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七种 中国文学批评》
作者 | 中山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方孝岳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市中国书店 |
参考页数 | 160 |
出版时间 | 1985.0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319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导言1
一 尚书中最早的诗的欣赏谈6
二 周礼分别诗的品类7
三 吴季札的诗史观9
四 左传的诗本事11
五 古时对於理论文和『行人』辞令的批评13
六 孔门的诗教16
七 三百篇后骚赋代兴的时候的批评25
八 司马相如论赋家之心30
九 扬雄与文章法度31
一○ 扬雄桓谭的文章不朽观32
一一 王充论创作的文学34
二一 魏文帝典论里的文气说35
二二 陆机文赋注重文心的修养37
一四 挚虞的流别论39
一五 昭明文选发挥文学的『时义』41
一六 沈约的声律和文章三易45
一七 发挥『文德』之伟大是刘勰的大功47
一八 单刀直入开唐宋以后论诗的风气的诗品49
一九 从治世之昔说到王通删诗52
二○ 别裁伪体的杜甫55
二一 蓄道德而后能文章是韩愈眼中的根本标准56
二二 白居易的讽论观和张为的诗人主客图60
二三 可以略见晚唐人的才调观的本事诗和才调集61
二四 标举味外之味的司空图63
二五 西昆家所欣赏的是『寓意深妙清峭感怆』64
二六 晏殊对於富贵风趣的批评66
二七 欧阳修文外求文的论调67
二八 欧阳修和梅圣俞同心爱赏『深远闲淡』的作风68
二九 邵康节的忘情论71
三○ 宋人眼中老杜的诗律和江西宗派图72
三一 宋朝几部代表古文家的文学论的总集77
三二 针对江西派的沧浪诗话81
三三 瀛奎律髓裹所说的『高格』85
三四 元遗山以北人悲歌慷慨之风救南人之失96
三五 宋濂论『摹仿』和高梁的『别体制審音律』101
三六 李东阳所谈的『格调』和前后七子所醉心的『才』107
三七 唐顺之的『本色』论和归有光的史记评点114
三八 竟陵派所求的『幽情单绪』和陈眉公的『品外』观118
三九 钱谦益宗奉杜甫的『排比铺陈』122
四○ 王船山推求『兴观羣怨』的名理127
四一 王渔洋『取性情归之神韵』130
四二 清初『清真雅正』的标准和方望溪的『义法论』138
四三 金圣叹论『才子』李笠翁说明小说戏曲家的『赋家之心』150
四四 随园风月中的『性灵』156
四五 眼力和眼界的相对论159
1985.06《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七种 中国文学批评》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山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方孝岳著 1985.06 北京市中国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文学八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批评通论
- 民国36.08 商务印书馆
-
- 中国文学八论
- 香港南国出版社
-
- 中国文学八论第八种 中国文艺思潮
- 1936 世界书局
-
- 中国文学八论第七种 中国文学批评
- 1936 世界书局
-
- 中国文学八论第六种 中国戏剧概论
- 1936 世界书局
-
- 中国文学八论第五种 中国诗词概论
- 1936 世界书局
-
- 中国文学八论第三种 中国骈文概论
- 1936 世界书局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一种 中国文学概论
- 1936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八种 中国文艺思潮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六种 中国戏剧概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五种 中国诗词概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四种 中国小说概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三种 中国骈文概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
- 中国文学八论 中国文学八论第二种 中国散文概论
- 1985 北京市中国书店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