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求取 ⇩

第一章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费一坚 罗成仁1

一、概述1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研究2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定义2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表现3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功能评价4

(四)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6

(五)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血视网膜屏障及血房水屏障功能7

(六)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诊断7

(七)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遗传学7

(八)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处理9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牛磺酸代谢11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脂代谢的研究11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理机制的生化代谢及免疫学研究11

(三)VitA代谢及其载体蛋白12

(四)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其它生化缺陷12

(五)视网膜色素变性免疫功能的异常12

四、视觉传导机制与视网膜色素变性遗传缺陷的分子基础13

五、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理生理学的动物模型研究14

(一)狗的进行性视网膜营养不良15

(二)Abyssinian猫进行性视网膜营养不良15

(三)鼠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RCS、rd及rds鼠)15

六、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的组织病理学研究17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在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改变17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组织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19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定位的研究20

七、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20

(二)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分子遗传学缺陷—视觉基因突变的研究21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型—表型关联的研究25

(四)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基因诊断26

八、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26

(一)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的分离和克隆26

(二)视网膜色素变性突变基因体外表达的研究27

(三)视网膜色素变性转基因鼠的研究28

九、程序化细胞死亡——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理机制的新认识29

十、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前景的实验研究30

(一)视网膜细胞移植治疗30

(二)促细胞生存因子治疗视网膜变性的研究31

十一、结语32

(三)基因治疗32

第二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睢瑞芳 张承芬43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与组织学研究43

(一)微血管瘤43

(二)视网膜血管及通透性改变43

(三)毛细血管及小动脉闭锁44

(四)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殖44

(五)纤维血管组织收缩牵拉45

(六)糖尿病黄斑病变45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期46

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47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生理基础47

(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48

(三)糖尿病血液动力学改变51

(四)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理52

四、血糖控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5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神经感觉异常57

(一)电生理方面异常57

(二)对比敏感度58

(三)色觉异常58

(四)视野改变58

六、影响糖尿病自然病程的因素59

(一)非固有因59

(二)本身因素60

(三)眼局部因素61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治疗62

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62

(一)全身治疗糖尿病62

(三)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3

(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66

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选68

第三章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现代研究 张惠蓉79

一、血栓形成的一般原理79

(一)血液凝固原理79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81

(三)抗凝血系统一纤溶系统81

二、病因分析83

(一)血管壁的改变83

(二)血液流变性的改变84

(四)其它因素87

(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87

三、分类和分型88

(一)一般情况88

(二)分类和分型89

(三)分型的依据和鉴别89

(四)两型的发病率和转变率91

(五)Hayreh分型的优缺点和不同看法91

四、各型临床特点92

(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92

(二)视网膜半侧静脉阻塞93

(三)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94

(一)低灌注视网摸病变95

五、鉴别诊断95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6

(三)高血压视网膜病变96

(四)视网膜静脉周围炎96

(五)视盘血管炎96

六、并发症和后遗症97

(一)黄斑囊样水肿97

(二)黄斑部其它改变97

(三)新生血管形成97

(四)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9

(五)玻璃体出血100

(六)側支形成100

(八)其它101

七、病程和预后101

(七)视网膜渗出101

八、治疗102

(一)活血化瘀中药102

(二)纤溶制剂103

(三)血液稀释疗法105

(四)抗血小板聚集剂105

(五)皮质激素105

(六)激光治疗106

(七)其它110

1.全视网膜镜的应用125

3.激光放液术125

2.二极管激光器的应用125

一、新材料、新仪器及新技术125

第四章 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 傅守静125

4.用扫描激光检眼镜查小视野126

5.视网膜钉固定术126

6.可以被吸收的外植物126

7.手术中进行荧光血管适影术126

8.眼电图检查脉络脉脱离127

9.过氟化碳类液体的应用127

10.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128

11.手术中视网膜下微量注射的简单方法128

12.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血—房水屏障(破坏)的观察128

二、气体视网膜固定术128

三、封闭视网膜裂孔方法的研究129

2.外植物感染130

1.外植物脱出130

1.视网膜裂孔粘合法130

四、RD扣带术的并发症130

2.应用β_2转化生长因子130

3.对眼外肌的影响131

五、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131

六、Marfan综合征合并视网膜脱离132

七、继发性视网膜脱离132

1.葡萄膜渗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132

2.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133

第五章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王景昭137

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形成137

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分级138

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138

四、玻璃体视网膜术的一般原则及操作139

(一)适应征139

(二)设备139

(三)手术操作140

(四)眼内填充物及特殊的操作“工具”142

1.气体眼内填充142

2.硅油眼内填充143

3.过氟化碳液的应用145

五、几种特殊问题的处理147

(一)视网膜切开及视网膜切除术147

(二)视网膜巨大裂孔148

(三)黄斑皱褶149

(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0

第六章 玻璃体手术 刘宁朴153

一、历史回顾153

二、正常玻璃体及其解剖毗邻155

三、玻璃体病理改变156

(一)玻璃体对损伤的反应156

(二)玻璃体积血156

(三)玻璃体膜156

(四)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病理关系157

四、手术前检查与预后评估157

(一)常规眼部检查157

(二)对常规视功能检查方法的评价159

(三)闪光视网膜电流图159

(四)超声波检查160

五、手术器械161

(一)切割器161

(二)其它手术器械162

(三)观察系统162

六、手术方式:选择与技巧162

(一)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162

(二)开放式玻璃体切除术167

七、手术并发症167

(一)手术中并发症167

(二)手术后并发症168

八、展望168

一、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172

(一)发病率172

第七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现代概念 李安仁 黄倩 陈大年 罗成仁172

(二)患病眼别173

(三)性别173

(四)患病年龄173

二、临床表现173

(一)典型的临床表现173

(二)特殊表现174

三、遗传学175

(一)遗传学分类175

(四)视网膜母细胞瘤双生子研究和遗传度计算176

四、病因学及发病机理176

(一)二次突变假说及肿瘤抑制基因假说176

(三)基因外显率176

(二)基因突变率和基因频率176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结构、基因产物及功能178

(三)Rb基因缺失或突变与肿瘤发生的关系179

五、病理学180

(一)病理学分型及特点180

(二)超微结构181

(三)免疫组织化学特点181

六、诊断181

(一)病史和体征182

(二)辅助检查182

七、鉴别诊断182

(七)视网膜星形细胞瘤183

(六)幼线虫肉芽肿183

(五)眼底先天性发育异常183

(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83

(四)原始玻璃体增生症183

(二)Coats病183

(一)转移性眼内炎及葡萄膜炎183

八、治疗184

(一)手术治疗184

(二)光凝治疗184

(三)冷冻治疗184

(四)光化学疗法185

(五)放射治疗185

(六)化学治疗185

(一)生命预后186

九、预后186

(二)视力预后187

十、预防187

(一)随访187

(二)遗传咨询187

(三)产前诊断187

第八章 视网膜病影像诊断 宋国祥195

一、X线检查195

二、超声探查196

(一)超声成像196

(二)探查方法及正常超声图像197

(三)超声探查适应症及限度199

(四)视网膜病超声图像类型199

(一)CT成像200

三、电算体层扫描200

(二)扫描技术及正常图像201

(三)适应症202

(四)视网膜病CT图像202

四、磁共振成像203

(一)MR成像过程203

(二)成像技术204

(三)适应症204

(四)正常和异常MR像204

五、其它影像技术205

(一)眼底动脉硬化206

六、视网膜血管病的影像显示206

(三)热像图206

(二)放射核闪烁摄影及ECT206

(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206

(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207

(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207

(四)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207

(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07

(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08

(七)视网膜血管瘤和血管畸形208

七、黄斑部疾病的影像显示209

(一)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09

(二)囊样黄斑变性209

(二)渗出性视网膜炎210

八、视网膜炎性疾患210

(一)视网膜脉络膜炎症210

(四)后巩膜葡萄肿210

(三)盘状黄斑变性210

(三)眼球脓炎211

(四)豚囊尾蚴211

九、视网膜脱离211

(一)原发性视网瞠脱离211

(二)继发性视网膜脱离212

(三)自发性脉络膜、睫状体和视网膜浆液性脱离213

(四)玻璃体内骥状物的鉴别213

十、视网膜肿瘤214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214

(二)视网膜海绵状血管瘤215

(二)异物伤216

(一)眼球挫伤216

十一、眼外伤216

第九章 眼底病的激光治疗 孙心铨220

总论220

一、眼球特殊的解剖生理结构220

(一)眼内色素及其分布220

(二)黄斑221

(三)屈光间质与眼内光凝的关系221

二、激光的物理学特性221

(一)光散射221

(二)光吸收222

(三)光毒性作用224

三、黄斑部病变光凝合适波长激光的选择224

(一)热效应226

四、激光的生物学效应226

(二)电离效应或机械作用227

(三)光化学效应228

五、直接光凝和间接光凝作用问题229

六、常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的激光器230

七、影响激光治疗眼底病疗效的主要因素232

(一)选择合适波长和多种不同波长激光的联合应用问题232

(二)灵活应用合适的激光参数233

(三)眼内色素分布与选择波长的关系236

(四)眼底不同部位光凝效果的差异236

(五)屈光间质的影响236

(六)年龄因素236

(七)视网膜病变性质、程度和伴发出血、渗出或视网膜脱离问题236

(一)角膜病变237

八、视网膜光凝固斑反应分级标准的商讨237

九、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并发症237

(二)虹膜凝固、出血和前房内炎症238

(三)晶体混浊238

(四)眼压升高238

(五)玻璃体改变238

(六)激光对视网膜的影响239

(七)对脉络膜的影响240

(八)视力下降240

(一)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241

一、黄斑部病变的激光光凝治疗241

各论241

(十一)电生理和暗适应改变241

(十)视野改变241

(九)色觉减退或消失241

(二)RPE渗漏和/或脱离性病变及其光凝技术248

(三)黄斑水肿的激光治疗249

(四)其它黄斑病变的激光治疗251

二、血管阻塞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252

(一)全视网膜光凝术252

(二)局域性或象限性视网膜光凝术254

(三)视网膜血管炎的激光治疗255

三、其它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256

四、眼底肿物的激光治疗257

(一)良性肿物257

(二)恶性肿物259

五、一些特殊的激光技术263

第十章 光性视网膜损伤研究进展 梁晔275

一、光的特性及概念275

(一)物理辐射能275

(二)心理物理学概念276

二、光性视网膜损伤的病理278

(一)光对生物组织的损伤278

(二)视网膜光损伤致伤光源和损伤阈值及其影响因素279

(三)视网膜吸收光的部位285

(四)光性视网膜损伤的检测方法及病理表现286

(五)光性视网膜损伤的自身恢复287

(六)光性视网膜损伤的机理288

(七)与光性视网膜损伤相关的疾病289

三、眼科某些诊疗仪器对视网膜的光毒性作用290

(一)间接检眼镜290

(二)激光290

(三)手术显微镜290

(四)手术用眼内照明光源291

四、光性视网膜损伤的防护291

(一)宿主因素291

(二)光源的功率及能量292

(三)聚焦292

(四)药物292

第十一章 视网膜玻璃膜疣 D.Pauleikhoff 王薇302

一、玻璃膜疣的生成及诊断302

二、Drusen的组化分析304

三、Drusen的病理概念307

(一)RPE的不规则萎缩307

(二)RPE细胞隆起的病理生成307

(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病理发生308

四、治疗原则309

(一)预防性治疗309

(二)激光治疗309

(三)临床治疗的新进展310

第十二章 视网膜新生血管和生长因子 张惠蓉323

一、正常视网膜血管的发育323

二、产生新生血管的危险因素324

(四)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25

(三)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和血管炎325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325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25

(五)镰刀细胞视网膜病变326

(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326

三、新生血管形成的步骤和转归326

四、新生血管生长因子327

(一)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来源327

(二)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作用和相互作用328

五、视网膜血管病和生长因子329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生长因子329

(二)视网膜静脉阻塞和生长因子330

六、新生血管抑制因子330

(一)抑制因子330

(一)干扰素331

(二)血管基膜的抑制作用331

七、新生血管的防治展望331

(二)其它药物332

(三)激光332

第十三章 生长因子与视网膜增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曹景泰340

一、生长因子的特点340

二、新生血管形成的基本过程341

三、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改变342

四、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43

(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43

(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44

(五)表皮生长因子345

(三)转化生长因子β345

(四)肿瘤坏死因子α345

五、PVR的病理生理改变346

六、生长因子与PVR348

七、生长因子对人RPE细胞的c—fos,β—actin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子机制研究349

八、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与抗增殖研究进展351

第十四章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 叶俊杰362

一、概述362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形态和结构362

三、视网膜色素上皮的生理功能363

(一)新陈代谢——生物化学方面的生理功能363

(一)兔RPE细胞的培养364

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方法364

(二)物理及光学方面的生理功能364

(二)从色素兔的RPE提取、纯化黑色素颗粒365

(三)应用色素或碳微粒标记RPE细胞365

(四)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RPE细胞365

(五)RPE细胞移植技术365

五、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后形态学的观察366

(一)手术显微镜下观察366

(二)检眼镜下观察366

(三)标本制备367

(四)光镜与电镜下评估367

(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367

六、视网膜色素上皮移植的临床应用368

1995《视网膜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惠蓉主编 1995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1994 PDF版)
角膜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
199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结膜松弛症基础与临床( PDF版)
结膜松弛症基础与临床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1981 PDF版)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
1981
临床基础(1971 PDF版)
临床基础
1971
腹膜透析基础与临床(1997 PDF版)
腹膜透析基础与临床
1997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肝胆病临床研究(1995 PDF版)
肝胆病临床研究
1995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1981 PDF版)
基础和临床免疫学
1981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类染色体和基因(1984 PDF版)
人类染色体和基因
1984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1995 PDF版)
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
1995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尿石症基础与临床研究(1990 PDF版)
尿石症基础与临床研究
199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恶性肿瘤临床基础研究(1985 PDF版)
恶性肿瘤临床基础研究
198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血液病基础与临床(1992 PDF版)
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199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视网膜(1989 PDF版)
视网膜
1989 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传染病基础与临床(1999 PDF版)
传染病基础与临床
1999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航空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1991 PDF版)
航空心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1991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