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 | 郭锦桴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07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00164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803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汉语——历史文化的“活化石”1
一 从汉语认识古代社会2
二 从汉字形体考察历史文化7
三 汉语词源考释与历史名物掌故16
第二章 汉语造词与深层文化25
一 汉语造词与传统哲学观25
二 汉语造词与传统伦理观33
三 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37
一 汉语与重和谐价值观46
第三章 汉语与传统价值观46
二 汉语与重身分价值观51
三 汉语与重饮食价值观55
第四章 汉语与传统思维64
一 传统思维64
二 汉语意合结构与整体性思维67
三 汉语的具象性与比附思维72
四 汉语语序与有序性思维79
一 语言灵力的迷信86
第五章 汉语中的语言迷信86
二 名字避讳94
三 不吉词避讳102
四 数词的神秘色彩105
五 神灵密语——符咒111
六 语言迷信的文化心理120
第六章 汉语与佛教文化127
一 佛教文化的传入127
二 佛教文化语言圈130
三 佛教文化对汉语的影响144
第七章 汉语别称、比喻的文化内涵159
一 别称的传统文化内涵159
二 词义引申与思维、心理偏向164
三 比喻的民族文化性170
第八章 文化取向与汉语表述177
一 意识文化取向对汉语表述的影响177
二 制度文化取向对书面语风格的影响185
三 民族文化心理取向对诗歌语言的影响194
一 交际文化及其构成要素207
第九章 汉语与交际文化207
二 汉语交际的古今称谓语208
三 汉语交际的礼貌语218
四 社交汉语的文化透视221
五 跨文化交际中汉语与外语的差异226
第十章 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234
一 历史人口迁移与方言形成234
二 地域文化与方言的互渗250
三 域外方言文化变异259
第十一章 汉语与中外文化交流271
一 上古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遗迹272
二 上古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遗迹276
三 近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的语言借词280
四 借词反映的中外文化交流内容285
第十二章 姓名与传统文化290
一 历史演进中的姓氏290
二 名字的多层互补及其结构特点298
三 名字的文化审视310
一 地名的语言分析323
第十三章 地名与社会文化323
二 地名与历史文化333
三 地名与社会心态340
四 地名反映民族迁徙的历史踪迹348
第十四章 亲属称谓与宗族文化观念352
一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352
二 亲属称谓与宗族观念361
三 亲属称谓的连锁文化现象364
第十五章 古代官称谓与制度文化369
一 皇帝称谓与皇权制度文化369
二 官称谓与等级制度文化375
三 官夫人称谓与亲缘制度文化378
第十六章 成语——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383
一 成语的形成特征383
二 成语中的历史文化积淀389
三 成语与汉语历史对应395
四 成语与民族智慧402
1993《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郭锦桴著 1993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
- 1993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 1998
-
- 齐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 1997 济南:齐鲁书社
-
-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
- 1992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 传统文化与中国人
- 1988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中国武术与传统文化
- 1990 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
- 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 1993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
- 1992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文化
- 1994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
- 1999 北京:学苑出版社
-
- 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
- 1995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 198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 1990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