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的四次革命 理论和对比》
作者 | (德)库钦斯基(J.Kuczynski)著;洪佩郁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商务印书馆 |
参考页数 | 230 |
出版时间 | 198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017·29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66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部分: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3
第一章 1540-1640年的第一次革命3
1.背景3
2.农业生产力11
3.工业生产力15
4.一个问题30
5.关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束语36
6.十六和十七世纪大陆上也发生过工业革命吗?37
1.名称的说明41
第二章 1760-1860年的工业大革命41
2.英国工业生产力的革命47
3.工艺学和科学的作用50
4.英国工业大革命的持续时间56
5.英国工业大革命时期的工人状况65
6. 其他国家生产力的发展68
a) 法国70
b) 德国83
c) 美国100
d) 俄国108
第三章 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总结111
1.引言生产力的四次革命117
第一章 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工技术革命”117
第二部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17
2.第三次革命的内容120
3.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电工技术革命”126
4.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发展133
第二章 科学技术革命137
1.主要过程137
2.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能够进行科学技术革命吗?143
3.科学技术革命后劳动的性质153
第三章 电工技术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意义164
沃尔夫冈·约纳斯的评论和补充166
提出问题166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问题167
生产力总结构的革命172
技术革命问题176
技术进步的社会决定182
发明和革新185
移值时间的问题193
作为生产力的人的变化199
工业革命 问题204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211
于尔根·库钦斯基致沃尔夫冈·约纳斯的信217
附录221
对于尔根·库钦斯基《生产力的四次革命》的评价221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226
1984《生产力的四次革命 理论和对比》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德)库钦斯基(J.Kuczynski)著;洪佩郁译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理性和革命 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
-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唯生产力论”的要害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
- 1971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日立的生产革命:MST生产系统的全貌
- 1983
-
- 皮革生产的理论与技术
- 1999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论工农业生产对比关系的规律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先有天?先有地? 2
- 1947 新华书店
-
- 生产上的革命
- 1950 新华书店
-
- 评“四人帮”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
- 1977.01 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1980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微观生产力 理论、运行和管理
- 1997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 论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统一
- 195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 194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生态化 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
- 1994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批判“四人帮”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
- 1978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革命史论 对象·动力·理论·道路·关系
- 199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