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 县 区 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
作者 | 史卫民,雷兢璇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76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042636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638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直接选举的制度设计1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研究1
(二)直接选举的法律与制度构架6
(三)来自选举实施细则的制度补充32
(四)直接选举的频率与相关数据42
(五)第六次全国县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48
二制度化程序——城乡结合部人大代表选举: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55
(一)区、县人大代表选举的统一部署56
(二)自上而下的选举指导机构64
(三)基层选举组织机构71
(四)区、县人大代表直接选举的准备工作79
(五)选区划分与代表名额分配86
(六)选民登记过程93
(七)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过程97
(八)投票过程101
(九)对高参选率的认识106
(十)当选代表108
(十一)统计报表与选举工作总结112
(十二)制度化程序与“黑箱作业”等不利因素114
三特别程序——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人大代表选举: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18
(一)多民族省份的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118
(二)大理白族自治州县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间122
(三)山区选举组织工作下放乡镇125
(四)选举少数民族代表的法律和法规134
(五)少数民族代表名额的确定和相应选区划分138
(六)代表候选人推荐、确定和当选情况144
(七)选举经费问题158
(八)民族自治地方:直接选举的特性与共性161
四选举程序的微型变量——城区人大代表选举:天津市河西区164
(一)“条块分割”与选举工作联络组、推动组的设置164
(二)人户分离居民的选民登记173
(三)选民资格审查程序177
(四)代表候选人提名的广泛性趋势183
(五)重新抬头的“预选”方式187
(六)正式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190
(七)城区人大代表构成比例195
(八)选举程序微型变量的法规跟进198
五基层选举程序比较——农业地区人大代表选举: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201
(一)“海选”的产生与发展201
(二)按照原有程序进行的县级人大代表选举209
(三)选举组织机构的同一性214
(四)选民登记:村委会选举照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219
(五)候选人提名方式的不同做法222
(六)“预选”的程序化225
(七)“竞选”的意义226
(八)公开划票与秘密划票229
(九)秘密计票与公开计票230
(十)委托投票的通病232
(十一)来自“海选”的启示233
六选民对选举程序的认知——北方经济开发区人大代表选举: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35
(一)经济开发区的多层次选举组织机构236
(二)城乡交叉的选举准备工作246
(三)多层次的代表名额分配与选区划分253
(四)选民登记及其困难257
(五)代表候选人提名中的特殊情况260
(六)对选举投票的一些观察267
(七)当选代表270
(八)两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构成比较273
(九)选民的参与程度与投票行为292
(一)南海市人大换届选举中的两种特殊做法297
七现有选举程序下产生的身份制代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人大代表选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市297
(二)广东省及南海市县级人大代表的统计情况302
(三)南海市选区与代表的对应关系305
(四)南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结构328
(五)身份制代表面临的难题337
八几项有特殊意义的制度变革——首都北京市区、县人大代表选举339
(一)选举委员会与选举分会339
(二)人户分离:都市选举面临的难题344
(三)选区划分和代表名额分配中地方与中央关系的处理349
(四)代表候选人推荐与当选情况354
(五)真正意义的预选357
(六)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的制度化设计359
(七)推动秘密划票的努力365
(八)“二次选举”367
九非程序运动——选举违法行为372
(一)选举违法行为的法律定义372
(二)选举人大代表中的几个事件375
(三)选举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中的几个事件382
(四)选举违法行为的提出程序385
(五)选举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390
(六)“过失违法”与“破坏选举”的界定396
(七)“过失违法”与“破坏选举”的处理399
(八)选举公正的保证:选举法庭403
(一)第六次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的特点408
十直接选举:现状与发展408
(二)直接选举面临的问题414
(三)选举委员会多重功能分析426
(四)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433
(五)选民的“流动性”问题448
(六)“预选”的前景454
(七)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如何普及457
(八)规范投票行为461
(九)关注选举纠纷和选举违法463
(十)从选举经费看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不同步问题466
(十一)县级人大代表选举法律、法规的修改470
建议470
后记473
1999《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 县 区 级人大代表选举实证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史卫民,雷兢璇著 1999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 1984 北京:中华书局
-
- 台湾的选举制度
- 风云出版社
-
-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指南
- 1936
-
- 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概述
- 1985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选举·选举制度
- 1953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苏维埃选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民主的选举制度
- 195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苏联选举制度
- 1955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苏联选举制度
- 1949 商务印书馆
-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 1992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香港选举制度透视
- 1998.01 明报出版社
-
- 全国第一届县级直接选举文件资料汇编
- 1984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各国选举制度
- 1963 北京:法律出版社
-
- 两种选举制度的比较研究
- 1955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选举制度
-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