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地区志》求取 ⇩

概述1

大事记7

第一编 建置73

第一章 地理位置73

第二章 建置沿革73

附:日伪建置77

第三章 行政区划77

第一节 滨州市79

第四章 县市简介79

附:滨县80

第二节 惠民县81

第三节 阳信县82

第四节 无棣县82

第五节 沾化县83

第六节 博兴县84

第七节 邹平县85

第八节 高青县85

第一节 地质87

第一章 地质 地貌87

第二编 自然环境87

第二节 地貌88

第二章 气候90

第一节 气候特征90

第二节 日照与辐射91

第三节 气温92

第四节 降水95

第五节 季风96

第七节 湿度和蒸发97

第六节 地温与冻土97

第八节 霜期98

第九节 气象谚语99

第三章 水文101

第一节 河流水系101

第二节 湖泊103

第三节 海域103

第四节 水文特性103

第四章 土壤 植被104

第一节 土壤104

第二节 植被105

第五章 自然资源106

第一节 土地资源106

第二节 水资源107

第三节 生物资源108

第四节 矿产资源109

第六章 自然灾害110

第一节 旱、涝灾害110

第二节 风、雹灾害111

第三节 虫灾111

第四节 地震灾害113

第五节 潮灾114

第三编 人口118

第一章 人口规模118

第一节 数量118

第二节 分布与密度120

第二章 人口变动121

第一节 自然变动121

第二节 机械变动121

第三节 人口变动管理123

第二节 年龄124

第三章 人口构成124

第一节 性别124

第三节 民族127

第四节 文化128

第五节 行业129

第四章 婚姻 家庭131

第一节 婚姻131

第二节 家庭131

第二节 计划生育132

第一节 自然生育132

第五章 生育132

第四编 党派 群团13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135

第一节 建立与发展135

第二节 组织机构141

第三节 领导人更迭142

第四节 重大活动151

第五节 党员教育157

第六节 纪律检查159

第七节 统一战线161

第一节 组织沿革16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162

第二节 主要活动163

第三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163

第三章 民主党派164

第一节 组织沿革164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164

第四章 社会团体165

第一节 工会165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167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170

第四节 贫下中农协会172

第五节 科学技术协会172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73

第七节 工商业联合会174

第一节 清河区国民参议会175

第二节 渤海区国民参议会175

第一章 地方权力机关175

第五编 政权 政协175

第三节 滨州(惠民)地区人大工作机构176

第四节 县市权力机关176

第五节 代表选举178

第二章 地方行政机关178

第一节 武定府(道)178

第二节 国民党山东省第五、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79

第三节 渤海行署180

附:日伪武定道181

第四节 滨州(惠民)地区行政公署182

第五节 县市行政机关216

附:日伪县政权219

第六节 乡、镇行政机关219

第三章 地方参政机关220

第一节 参事会 议事会220

第二节 人民政协220

第六编 民政224

第一章 拥军 优抚224

第一节 拥军支前224

第二节 优待抚恤225

第三节 烈士褒扬228

第二章 安置230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230

第二节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231

第三章 救灾 救济231

第一节 生产救灾231

第二节 社会救济232

第三节 扶贫234

第二节 社会收养235

第一节 “五保”供养235

第四章 社会福利235

第三节 福利生产236

第四节 收容遣送236

第五章 婚丧管理236

第一节 婚姻登记236

第二节 殡葬改革237

第六章 基层政权建设237

第一节 政权建制237

第二节 基层选举238

第一节 地名普查239

第七章 地名管理239

第二节 资料管理240

第七编 劳动 人事241

第一章 劳动241

第一节 职工队伍241

第二节 劳动就业242

第三节 用工制度244

第四节 劳动管理244

第五节 劳动保护247

第一节 清朝官吏248

第二章 人事248

第二节 民国职官249

第三节 人民干部249

第四节 编制管理257

第三章 工资 福利259

第一节 工资259

第二节 福利263

第八编 公安 司法266

第一章 公安266

第一节 对敌斗争266

第二节 社会治安268

第三节 户口管理270

第四节 消防270

第五节 监所管理271

第二章 检察271

第一节 刑事检察271

第二节 法纪检察273

第三节 经济检察273

第四节 监所、劳改检察274

第一节 刑事审判275

第三章 审判275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275

第二节 民事审判276

第三节 经济审判277

第四节 案件复查278

第四章 司法行政279

第一节 民事调解279

第二节 公证280

第三节 律师280

第四节 法制宣传280

第五节 劳改281

第一章 军事机构283

第一节 国民党军事机构283

第二节 人民军事机构283

第九编 军事283

第二章 兵役285

第一节 募兵抓丁285

第二节 志愿兵285

第三节 义务兵286

第四节 预备役286

第二节 北洋政府军队287

第三节 国民党军队287

第三章 驻军287

第一节 清朝军队287

第四节 人民军队288

附一:日伪军队288

附二:日伪军罪行录289

第四章 地方武装289

第二节 清末地方武装289

第二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289

第三节 人民武装290

附:国民党匪特、还乡团罪行录290

第五章 民兵291

第一节 组织291

第二节 武器装备292

第三节 教育训练293

第四节 主要活动294

第六章 战事296

第一节 清朝末年296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29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29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300

第七章 拥政爱民302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302

第二节 抢险救灾303

第三节 军民共建活动304

第八章 人民防空304

第一节 工程建设304

第二节 训练演习304

第一节 土地改革308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308

第十编 农业308

第二节 互助合作310

第三节 人民公社310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311

第二章 种植业311

第一节 作物311

第二节 农技、农艺316

第三节 农田建设319

第四节 良种推广320

第一节 畜禽饲养323

第三章 畜牧业323

第二节 畜禽良种326

第三节 疫病防治327

第四节 中兽医328

第四章 农业机具329

第一节 耕作农机具329

第二节 播种农机具331

第三节 收获农机具332

第五节 运输工具333

第四节 排灌农机具333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工具334

第七节 农业管理335

第八节 农机推广应用336

第十一编 林业338

第一章 林木资源338

第一节 树木种类338

第二节 林木蓄积338

第三节 林木分布339

第一节 种子341

第二章 植物造林341

第二节 育苗342

第三节 “四旁”绿化343

第四节 防护林343

第五节 经济林344

第六节 用材林 速生丰产林345

第三章 苗圃 林场 园艺场345

第一节 苗圃345

第二节 林场346

第三节 园艺场 果园348

第一节 确权发证349

第四章 林木管理349

第二节 护林350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351

第五章 林产品352

第一节 木材352

第二节 果品353

第三节 编条353

第四节 名优特产品353

第一节 淡水资源356

第一章 水产资源356

第十二编 渔业356

第二节 浅海资源358

第三节 滩涂资源359

第二章 水产养殖361

第一节 淡水养殖361

第二节 海水养殖362

第三章 水产捕捞363

第一节 海洋捕捞363

第一节 水产品购销367

第二节 淡水捕捞367

第四章 购销 加工367

第二节 水产品加工369

第五章 水产管理369

第一节 渔政管理369

第二节 渔业生产管理370

第六章 渔业科技371

第一节 科技组织371

第二节 科研成果与技术推广371

第三节 技术培训372

第十三编 水利376

第一章 河道治理376

第一节 黄河376

第二节 海河水系380

第三节 小清河水系383

第四节 滨海河道385

第二章 水利灌溉386

第一节 引黄灌溉386

第二节 引河灌溉392

第三节 井灌393

第四节 平原水库395

第三章 农田水利397

第一节 治涝 改碱397

第二节 水土保持399

第三节 田间工程399

第四章 抗旱 防汛400

第一节 水文测报400

第二节 防汛 排涝402

第四节 防潮404

第三节 抗旱404

第五章 饮水工程405

第一节 滨海区饮水工程405

第二节 南部山区饮水工程406

第三节 内陆平原区饮水工程406

第十四编 工业409

第一章 纺织工业409

第一节 发展概况409

第二节 纺织行业410

第三节 优质产品411

第四节 重点企业412

第一节 重工机械工业413

第二章 机械工业413

第二节 轻工机械工业415

第三节 电子工业415

第四节 优质产品415

第五节 重点企业416

第三章 化学工业417

第一节 发展概况417

第二节 化工行业418

第三节 重点企业419

第二节 生产单位421

第四章 石油工业421

第一节 发展概况421

第五章 煤炭、电力工业422

第一节 煤炭工业422

第二节 电力工业422

第六章 建材工业425

第一节 发展概况425

第二节 主要门类425

第七章 制盐工业426

第一节 发展概况426

第三节 盐政427

第二节 制盐工艺427

第八章 食品工业428

第一节 发展概况428

第二节 主要行业428

第四节 重点企业428

第三节 优质产品429

第九章 酿酒工业430

第一节 发展概况430

第二节 酿酒工艺430

第三节 酿酒业管理431

第四节 重点企业431

第二节 印刷工业432

第十章 造纸、印刷工业432

第一节 造纸工业432

第三节 重点企业433

第十一章 其它工业433

第一节 服装鞋帽工业433

第二节 皮革塑料工业434

第三节 工艺美术工业434

第四节 金属制品工业434

第五节 木器制造业435

第十二章 工业企业管理435

第一节 发展概况436

第十三章 乡镇企业436

第二节 企业分布437

第十五编 交通 邮电439

第一章 道路 桥梁439

第一节 古道439

第二节 公路439

第三节 铁路445

第四节 桥梁446

第二章 运输451

第一节 公路运输451

第二节 水路运输453

第三节 铁路运输456

第四节 运输工具456

第三章 交通管理457

第一节 路政管理457

第二节 车辆管理458

第三节 运输管理459

第四章 邮政460

第一节 网路460

第二节 设备462

第三节 业务463

第一节 网路465

第五章 电信465

第二节 设备466

第三节 业务467

第十六编 城乡建设469

第一章 规划设计469

第一节 城市建设规划469

第二节 乡村建设规划471

第二章 城市建设471

第一节 市政工程471

第二节 公用事业472

第三节 城建管理473

第二节 乡镇驻地建设475

第三章 乡村建设475

第一节 乡村建设管理475

第三节 村庄建设477

第四章 设计施工479

第一节 建筑设计479

第二节 施工队伍479

第三节 机械设备481

第四节 工程建设481

第五章 环境保护483

第一节 环境污染483

第二节 污染治理485

第三节 自然保护区486

第一节 财政体制489

第十七编 财税 金融489

第二节 财政收支491

第三节 财政管理493

第二章 税务496

第一节 赋税制度496

第二节 赋税种类498

第三节 税收征管505

第三章 金融507

第一节 机构507

第二节 货币508

第三节 信贷、结算509

第四节 城乡储蓄存款513

第五节 基本建设拨款与监督514

第六节 外贸与外汇存款515

第七节 证券516

第八节 金融管理517

第九节 保险518

第一章 私营商业521

第一节 私营商业的演变521

第十八编 商业521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22

第二章 集体商业523

第一节 供销合作商业523

第二节 国营商业管理的集体商业526

第三节 其他集体商业526

第三章 国营商业527

第一节 商品购销527

第二节 经营管理531

第四章 对外贸易533

第一节 出口商品533

第二节 进口商品537

第三节 加工与仓储538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539

第一节 饮食业539

第二节 旅店业540

第三节 照相业540

第四节 理发业541

第五节 浴池业541

第一章 粮食543

第一节 征购543

第十九编 粮棉油543

第二节 销售545

第三节 调存549

第四节 市场交易549

第二章 棉花550

第一节 收购551

第二节 加工552

第三节 存储553

第三章 油料 油脂554

第一节 收购554

第四节 调拨与供应554

第三节 销售556

第四节 储存556

第二节 加工556

第二节 棉花票证557

第一节 粮食票证557

第三节 油品票证557

第四章 票证管理557

第一节 管理体制560

第一章 计划管理560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560

第二十编 经济管理560

第二章 统计561

第一节 统计调查561

第二节 统计服务562

第三节 统计监督562

第三章 物价563

第一节 物价演变563

第二节 物价管理56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565

第一节 市场管理565

第二节 企业登记567

第三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568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569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569

第五章 审计570

第六章 物资管理570

第一节 物资分配供应570

第二节 物资交流571

第七章 标准计量管理572

第一节 计量演变572

第三节 物资回收572

第二节 计量管理573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573

第一章 私塾 义学 书院576

第一节 私塾576

第二十一编 教育576

第二章 学前教育577

第三节 书院577

第一节 发展概况577

第二节 义学577

第三章 初等教育579

第一节 发展概况579

第二节 幼儿园简介579

第二节 小学简介581

第四章 中等教育582

第一节 中学教育582

第二节 专业教育585

第三节 职业教育587

第三节 其他专业589

第二节 医疗卫生专业589

第一章 财政589

第一节 师范专业589

第五章 高等教育589

第一节 农民教育590

第六章 成人教育590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591

第七章 教师队伍593

第一节 发展概况593

第二节 教师培训594

第三节 教师管理595

第八章 教育行政596

第一节 教育管理596

第二节 教育设施599

第一节 科研机构602

第二十二篇 科技602

第一章 组织机构602

第二节 科技团体603

第二章 科技队伍605

第一节 专业队伍605

第二节 群众科技队伍606

第三章 科技研究607

第一节 科研活动607

第二节 科研成果608

第二节 科技教育613

第一节 科技情报613

第四章 科技服务613

第三节 科普宣传614

第四节 科技开发614

第五节 地震测报616

第六节 气象测报617

第二十三篇 文化621

第一章 文艺创作621

第一节 诗歌621

第二节 小说 散文621

第三节 剧本622

第四节 其他文学创作623

第五节 音乐 美术623

第六节 书法 摄影624

第二章 群众文化625

第一节 机构设施625

第二节 文化活动626

第三章 戏剧 曲艺628

第一节 戏剧628

第二节 曲艺629

第二节 电影事业管理630

第四章 电影630

第一节 影片发行放映630

第五章 图书 档案631

第一节 图书631

第二节 档案633

第六章 报纸 广播 电视634

第一节 报纸634

第二节 广播635

第三节 电视635

第一节 古遗址636

第七章 文物636

第二节 古建筑640

第三节 古墓葬641

第四节 石刻642

第五节 馆藏文物643

第二十四编 卫生647

第一章 预防 保健64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647

第二节 疾病防治647

第三节 妇幼保健654

第四节 公共卫生655

第二章 医疗657

第一节 医疗机构657

附:教会医院663

第二节 医疗技术663

第三节 医疗护理669

第三章 医药 器械670

第一节 中药670

第二节 西药671

第三节 医疗器械672

第四章 社会医事673

第一节 医疗队673

第二节 家庭病床674

第五章 卫生管理674

第一节 医政管理675

第二节 药政管理676

第二十五编 体育679

第一章 学校体育679

第一节 小学体育679

第二节 中学体育680

第三节 高校体育682

第四节 体育学校683

第二章 群众体育683

第一节 职工体育683

第二节 农民体育684

第三节 民间传统体育685

第四节 国防体育686

第一节 国家级竞赛687

第二节 省级竞赛687

第三章 竞技体育687

第三节 地区级竞赛690

第四章 体育设施693

第二十六编 民俗 宗教695

第一章 民俗695

第一节 生产习俗695

第二节 生活习俗696

第三节 婚丧习俗698

第四节 节令习俗700

第五节 陋习流弊701

第一节 佛教702

第六节 禁忌702

第二章 宗教702

第二节 道教703

第三节 天主教703

第四节 基督教704

第五节 伊斯兰教705

附:阳信县刘庙南清真寺简介705

人物707

第一章 人物传略70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表743

附录757

一、1995年滨州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57

二、文献辑存763

三、历代府、州志序769

四、历代修志述略771

五、本志编纂始末779

附一:历届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781

附二:为《滨州地区志》提供资料的单位及工作人员783

附三:参加《滨州地区志》审稿的人员786

1996《滨州地区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山东省滨州地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6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滨州志  一、二(1976 PDF版)
滨州志 一、二
1976 台湾:成文出版社
滨州风俗志(1987 PDF版)
滨州风俗志
1987
德州地区税务志(1989 PDF版)
德州地区税务志
1989
滨江开发区志( PDF版)
滨江开发区志
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赣州地区戏曲志( PDF版)
赣州地区戏曲志
临涣煤矿志  1985年-1995年(1995 PDF版)
临涣煤矿志 1985年-1995年
1995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德州地区物资志(1990 PDF版)
德州地区物资志
1990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徽州地区简志(1989 PDF版)
徽州地区简志
1989 合肥:黄山书社
台州地区志(1995 PDF版)
台州地区志
1995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台州地区志》志余辑要(1996 PDF版)
《台州地区志》志余辑要
1996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郴州地区志  上(1996 PDF版)
郴州地区志 上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赣州地区志(1994 PDF版)
赣州地区志
1994 北京:新华出版社
池州地区志(1996 PDF版)
池州地区志
1996 北京:方志出版社
滨州地区文物志(1992 PDF版)
滨州地区文物志
1992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荆州地区志(1996 PDF版)
荆州地区志
1996 北京:红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