报告》259
二 全国商战工作会议,多党派合作的进一步加强262
三 中共中央领导人同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坦诚对话,共商国是264
四 中国共产党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89年12月30日)》265
后记268
1991《中国民主党派史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志凡,简明编 1991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民主党派史稿
- 198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
- 1991
-
- 武汉市民间故事传说集 下
- 武汉市群众艺术馆
-
- 中国民主党派
- 1991 北京:新华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史
- 1988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
- 199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史
- 1992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李济深传
- 1993 北京:档案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史纲 民主革命时期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词典
- 1989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各民主党派
- 1987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爱国奋斗史
- 199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
- 中国民主党派史
- 1987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
- 中国民主党派史
- 1987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