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教程》求取 ⇩

修订者的话1

第一章 社会调查和社会调查学1

第一节 社会调查及其任务1

一、社会和社会调查1

二、社会调查的任务4

前言5

第二节 社会调查的社会功能7

一、正确认识社会的根本方法7

二、有效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8

三、培养开拓型人才的基本途径9

四、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方法10

五、端正党风学风的基础一环12

第三节 社会调查的理论指导13

一、社会调查的理论基础13

二、社会调查的指导思想16

第四节 社会调查学是一门方法性学科18

一、社会调查学的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19

二、社会调查学的主要特点20

三、学习社会调查学的目的和方法22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历史发展25

第一节 古代的社会调查25

一、古代社会调查的产生25

二、古代社会调查的特点28

第二节 近代以来欧美等国的社会调查29

一、近代社会调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9

二、欧美等国的社会调查31

三、现代社会调查的发展趋势3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调查35

一、马克思、恩格斯与社会调查36

二、列宁与社会调查40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调查的基本特征42

第四节 20世纪以来中国的社会调查43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社会调查44

二、中国共产党的社会调查46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调查51

第三章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54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主要阶段54

一、准备阶段54

二、调查阶段55

三、研究阶段56

四、总结阶段57

第二节 选择调查课题58

一、选题的重要意义58

二、调查课题及其类型60

三、正确选题的基本原则62

第三节 进行初步探索63

一、初步探索的基本任务63

二、初步探索的主要方法65

第四节 提出研究假设67

一、假设及其在社会调查中的作用67

二、形成研究假设的基本条件69

第五节 组建调查队伍71

一、调查人员的选择71

二、调查人员的培训73

第四章 社会指标和社会测量76

第一节 社会指标76

一、社会指标的概念76

二、社会指标的类型78

三、社会指标的功能81

第二节 社会指标体系83

一、社会指标体系的概念83

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87

三、社会指标体系的评价88

第三节 社会测量及其尺度93

一、社会测量的概念93

二、社会测量的层次94

第四节 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96

一、主观社会指标的基本种类97

二、主观社会指标的测量方法98

第五章 设计调查方案107

第一节 调查指标的设计107

一、设计调查指标的过程107

二、设计调查指标的原则110

三、操作定义的设计113

第二节 调查方案的设计117

一、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117

二、设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原则119

第三节 信度和效度的统一120

一、信度、效度及其相互关系121

二、提高信度和效度的主要途径124

第四节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研究126

一、可行性研究的几种方法126

二、试验调查的实施127

第六章 社会调查的主要类型130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分类130

一、社会调查的两种类型130

二、社会调查的各种分类131

一、普查的概念和意义133

第二节 普遍调查133

二、普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34

三、普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35

四、快速普查136

第三节 典型调查136

一、典型调查的概念和意义136

二、典型调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37

三、典型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38

四、重点调查和个别调查139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程序140

第四节 抽样调查140

二、抽取样本的类型和方法141

三、抽样误差的计算148

四、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152

第七章 文献调查法154

第一节 文献和文献调查法154

一、文献及其种类154

二、文献调查的重要意义156

三、文献调查法的概念和特点158

一、搜集文献的基本要求160

第二节 文献的搜集160

二、搜集文献的方法和途径161

第三节 信息的摘取164

一、摘取信息的一般程序164

二、记录信息的主要方法167

第四节 对文献调查法的评价169

一、文献调查法的优点169

二、文献调查法的局限性170

一、什么是实地观察法172

第八章 实地观察法172

第一节 实地观察法的概念和种类172

二、实地观察法的种类174

第二节 实地观察的实施176

一、实地观察的一般原则176

二、实地观察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78

第三节 努力减少观察误差184

一、产生观察误差的原因184

二、减少观察误差的途径和方法187

第四节 对实地观察法的评价189

一、实地观察法的优点190

二、实地观察法的缺点190

第九章 访问调查法193

第一节 访问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193

一、什么是访问调查法193

二、访问调查法的种类194

第二节 访谈过程及其技巧196

一、接近被访问者196

二、提问的种类、方式和语言198

三、听取回答的技巧201

四、引导和追询204

五、访谈的结束206

六、再次访问207

第三节 访问调查的实施208

一、做好访问前的准备208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10

三、重视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212

四、做好访问记录214

五、对无回答的处置216

第四节 对访问调查法的评价218

一、访问调查法的优点218

二、访问调查法的缺点219

第十章 集体访谈法221

第一节 集体访谈法的概念和种类221

一、什么是集体访谈法221

二、集体访谈法的种类222

第二节 集体访谈的实施223

一、集体访谈前的准备223

二、集体访谈过程的指导和控制224

三、做好集体访谈后的工作227

第三节 对集体访谈法的评价228

一、集体访谈法的优点228

二、集体访谈法的缺点229

第四节 头脑风暴法229

一、什么是头脑风暴法229

二、反向头脑风暴法230

一、什么是德尔菲法231

第五节 德尔菲法231

二、派生德尔菲法232

第十一章 问卷调查法234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34

一、什么是问卷调查法234

二、问卷调查法的种类235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237

一、问卷的一般结构237

二、问题的种类、选择和结构239

三、问题的表述242

四、回答的方式及其说明245

一、问卷调查的一般程序252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实施252

二、努力提高问卷的回复率254

三、对无回答和无效回答的研究256

第四节 对问卷调查法的评价257

一、问卷调查法的优点257

二、问卷调查法的缺点259

第一节 实验调查法的概念和种类261

一、什么是实验调查法261

第十二章 实验调查法261

二、实验调查法的种类262

第二节 实验调查方案的设计264

一、单一实验组设计264

二、实验组对照组设计265

三、多实验组设计267

第三节 实验调查的实施269

一、实验者的必备条件269

二、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270

三、实验过程的控制271

四、实验效果的检测和评价274

一、实验调查法的优点276

第四节 对实验调查法的评价276

二、实验调查法的缺点277

第十三章 几种专题调查278

第一节 民意调查278

一、民意调查的由来和发展278

二、民意调查的主要特点280

三、对民意调查的评价282

一、市场调查的概念和意义284

第二节 市场调查284

二、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286

三、市场调查的主要方法292

第三节 家庭调查303

一、家庭的概念和家庭调查的意义303

二、家庭调查的主要内容305

三、家庭生活的特点和家庭调查的方法310

第一节 整理资料的意义和原则315

一、整理资料的重要意义315

第十四章 整理资料315

二、整理资料的一般原则317

第二节 文字资料的整理318

一、审查318

二、分类319

三、汇编320

第三节 数字资料的整理321

一、检验321

二、分组322

三、汇总329

四、制作统计表和统计图330

第十五章 统计分析(一)344

第一节 相对指标分析344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344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其计算方法345

第二节 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分析349

一、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的概念349

二、集中量数的分析方法350

三、离中量数的测定方法357

二、指数因素分析法363

一、因素分析的概念363

第三节 因素分析363

三、差额因素分析法369

四、并列因素分析法370

第四节 动态分析371

一、动态分析的主要指标371

二、动态数列长期趋势的测定377

三、季节变动的测定377

一、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概念380

第五节 相关和回归分析380

第十六章 统计分析(二)380

二、相关系数的测定381

三、一元线性回归382

四、多元线性回归387

五、估计标准误差的计算389

第六节 抽样推断分析391

一、抽样推断的概念和特点392

二、抽样推断的优良标准392

三、参数估计394

四、假设检验396

第七节 预测分析398

一、预测的种类、原则和步骤399

二、预测方法399

三、回归预测401

第八节 综合评价分析403

二、聚类分析法404

三、综合指数法408

第一节 比较和分类411

第十七章 思维加工(一)411

一、比较法412

二、分类法414

第二节 归纳和演绎416

一、归纳法417

二、演绎法421

第三节 分析和综合428

一、分析法428

一、综合评价分析的概念和方法430

二、综合法430

一、从具体到抽象432

第四节 抽象和具体432

二、从抽象到具体434

第五节 证明和反驳436

一、证明及其规则436

二、反驳及其方法440

第十八章 思维加工(二)444

第六节 矛盾分析法444

一、分析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444

二、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445

三、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446

第七节 质量分析法448

一、把握事物的质448

二、识别事物的量449

三、探究事物的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451

第八节 因果分析法453

一、形式逻辑的因果分析法453

二、唯物辩证法的因果分析法457

第九节 系统分析法460

一、分析系统的构成要素460

二、研究系统的内在结构461

三、揭示系统的整体质和整体功能462

四、探究系统的外部环境463

第十节 结构-功能分析法465

一、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465

二、黑箱方法、灰箱方法和白箱方法466

第十九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468

第一节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类型468

一、调查报告的特点468

二、调查报告的类型469

一、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474

第二节 调查报告的格式和结构474

二、主体部分的几种结构479

第三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481

一、确定和提炼主题481

二、研究和选择材料483

三、精心拟定提纲484

四、形成书面报告485

附录一 随机数表487

附录二 正态分布概率表490

1996《社会调查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水延凯等编著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社会学和社会调查(1988 PDF版)
社会学和社会调查
198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调查大纲(1933 PDF版)
社会调查大纲
1933
社会调查方法(1986 PDF版)
社会调查方法
1986
社会调查纲要(1946 PDF版)
社会调查纲要
1946 国防部新闻工作人员训练班
社会调查概要( PDF版)
社会调查概要
社会调查(1984 PDF版)
社会调查
1984
社会调查( PDF版)
社会调查
社会初步调查( PDF版)
社会初步调查
湖南省立农民教育馆
社会调查方法(1986 PDF版)
社会调查方法
1986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景园大师  劳伦斯·哈普林(1984 PDF版)
景园大师 劳伦斯·哈普林
1984 尚林出版社
社会调查自白(1985 PDF版)
社会调查自白
1985 北京:知识出版社
社会调查方法(1933 PDF版)
社会调查方法
1933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实用方法大全(1988 PDF版)
中国实用方法大全
1988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社会调查教程(1996 PDF版)
社会调查教程
1996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调查概要(1984 PDF版)
社会调查概要
1984 重庆:重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