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前附《导论》》求取 ⇩

《<智慧说三篇>导论》3

一、时代的问题3

1.“古今、中西”之争3

2.知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7

3.知识与智慧关系问题的时代意义10

二、沿着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路子前进13

1.毛泽东著作的启发13

2.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16

3.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20

三、从比较哲学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23

1.佛学对中国哲学的影响23

2.近代中西哲学的冲撞、会通及哲学革命的不足之处26

3.在方法论和价值观上比较中西哲学传统31

四、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转识成智35

1.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35

2.思维由抽象到具体38

3.转识成智的飞跃42

五、《智慧说三篇》的基本思想46

1.《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46

2.《逻辑思维的辩证法》50

3.《人的自由和真善美》55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67

第一章心物、知行关系67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心物、知行之辩67

第二节从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来考察心物、知行关系74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74

二、形和神、能和所的关系77

三、主体的能动性81

第三节认识论的主要问题和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85

一、认识论的主要问题以及认识过程的主要环节85

二、从认识论角度看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91

三、“通古今之变”97

第四节认识论的研究方法102

一、用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考察人类认识史102

二、在造就自我中认识自己104

三、认识论和本体论的统一107

第二章感性直观112

第一节感觉能否给予客观实在112

一、对常识和唯物论的责难113

二、实践经验给予对象的实在感116

三、所与(Given)是客观的呈现121

第二节感性经验的分析127

一、当前的直接经验127

二、劳动促进感觉的发展130

三、感性经验中的主体能动性133

第三节对事物的知觉138

一、知觉的实体感139

二、知觉是对个体的识别和对事实的感知141

三、知觉中的时空关系144

第四节对感性经验的超越和复归145

一、感性经验是知识和智慧大厦的基础145

二、博学和心斋147

第三章理论思维152

第一节抽象作用152

一、由具体意象到抽象思维152

二、语言与抽象作用156

三、科学的抽象和形而上学的抽象158

第二节摹写和规范161

一、概念对所与的双重作用161

二、化所与为事实163

三、后验性和先验性165

第三节思维内容和思维活动167

一、思维内容167

二、思维活动171

三、意识的综合统一性173

第四节理论和实践、思维和观察的统一175

一、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175

二、思维和观察的交互作用176

三、认识运动的总秩序177

第四章科学知识和逻辑180

第一节普遍有效的规律性知识何以可能180

一、科学知识的特点180

二、休谟、康德的问题182

三、本书对这个问题的提法和见解184

第二节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186

一、关于时空形式187

二、关于逻辑范畴190

三、思维模式194

第三节形式逻辑的原则和接受总则197

一、形式逻辑的原则197

二、“以得自现实之道还治现实”的接受总则202

三、知识经验的必要条件208

第四节逻辑思维的主体211

一、统觉和逻辑211

二、行动模式先于思维的逻辑213

三、反思和自我意识216

第五章一致而百虑218

第一节问题和意见的矛盾218

一、关于问题218

二、关于意见的矛盾221

三、“一致而百虑”的思维矛盾运动224

第二节观点的斗争228

一、观点的涵义228

二、实事求是和主观盲目性229

三、全面观点和解蔽231

四、以道观之235

第三节认识论中的群己之辩239

一、群己之辩与心物之辩239

二、观点的社会意识性质242

三、群体意识与个别精神245

第四节理论的体系化248

一、百虑一致和理论体系248

二、科学理论与意识形态250

三、民族传统中兼容并包的精神252

四、理论的生命力255

第六章具体真理和辩证思维257

第一节关于真理257

一、命题的真假257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260

三、实践检验263

四、逻辑论证和科学发现266

第二节言、意能否把握道268

一、中国哲学史上的言意之辩268

二、辩证法的否定原理273

三、《易传》提出的对立统一原理277

四、破的方法和立的方法281

第三节逻辑思维如何把握具体真理283

一、从康德到黑格尔283

二、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再上升到具体285

三、真理的具体性287

四、辩证思维的形式290

第四节辩证法是过程293

一、朴素的辩证法和自觉的辩证法293

二、由外在的考察到内在的揭示,把握具体存在和本质联系295

三、在天人交互作用中转识成智297

第七章自然界及其秩序299

第一节作为为我之物的自然界299

一、自在之物和为我之物300

二、世界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305

三、自然界的秩序308

第二节中国哲学史上关于天道观的主要论争311

一、天人之辩与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原理312

二、有无(动静)之辩与体用不二说314

三、理气(道器)之辩与理一分殊说317

第三节事实界及其规律性联系321

一、关于事实界321

二、现实并行不悖323

三、现实的矛盾发展326

四、理和事,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330

第四节可能界与可能的实现过程332

一、关于可能界332

二、现实的可能性337

三、可能的实现341

第五节价值界与人化的自然343

一、关于价值界343

二、人化自然的秩序和人道的自然化346

三、终极关怀问题350

第八章心灵与人性354

第一节心、性和认识自己354

一、心354

二、性357

三、心与性360

第二节中国哲学史上的心性论362

一、先秦:人性善恶之争,复性、成性之辩363

二、汉魏到隋唐:性自然说与性觉说367

三、宋明到清代:性即理说、心即理说与性日生日成说373

四、近代:心性论随历史观而演变发展377

第三节主体意识与人的类本质382

一、主体意识383

二、人的类本质387

三、天性与德性390

第四节社会意识与人的社会本质392

一、主体的社会意识392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96

三、劳动的异化与恶的历史作用问题398

第五节自由意识与德性的全面发展402

一、自由意识402

二、凝道成德,显性弘道405

三、德性之知与价值原则408

第九章智慧和自由411

第一节“转识成智”411

一、知识和智慧411

二、科学与哲学414

三、转识成智的飞跃418

第二节理性的直觉420

一、理性的直觉并不神秘420

二、有限和无限的辩证法425

三、理性直觉中的破和立428

第三节辩证的综合432

一、元学理念与辩证综合432

二、从抽象到具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435

三、哲学和哲学史438

第四节德性的自证440

一、主体如何自证德性的真诚440

二、历史地考察德性的自证446

三、自明、自主和自得451

附录一冯契传略455

附录二索引458

整理后记484

1996《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 前附《导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契著 1996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认识论(1949 PDF版)
认识论
1949 商务出版社
认识论(1930 PDF版)
认识论
1930
认识自己  人生哲学导论(1996 PDF版)
认识自己 人生哲学导论
1996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怎样认识世界(1957 PDF版)
怎样认识世界
195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超前认识论研究(1997 PDF版)
超前认识论研究
1997 北京:新华出版社
社会认知  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1994 PDF版)
社会认知 人怎样认识自己和他人
1994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认识我们的世界(1952 PDF版)
认识我们的世界
1952 工人出版社
认识你自己  自我测评(1991 PDF版)
认识你自己 自我测评
199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认识你自己  择业自我测试(1993 PDF版)
认识你自己 择业自我测试
1993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社会认识论导论(1990 PDF版)
社会认识论导论
1990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1956 PDF版)
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95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当代认识论导论(1990 PDF版)
当代认识论导论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958 PDF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958 工人出版社
认识自己(1998 PDF版)
认识自己
1998 国际村文库书店有限公司
自我认识论(1995 PDF版)
自我认识论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