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文学史稿》求取 ⇩

序 冯牧1

绪论1

一、从传统散文到报告文学1

二、报告文学的三血亲:纪实散文、传纪文学、游记4

三、报告文学的“小家族”和“左邻右舍”5

四、报告文学“三元色”8

第一编 诞生期(1898-1919)16

第一章 晚清报告文学的孕育16

一、报刊--报告文学的接生婆16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报刊之所见17

第二章 梁启超--我国第一位杰出的报告文学作家20

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中国报刊出版的第一个高潮20

二、《戊戌政变记》--中国报告文学诞生的标志22

三、《新大陆游记》--优秀的纪游体报告文学27

第三章 围绕庚子事变和辛亥革命的报告文学30

一、值得注意的报告文学集《西巡回銮始末记》30

二、以现实人物传记为主的辛亥革命报告文学33

三、黄远生等人的创作35

小结36

第二编 成长期(1919-1930)38

第一章 报告文学进入新阶段38

一、社会的新变化和文学革命的兴起38

二、“五四”风云的生动纪录39

三、冰心从报告文学起步41

四、中共早期报刊对工人生活和工人运动的生动反映43

五、周恩来寄自欧洲的作品46

一、“冒险而去、成败究竟如何?”48

第二章 开拓者--瞿秋白的光辉足迹48

二、报告“世界第一新国”50

三、“试摹社会的画稿”52

第三章 域外题材的新进展55

一、梁启超的新贡献--《欧游心影录》55

二、梁绍文祥叙“猪仔”血泪史58

三、鲁迅两写香港怪现状60

第四章 “文学研究会”作家们的集团冲锋61

一、惨案激怒了“为人生”而执笔的作家们61

二、以揭露为主的《街血洗去之后》、《迂缓与麻木》和《五月卅日下午》62

三、以赞颂为主的《五月卅一日急雨中》、《暴风雨》和《六月一日》65

四、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67

一、《从军日记》--报告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68

第五章 在风雷激荡中成长68

二、郭沫苦痛揭蒋介石71

三、阿英的《流离》75

小结76

第三编成熟期(1930-1937)78

第一章 迟来的命名式78

一、报告文学名称的引进78

二、第一篇被称为“报告”的作品--《一个伟大的印象》80

三、第一部以“报告文学”命名的作品集--《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82

第二章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多侧面反映84

一、弥足珍贵的苏区报告文学84

二、殷夫的《监房的一夜》和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86

三、方志敏的《清贫》、《死》和《狱中纪实》87

四、别出心裁的《长江风景》89

五、陈云等向国外介绍红军长征的优秀作品91

第三章 留在纸上的硝烟93

一、淞沪抗战的几页纪录93

二、群众抗日怒潮的几幅速写95

三、华北危机的几幅侧景97

第四章 来自白山黑水的报告99

一、不该被文学史遗忘的角落99

二、《边声》--不可替代的作品100

三、《礼物》、《铁蹄下的山村》和《松花江》103

第五章 工农苦难引起注意103

一、一批反映工人生活的优秀作品103

二、农村凋蔽的投影106

三、作家视野的进一步扩大108

第六章 1936年的丰收(一):里程碑式作品的诞生110

一、堪称“曲范”的《包身工》110

二、直烙人心的《流民图》115

三、独具一格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119

第七章 1936年的丰收(二):中长篇创作的硕果122

一、从《莫斯科印象记》、《苏联见闻录》到《莫斯科观感录》122

二、视野广阔的《萍踪寄语》和《萍踪忆语》124

三、题材独一无二的《中国的西北角》126

第八章 1936年的丰收(三):群众性创作的新突破130

一、围绕“一二九”的报告热潮130

二、规模空前的同题写作:《中国的一日》133

三、报告文学园地的迅猛扩大137

一、《锡是怎样炼成的》和《盐区妇女》139

第九章 1937年上半年的持续丰收139

二、《魔窟》和《今年北平的五四事件》141

三、《四个降兵》和《从北平到百灵庙》142

四、《进爪哇地》和《在德国女牢中》142

第十章 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展开144

一、早期的译介和转述144

二、胡风、周立波的贡献147

三、茅盾的《关于“报告文学”》--理论的新收获150

小结152

第四章 繁盛期(1937-1949)154

第一章 空前的报告文学创作热潮154

一、报告文学成了时代的宠儿154

二、奔波于正面战场的作家们159

三、描述群众自发抗日斗争的作家们163

四、关注着苦难人民的作家们166

五、致力揭露敌人的作家们170

六、热情介绍革命政党的革命武装的作家们174

七、敌占区“孤岛”的珍贵奉献--《上海一日》180

第二章 1940年以后的三种景象183

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后方183

二、“风雨如磐暗故园”--沦陷区187

三、“战地黄花分外香”--解放区190

第三章 蓬勃发展的解放区报告文学194

一、为军事家画像194

二、一条新路--为工农兵先进人物立传199

三、血与火的诗篇204

四、红星照耀下的黄土高原210

五、不同凡响的《红军长征记》及其他群众性创作216

第四章 黎明前的国统区创作223

一、“光复”初期的剪影223

二、血迹斑斑的纪录226

三、萧乾等的国外题材报告文学229

四、香港--特定历史时期中报告文学的重要基地234

第五章 光复前后的台湾报告文学238

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238

二、光复后的艰难局面239

第六章 军事报告文学的一个高峰240

一、华山的作品气势磅礴240

二、刘白羽的作品豪情洋溢244

三、韩希梁等写华东战斗246

四、曾克等写跃进大别山248

五、威武雄壮的《渡江一日》249

六、丰富多彩的军旅作品251

第七章 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的进展和分歧252

一、周钢鸣--我国报告文学早期理论的集大成者252

二、“文学性”引起普遍重视255

三、对几个重要论点的辨析257

四、外国报告文学的巨大影响和“中国化”问题的提出260

小结264

第五编 波动期(1949-1966)266

第一章 为新时代歌唱266

一、新的生活点燃了新的热情266

二、农村新人联翩入画267

三、大型工程成为热点270

四、边疆风物涌入视野273

五、文化使者驰书亚非拉276

六、工业题材略逊一筹277

七、“稀有品种 ”仍然稀有278

第二章 抗美援朝--五十年代最引人注目的题材282

一、影响巨大的《谁是最可爱的人》282

二、军事题材作家纷纷上阵284

三、老作家们“破门而出”286

四、《志愿军一日》和《志愿军英雄传》289

第三章 “出格”作品及其厄运292

一、晴空中的一片阴影292

二、胡风的《伟大的热情创造伟大的人》293

三、《在桥梁工地上》及《马端的堕落》296

四、《爬在旗杆上的人》和《被围困的农庄主席》299

第四章 “大跃进”冲击下的报告文学299

一、紧锣密鼓的“跃进”声浪299

二、“真实”地纪录虚假、虚假地反映真实302

三、品位相差很大的《大跃进的一天》与《上海大跃进的一日》304

四、毕竟还有不少好作品306

第五章 从“中兴”到困顿308

一、蹒跚的政治造成蹒跚的文学308

二、《祁连山下》等脱颖而出310

三、农村题材作品的两个流派313

四、赞美英雄与神化领袖317

五、可爱而又可忧的“小丫”、“小将”们322

六、阶级斗争的弦超绷超紧329

一、“干预生活”思潮的起伏333

第六章 报告文学理论的混乱和演变333

二、“特写”、“报告文学”名称的混乱和澄清335

三、十字路口上的一次座谈339

四、瑕瑜并存的郭小川文章340

小结344

第六编 凋零期(1966-1976)346

第一章 没有文学的年代346

一、大革文化之命、大革作家之命346

二、套上沉重的“理论”枷锁351

第二章 从悄悄冒头到赝品流行352

一、比其他文学体裁先冒出头来352

二、夹缝中的几篇记人作品353

三、被扭曲的“群众”创作355

四、成批赝口的招摇过市357

第三章 重压下的苦斗和喘息360

一、围绕王铁人的风波360

二、暖风带来了起色362

三、力矫时弊的《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363

四、逐渐走出“大桥体”的阴影366

五、有一定特色的《来自坦赞铁路的报告》368

第四章 堕入“阴谋文艺”的泥坑369

一、“诗报告”及其他369

二、醉翁之意不在“船”370

小结372

第七编 飞跃期(1976-1984)375

第一章 历史挽救了报告文学375

一、中国进入了新时期375

二、报告文学沿着历史的惯性滑行377

第二章 标志着报告文学复兴的三个热潮378

一、《可德巴赫猜想》和写科学家热潮378

二、《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写老革命家热潮383

三、《正气歌》和写当代英烈热潮385

第三章 展开了翅膀的人们387

一、黄宗英成熟了387

二、陈祖芬不断出新392

三、理由的“小说式”报告文学396

四、柯岩:真纯的美399

五、李延国礼赞英雄的国土402

六、孟晓云--爱的歌者405

七、刘亚洲独辟蹊径407

八、李玲修、肖复兴为普通人立传410

九、蒋巍、贾宏图为弄潮儿写真413

第四章 “报告文学的时代”415

一、群星灿烂的局面415

二、“由附庸蔚为大国”417

第五章 理论上的争鸣和开拓420

一、真实性--一个老问题的新论战420

二、从“人物中心论”到“路子应该更宽些”423

三、关于报告文学分类和历史的研究426

第六章 台湾报告文学的兴起428

一、乡土文学推动了“报导文学”428

二、台湾“报坛”诸星431

三、台湾报告文学的特色441

小结444

后记447

1993《中国报告文学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春宁著 1993 北京:群言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1987 PDF版)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
1987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报告  下  报告文学卷(1999 PDF版)
中国报告 下 报告文学卷
1999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下(1982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下
198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7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1957 北京:作家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下(1953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稿 下
1953 新文艺出版社
中国近代文学史稿(1960 PDF版)
中国近代文学史稿
1960 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政论文学史稿(1992 PDF版)
中国政论文学史稿
1992 武汉:武汉出版社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1990 PDF版)
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论
1990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79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197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报告  上  报告文学卷(1999 PDF版)
中国报告 上 报告文学卷
1999 广州:新世纪出版社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  中(1997 PDF版)
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 中
1997 北京:作家出版社
中国报告文学论(1988 PDF版)
中国报告文学论
1988 广州:广州文化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62 PDF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稿
1962 北京:科学出版社
外国报告文学(1985 PDF版)
外国报告文学
1985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中国新文学史稿(1982 PDF版)
中国新文学史稿
1982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