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致突变性检测法》求取 ⇩

前言1

1.化学物质的诱变作用3

1.1 化学物质引起的突变作用3

1.2 突变的种类及其危害性4

1.3 化学物质引起突变的检测法及问题6

A.微生物检测法6

B.染色体畸变检测法7

a.体内(in vivo)法7

b.离体(in vitro)法7

C.显性致死法8

D.特定位点法8

E.哺乳类培养细胞的突变检测法9

1.4 主要化学诱变剂及其作用12

A.烷化剂12

B.嘌呤及嘧啶类13

F.生物碱类14

E.抗菌素类14

G.食品添加剂14

C.吖啶衍生物14

D.氨基甲酸酯衍生物14

H.农药及其它15

1.5 当务之急的国际协作15

2.致癌性和诱变性17

2.1 致癌性和诱变性的关系17

2.2 有助于理解癌变与突变有关的实例17

A.癌化一般认为是不可逆的过程17

C.诱变物中多数有致癌性18

D.致癌物中有的具有诱变作用18

B.关于所谓的“总和(summation)”实验18

E.致癌物及其代谢产物多数可使DNA发生变化21

F.DNA损伤修复机能有障碍的细胞易于癌化21

G.关于致癌物的代谢产物引起质体转换DNA的不活性化24

H.由致癌性化学物质引起突变的分子机理25

I.多数致癌物引起染色体畸变26

2.3 认为癌化和突变无关的事例及探讨27

A.某些致癌物没有诱变作用27

B.著名的诱变物中有的没有致癌性的报告27

C.致癌实验有很长的潜伏期28

D.能修饰DNA和引起染色体变化的不一定就是致癌物29

E.某种癌经过再分化而失去癌的性质29

2.4 把癌理解为突变有何有利之点30

3.应用于药物检定的突变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法34

3.1 微生物一次筛选法34

A.作为预筛的致死感受性法34

B.利用微生物的一次筛选法41

a.细菌平板法41

b.紫外线修复缺陷型菌株的利用43

c.Ames氏的沙门氏菌法44

C.有关依链性(链霉素依存性)的变异检出系统49

a.Iyer等所用的滤纸法49

b.Demerec等的试管法53

D.真核生物系统56

a.实验上的一般问题57

b.用霉菌类检测环境诱变物的方法58

c.其它60

3.2 由代谢引起的诱变物活性的消长及其测定62

A.宿主间介法64

实验法65

在宿主中的重组试验67

B.试管内代谢活化法(in vitro metabolic activation assay)67

实验材料及方法68

反应时间69

实验结果70

3.3 诱变物的细胞遗传学检查法72

A.人类及各种实验动物的正常染色体73

B.核型分析75

1)人77

2)小鼠77

3)大鼠77

4)染色体的分带染色法78

C.检定系统79

a.活体内检定80

b.离体法检定81

c.染色体分析81

D.细胞分裂周期与染色体畸变81

a.细胞分裂周期81

b.染色体畸变出现的时期83

E.染色体畸变的种类84

a.染色单体型畸变84

1)无染色质损伤84

2)断裂85

2)互换88

1)断裂88

b.染色体型畸变88

3)互换88

c.非特定型畸变89

d.分裂后期的染色体畸变89

F.对检测结果的解释89

G.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90

a.人的外周血培养法90

b.各种组织细胞培养法91

c.骨髓细胞(直接法)92

d.生殖细胞93

3.4 显性致死法94

A.什么是显性致死95

B.显性致死率的测定97

C.配子形成阶段和显性致死感受性100

a.关于精子形成100

b.关于卵母细胞103

D.种间感受性的差异104

E.检验方法104

a.实验规模和所需时间104

b.被检物给与量105

c.动物选择106

d.实验分组和交配107

e.胎仔检查107

f.检查结果的综合整理和显性致死诱发性的判定109

g.亚急性、慢性试验法110

a)急性试验110

b)亚急性试验110

c)慢性试验110

4.哺乳类培养细胞的突变113

4.1 用于诱变物检定法的培养细胞113

4.2 由化学药剂引起的突变法114

4.3 突变细胞的选择分离法118

A.过剩标记胸嘧啶核苷法118

B.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UdR)可见光线照射法119

C.胸嘧啶饥饿法124

D.集团选择法125

操作方法126

E.复制法129

4.4 今后的研究方向134

5.药物代谢过程中诱变性相应的消长138

5.1 化学物质在体内代谢和对突变的影响138

5.2 2-乙酰氨基芴衍生物139

5.3 其它芳胺和芳酰胺142

5.4 多环芳烃143

5.5 利用宿主间介法检出其代谢物有诱变性的化合物146

5.6 新化学物质在环境中正在增加147

6.自然界中药物的循环150

6.1 药物与机体内的靶150

6.2 在自然界的变迁150

A.藉水循环的药物151

B.类似氮循环式的移动152

C.食物链与生物富集155

D.在动植物中的残留156

E.人体内的蓄积158

6.3 关于蓄积与移行的几项特殊事例159

A.探索蓄积的靶器官159

B.药物半减期的变动161

C.与使用形态完全不同的药物作用形式161

D.关于所谓相乘作用164

6.4 脱离原因物质的作用论是没有意义的165

7.1 化学机理167

A.化学突变的机理167

7.化学诱变物引起突变的机理167

B.化学诱变物的反应方式168

a.碱基同系物(base analogs)168

b.亚硝酸173

c.羟胺175

d.亚硫酸177

e.烷化剂178

f.吖啶类和氮杂菲类180

7.2 生物机理182

A.突变前兆与突变固定182

C.今后展望182

B.DNA的复制,损伤的排除和部分修复合成,重组修复183

C.突变固定的机理185

a.DNA复制环节185

b.损伤部分的抽出、除去与部分修复合成等环节187

c.关于重组修复的作用188

D.在高等生物方面的机理190

8.诱变物一览表193

表8-1主要化学诱变物的分类193

表8-2化学诱变物及有关化合物(按日文五十音顺序)195

略字简释262

附 复杂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283

1981《化学物质致突变性检测法》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田岛弥太郎等编;谢雄译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1978 PDF版)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法
1978 北京:科学出版社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 PDF版)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PDF版)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物毒性的生物学检测方法( PDF版)
药物毒性的生物学检测方法
物质的变化( PDF版)
物质的变化
天下图书公司
化合物性质手册(1999 PDF版)
化合物性质手册
1999 世界图书出版社
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和毒性(1990 PDF版)
化学物质的安全性和毒性
1990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环境污染物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1995 PDF版)
环境污染物致突变性致癌性致畸性
1995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化学物的致癌危险性(1984 PDF版)
化学物的致癌危险性
1984 北京:科学出版社
地质演化突变观(1988 PDF版)
地质演化突变观
198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环境致变物·致癌物生物学短期试验(1982 PDF版)
环境致变物·致癌物生物学短期试验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药物与化学物质毒性数据(1989 PDF版)
药物与化学物质毒性数据
1989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1985 PDF版)
环境化学物致突变、致畸、致癌试验方法
1985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化学性质估算方法手册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性质(1991 PDF版)
化学性质估算方法手册 有机化合物的环境性质
1991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晶体物理性质与检测(1995 PDF版)
晶体物理性质与检测
1995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