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要》
作者 | 刘伶,黄智显等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4 |
出版时间 | 198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301008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558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言1
一 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的一门科学1
二 语言学的分类2
三 马克思语义是我国语言学的指导思想4
四 语言学同其它科学的关系5
五 语言学的实践意义7
总论15
第一章 语言的本质15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15
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5
二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21
第二节 语言是符号体系28
一 语言的符号性28
二 语言的体系性33
第三节 语言和言语42
上篇 结构论51
第二章 语音51
第一节 语音的自然属性51
一 语音的生理属性51
二 语音的物理属性54
第二节 语音的分类56
一 音素、记音符号、国际音标56
二 元音和辅音57
三 元音的分类58
四 辅音的分类62
第三节 音位65
一 什么是音位67
二 音位变体70
三 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73
四 音位的区别特征75
五 音位体系77
第四节 语音的结合79
一 音节79
二 复元音83
三 复辅音84
第五节 语音的选择与调整85
一 叠音、拟声、谐音的运用85
二 复音节的对称和韵脚的协调87
三 声调、节奏的运用89
第六节 语音的变化90
一 语流音变90
二 语音的历史演变94
附录 国际音标(修改至1979年)103
第三章 语义106
第一节 语义及其主要类型106
一 语义106
二 语义的类型107
第二节 词的词汇意义109
一 词汇意义的性质109
二 词义的类型113
第三节 义素分析与语义场117
一 义素分析117
二 语义场122
第四节 句义126
一 句子的意义126
二 句义结构127
三 句义关系130
四 句义研究的作用134
第五节 语义在语言使用中的变化136
一 语用意义的类型136
二 运用中语义变化的模式141
第六节 词义的历史演变143
一 词义演变的原因143
二 词义演变的途径144
三 词义演变的结果145
第四章 词汇149
第一节 词汇单位149
一 词150
二 固定词组153
第二节 词的结构155
一 词素及其分类155
二 词的结构类型158
三 造词法161
四 词的民族特点165
第三节 词的音义结合关系167
一 语义要用语音固定167
二 音义结合的几种情况168
第四节 词汇的组成174
一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174
二 通用词和专用词177
三 表情词和非表情词179
第五节 词语的运用181
一 同义词的选用181
二 反义词的运用182
三 同音词的运用183
四 成语的运用184
第六节 词汇的发展变化184
一 新词的产生184
二 旧词的消失187
三 词语替换187
第五章 语法191
第一节 语法及其单位191
一 什么是语法191
二 语法的特性192
三 语法的各单位194
第二节 语法的内容和形式198
一 语法意义198
二 语法范畴198
三 语法范畴的类别199
四 词类205
五 语法方式207
第三节 句法结构213
一 句法结构的句法意义213
二 句法结构的句法形式221
三 句式转换228
四 下限结构与上限结构232
第四节 句式的选择与语序变换235
一 句式的选择235
二 语序变换237
第五节 语法的历史演变239
一 语法变化的某些规则239
二 语法演变中的某些现象242
第六章 文字247
第一节 文字的性质与作用247
一 文字的性质247
二 文字的作用249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251
一 表意文字253
二 表音文字255
第三节 文字的借用与传播257
一 拉丁字母的被借用258
二 汉字的传播258
三 使用比较广泛的几种字母259
第四节 文字的创制与改革262
一 文字的创制262
二 文字的改革263
三 汉字的改革264
下篇 功能论273
第七章 语言与社会273
第一节 语言同社会的依存关系273
一 语言依赖于社会273
二 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语言的发展275
三 语言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必要条件281
第二节 语言的变化反映社会的变迁284
一 语言变化所反映的社会变化284
二 “语言遗迹”所反映的古代经济生活285
三 语言演变所反映的文化变革286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变体289
一 语言的全民性和社会变体289
二 语言社会变体的形成和运用295
三 消除语言污染299
附录 世界语言的谱系305
第八章 语言与思维311
第一节 语言怎样帮助我们思维311
一 语言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思维312
二 语言帮助我们改造自己的思维313
三 语言帮助我们积累、交流思维成果315
第二节 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316
一 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发展316
二 语言运用与思维能力的发展319
第三节 思维的语言表现322
一 语言表现思维内容323
二 思维的严密性与语言表现的灵活性326
三 语言对思维的适应性与矛盾性329
第四节 语言与表象思维331
一 语言与表象的联系332
二 显象词及其类型333
三 表象思维的语言表现336
附录 内部语言338
后记342
修订后记344
1987《语言学概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伶,黄智显等主编 1987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语言学史概要
- 1958 北京市:科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98
-
- 语言学概论
- 1988.02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要 蒙文
- 1987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56 时代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99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85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 语言学概论
- 1992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92 北京:语文出版社
-
- 汉藏系语言概要
- 1992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94 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
- 语言和言语问题讨论集
- 1963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 语言学概论
- 1985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 言语学概论
- 1931 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