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盛唐》
作者 | 尚定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9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1446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664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引论初唐百年诗风的文化渊源1
序一 丁伟志1
序一 丁伟志1
引论初唐百年诗风的文化渊源1
目 录1
目 录1
一 南北文化的对立与整合2
一 南北文化的对立与整合2
序二 袁行霈7
序二 袁行霈7
二 关陇文化的形成及其沿革11
二 关陇文化的形成及其沿革11
倾向23
倾向23
一 关陇文化的主体地位与贞观诗风的北方化23
壹关陇文化与贞观诗风23
壹关陇文化与贞观诗风23
一 关陇文化的主体地位与贞观诗风的北方化23
二 王绩诗歌的艺术渊源41
二 王绩诗歌的艺术渊源41
三 贞观文士的南北文化观与诗歌美学理想60
三 贞观文士的南北文化观与诗歌美学理想60
一 文治思想的兴起与贞观末期诗风的新变69
贰 “龙朔文场变体”69
一 文治思想的兴起与贞观末期诗风的新变69
贰 “龙朔文场变体”69
二 诗坛新人的出现与“龙朔文场变体”75
二 诗坛新人的出现与“龙朔文场变体”75
三 “龙朔文场变体”的先导意义85
三 “龙朔文场变体”的先导意义85
叁进士科的兴起与“以诗赋取士”89
一 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关陇文化的衰落89
一 科举制度的变迁与关陇文化的衰落89
叁进士科的兴起与“以诗赋取士”89
二 “以诗赋取士”辨析100
二 “以诗赋取士”辨析100
三 进士试与“选学”之兴114
三 进士试与“选学”之兴114
肆 “四杰”与“当时体”125
肆 “四杰”与“当时体”125
一 “四杰”的文学品格与时代思潮126
一 “四杰”的文学品格与时代思潮126
二 王勃五言诗主题及其艺术渊源155
二 王勃五言诗主题及其艺术渊源155
三 卢骆歌行体制的形成与演变174
三 卢骆歌行体制的形成与演变174
伍 “风骨”与“声律”的演进199
一 “兴寄”、“风骨”与诗美理想的重建199
一 “兴寄”、“风骨”与诗美理想的重建199
伍 “风骨”与“声律”的演进199
二 《感遇诗》与陈子昂的美学实践209
二 《感遇诗》与陈子昂的美学实践209
三 沈、宋与初唐诗歌的律变221
三 沈、宋与初唐诗歌的律变221
余论开元十五年的意义227
余论开元十五年的意义227
——兼议六朝文学的评价236
附录一论“文学的自觉”236
——兼议六朝文学的评价236
附录一论“文学的自觉”236
附录二王维诗意象两题284
误读284
——析英美意象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284
误读284
——析英美意象派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284
附录二王维诗意象两题284
附录三 陈寅恪文化历史主义通观305
附录三 陈寅恪文化历史主义通观305
附录四 陈垣学术思想及其渊源释论331
附录四 陈垣学术思想及其渊源释论331
主要参考书目357
主要参考书目357
后记363
后记363
再版后记364
再版后记364
英文目录367
英文目录367
1994《走向盛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尚定著 199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走向那里
- 1949 上海:大众美术出版社
-
- 走向北大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走向混沌
- 上海科学研究会
-
- 走向胜利
- 新文艺出版社
-
- 走向彼岸
- 1994
-
- 走向新岸
- 1985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走向辉煌
- 1995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盛唐气象
- 1997 长春:长春出版社
-
- 索尼走向世界 盛田昭夫自述
- 1988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 走向成功
- 1990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走向铁人
- 1992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
- 走向卓越
- 1996 开鲁县委组织部宣传部
-
- 盛唐遗恨
- 1990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故乡
- 1989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
- 走向海洋
- 1998 宁波:宁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