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专题研究》求取 ⇩

第一讲 建国以来戊戌维新运动史研究状况简介1

一、各阶段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3

(一)第一阶段--建国初期至60年代中期3

(二)第二阶段--十年动乱时期5

(三)第三阶段--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至1988年11月6

(四)第四阶段--1988年11月至1993年11月9

(五)第五阶段--1993年11月至1997年末10

二、史学界对几个重要问题的不同观点12

(一)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12

(二)关于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8

(三)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的关系29

(四)戊戌维新与帝国主义的关系34

一、上下求索和立意变法42

家世·时代·环境42

第一节 康有为与《戊戌奏稿》42

第二讲 戊戌时期维新派代表人物思想述评42

求学·探索·立变法之志50

上清帝第一书60

二、今文经学与“托古改制”67

经今古文的起源和演变67

康有为与经今古文问题71

万木草堂讲学75

《新学伪经考》78

《孔子改制考》81

“大同三世说”88

三、上清帝书与变法纲领96

建立君主立宪制--维新派的基本政治纲领97

开制度局--变法的施政纲领102

四、外国变政考与“仿洋改制”114

“仿洋改制”的内容114

“仿洋改制”的历史作用和局限性123

五、《戊戌奏稿》及其改篡124

《杰士上书汇录》等一批新史料的发现125

《戊戌奏稿》改篡的内容127

《戊戌奏稿》改篡的原因134

康有为戊戌年变法奏议的重新考订135

第二节 梁启超与《时务报》137

一、康有为的得意门生137

家世·神童·少年举子137

万木草堂的高材生140

二、创办《时务报》,维新变法的卓越宣传家143

敲起民族危亡的警钟,呼唤“救亡以图存”145

以进化论为武器,论证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151

批判洋务派,强调变法“须知本原”162

“伸民权”是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的核心170

第三节 谭嗣同与《仁学》190

一、青少年时代与变革思想的萌芽191

家庭生活铸成其叛逆性格的根苗191

拜师读书与崇尚“任侠”193

考察风土人情与了解社会195

二、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96

形成的原因196

主要内容201

三、《仁学》--时代的强音206

“仁”的基本内容207

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观210

以“日新”为特色的进化论历史观215

抨击封建君权和伦理纲常217

四、为变法而献身224

活跃于宁沪224

推进湖南维新运动的开展225

参与百日维新240

夜访袁世凯243

慷慨就义249

关于《狱中题壁诗》和《绝命书》的真伪考辨250

就学于福州船政学堂269

第四节 严复与西学269

一、系统地接受资本主义教育269

留学英国270

任教于天津水师学堂273

二、维新变法思想275

宣传进化论276

鼓吹民主285

批判旧学,提倡科学294

三、变法实践活动301

助办通艺学堂301

创办《国闻报》302

受光绪帝召见303

四、开辟了西学传播的新阶段305

一、诏定国是311

维新派的敦促311

第一节 百日维新311

第三讲 戊戌变法311

光绪帝的决心313

“定国是诏”314

二、变法新政317

文教改革318

经济改革325

政治改革331

从制度局到懋勤殿334

第二节 戊戌政变339

一、维新与守旧势力的拼搏339

己酉三旨339

后党大臣许应骙被劾342

后党御史文悌被斥退342

礼部六堂官事件343

二、戊戌政变史实考辨345

顽固派发动政变的直接原因345

政变经过357

维新派的“戊戌密谋”362

第一节 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和意义368

第四讲 戊戌维新运动历史经验总结368

一、一场旨在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运动369

戊戌维新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369

“救亡图存”既是维新派变法的出发点和目的,又是他们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372

二、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74

“改良”与“革命”375

“改良”与“改良主义”382

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387

“救亡”唤起启蒙388

输入“西学”--启蒙的文化触媒389

戊戌启蒙触及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391

戊戌启蒙的局限性392

第二节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393

一、客观原因--封建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的弱小395

“托古改制”的变法理论缺乏说服力399

二、主观原因--维新派的局限性与策略错误399

维新派对于斗争的尖锐性认识不足402

维新派过分迷信皇权403

一些具体策略的失误404

第三节 戊戌维新与日本明治维新之比较406

一、两国维新运动之异同406

变法的背景与纲领相同406

维新派的社会基础相同,联系的社会力量不同407

变法的路线与结局不同409

二、产生上述异同的历史根源411

经济水平接近,经济结构不同411

同处封建社会末期,封建阶级分化的程度不同418

同历封建专制制度,中央集权的程度不同423

文化历史传统相近,文化背景与统治阶级的文化政策不同425

参考书目举要441

后记451

1999《戊戌维新运动专题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振岚著 1999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戊戌维新志士(1994 PDF版)
戊戌维新志士
1994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翁同龢与戊戌维新(1983.07 PDF版)
翁同龢与戊戌维新
1983.07 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1997年 PDF版)
中国近代史通鉴(1840-1949) 戊戌维新与义和团运动
1997年 红旗出版社
戊戌奏稿( PDF版)
戊戌奏稿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 PDF版)
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成败原因的比较
戊戌变法(1961 PDF版)
戊戌变法
1961 北京:中华书局
论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1985 PDF版)
论戊戌维新运动及康有为梁启超
1985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戊戌维新运动新探(1988 PDF版)
戊戌维新运动新探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变法与维新  戊戌变法及其历史命运(1993 PDF版)
变法与维新 戊戌变法及其历史命运
1993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戊戌变法(1996 PDF版)
戊戌变法
1996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戊戌风云(1998 PDF版)
戊戌风云
1998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戊戌变法(1956 PDF版)
戊戌变法
1956 新知识出版社
戊戌变法(1972 PDF版)
戊戌变法
1972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戊戌变法(1957 PDF版)
戊戌变法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流血的维新  戊戌变法(1998 PDF版)
流血的维新 戊戌变法
199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