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的再认识》
作者 | 吴甲丰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参考页数 | 123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02·2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783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1 引言1
一 印象派的“奇遇”1
二 消除误会、反对曲解6
2 简史9
一 印象派概述9
二 十九世纪法国的美术流派11
三 印象派的“远祖”15
四 印象派的“近亲”19
五 库尔贝与写实派20
六 马奈揭开印象派的序幕22
七 咖啡馆里的艺术运动25
八 战争与革命的插曲29
九 新画派的形成32
十 印象派“亮相”34
3 光·色·印象39
一 从技法谈起39
二 光与色42
三 揭破“色彩之谜”43
四 破“固有色之惑”46
五 直观自然48
六 “何事评者忌光而畏之甚耶?”51
七 “瞬间印象”与“整体印象”54
八 “油画宜远看”57
九 “清景一失后难摹”61
4 人间风貌66
一 印象派绘画并非“以光为主角”66
二 “入世尽俗”的艺术68
三 人间的风景画71
四 印象派风景画的人间风貌73
五 马奈两幅人物画的历史意义75
六 “没有故事的故事画”79
七 我怎样理解印象派绘画中的“欢乐场面”83
八 评普列汉诺夫的一个看法86
5 解蔽90
一 驳“印象派的哲学基础是马赫主义”说90
二 印象派跟“感觉的复合”说毫无瓜葛94
三 印象派跟帝国主义不搭界100
6 结束语103
一 对印象派不要“求全责备”103
二 关于借鉴107
三 警惕“流行性概念混乱症”109
附录一 印象派画家简介113
附录二 新印象派116
附录三 “印象派之后”119
1980《印象派的再认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吴甲丰著 198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苏联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 1988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美国印象派画选
- 1984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 莫内与印象派专辑
- 艺术家出版社
-
- 印象派画风
- 1992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后印象派
- 1995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 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
- 1998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
- 1994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再认识·时代的课题
- 1988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印象派的再认识
- 1980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我们对市场经济的再认识
- 1995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再认识
- 1989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印象画派史
- 1983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再认识
- 198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