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志》求取 ⇩

大事记1

建置志33

第一章置县沿革34

第二章 行政区划35

第一节 明代白水县区划35

第二节 清代白水县区划37

第三节 民国白水县区划39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白水县区划42

第三章 县城与集镇54

第一节 县城54

第二节 集镇59

地理志65

第一章位置、疆域66

第一节 位置66

第二节 疆域67

第二章 地质67

第一节 区域地质68

第二节 矿产72

第三章 地貌75

第一节 中、低山区75

第二节 洪积扇裙区75

第四节 沟壑区76

第三节 黄土原区76

第四章 气候78

第一节 日照78

第二节 气温80

第三节 地温83

第四节 降水85

第五节 物候89

第五章 山水91

第一节 山91

第二节 水文92

第一节 黄土性土96

第六章 土壤96

第二节 垆土97

第三节 红土97

第四节 褐土98

第五节 淤土99

第六节 沼泽土99

第七节 潮土99

第七章 植被102

第一节 植被分布102

第二节 植物种类102

第三节 林特资源103

第八章 动物103

第一节 兽103

第二节 禽104

第三节 虫、鱼类105

自然灾害志107

第一章旱灾108

第二章 水灾110

第三章 冰雹113

第四章 风灾115

第五章 其它灾害116

第一节 冻灾116

第二节 干热风116

第三节 虫灾117

第四节 地震117

第五节 瘟疫118

人口志119

第一章人口规模121

第一节 人口数量121

第二节 人口分布及密度123

第二章 人口构成126

第一节 年龄构成126

第二节 性别构成133

第三节 民族构成135

第四节 文化构成135

第五节 职业构成136

第一节 出生与死亡人口137

第三章 人口变动137

第二节 人口的迁入与迁出139

第三节 流动人口收容站140

第四章 户籍管理141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户籍管理1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户籍管理141

第三节 建国后的户籍管理142

第四节 人口普查143

第五章 婚姻与家庭144

第一节 婚姻144

第二节 家庭145

第一节 组织机构149

第六章 计划生育149

第二节 宣传教育150

第三节 节育技术150

第四节 教育、奖惩153

农业志159

第一章生产关系变更160

第一节 土地改革161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63

第三节 “人民公社”164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167

第二章 农业1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和生产组织171

第二节 土地利用及生产区域173

第三节 粮、油、棉、菜生产178

第四节 烤烟生产188

第五节 植物保护190

第六节 气象工作191

第三章 林业193

第一节 森林现状和林业区域194

第二节 森林营造195

第三节 苹果生产199

第四节 国营林场和林业专业户204

第四章 畜牧业205

第二节 饲养管理206

第一节 家畜家禽206

第三节 良种培育207

第四节 疫病防治208

第五节 畜牧专业户简介209

第五章 副业209

第一节 采集209

第二节 编织210

第三节 加工211

第四节 运输211

第五节 劳务211

第二节 养殖与捕捞212

第六章 渔业212

第一节 资源212

第七章 水保水利213

第一节 水土保持214

第二节 水利219

第八章 农业机械225

第一节 农机具发展情况226

第二节 农机管理230

第三节 农机队伍231

工业交通志233

第一章工业234

第一节 煤炭工业238

第二节 酿造工业246

第三节 陶瓷工业248

第四节 建筑材料工业252

第五节 化学工业255

第六节 粮油食品加工业256

第七节 修造工业258

第八节 电力工业259

第九节 其它工业261

第十节 建筑业263

第二章 交通运输266

第一节 交通266

第二节 运输277

第三章 邮电284

第一节 邮政285

第二节 电信287

第三节 主要支局、所简介289

财贸志291

第一章财政税务292

第一节 财政292

第二节 税务301

第二章 金融310

第一节 机构设置310

第二节 货币311

第三节 储蓄与存款316

第四节 信贷324

第五节 信用合作社328

第六节 保险事业329

第七节 公债330

第三章 商业331

第一节 国营商业332

第二节 供销商业340

第三节 集体及私营商业346

第四节 集市贸易351

第五节 重要统配物资的购销354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355

第七节 物价359

第八节 传统及名牌产品361

第四章 粮食371

第一节 机构372

第二节 购销372

第三节 储运379

第四节 经营管理382

第五节 价格382

政治志385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白水县组织386

第一节 中共白水地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386

第二节 中共白水县委员会391

第二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白水县委员会401

第一节 组织建立与机构设置401

第二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概况401

第三节 工作成效403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白水县党部404

第四章 群众团体405

第一节 青少年组织405

第二节 工会组织407

第三节 妇女组织408

第四节 农会组织408

第五章 县行政机构409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409

第二节 清代410

第一节 明代410

第三节 民国412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414

第六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415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415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416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2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国民大会代表选举422

第二节 人民民主选举422

第七章 选举422

第八章 公安与司法424

第一节 建国前的公安司法概况424

第二节 人民公安424

第三节 人民检察425

第四节 人民法院425

第五节 人民司法425

第六节 几项主要工作概况426

第九章 民政工作428

第一节 优抚428

第二节 社会救济429

第三节 救灾430

第四节 社会福利431

第十章 劳动与工资432

第一节 劳动就业432

第二节 劳动工资432

第三节 劳动保护433

第四节 干部和工人队伍433

第五节 离休、退休干部与退休工人管理434

第十一章 来信来访接待434

“文化大革命”与拨乱反正志437

第一章“文化大革命”439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开始439

第二节 “革命委员会”442

第三节 三支两军458

第四节 个人崇拜、个人迷信459

第五节 粉碎“四人帮”,大动乱结束460

第二章 拨乱反正460

第一节 揭批查“四人帮”帮派体系461

第二节 讨论真理标准,批判“两个凡是”462

第三节 转移工作重点462

第四节 复查平反冤假错案463

第五节 落实政策,纠正错订错划家庭成份464

第六节 全面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465

军事志467

第一章机构沿革469

第一节 丁赋471

第二章 兵役471

第二节 募征472

第三章 地方武装474

第一节 清代防卫武装474

第二节 民国地方武装474

第三节 解放后的人民武装475

第四章 军供军运479

第一节 差役及军征479

第二节 军供支前480

第一节 防空工程482

第五章 人防482

第二节 战备演习483

第三节 “三防”教育483

第六章 驻军483

第一节 古代屯兵484

第二节 近代及现代驻军484

第七章 兵事487

第一节 秦晋彭衙之战487

第二节 王二起义488

第三节 李自成七克白水城489

第四节 回民起义军三战官兵489

第五节 辛亥杀官举义490

第六节 讨袁逐陆491

第七节 反段倒陈491

第八节 白水武装起义492

第九节 尧(禾)普(渡庙)牵制战494

第十节 截击延(安)洛(川)逃军496

第八章 匪患497

文化志501

第一章教育502

第一节 教育机构沿革503

第二节 科举、儒学及私塾503

第四节 幼儿教育511

第三节 书院、学堂511

第五节 小学教育513

第六节 中学教育516

第七节 职业教育525

第八节 成人教育526

第九节 教师队伍528

第十节 经费及勤工俭学534

第二章 科技536

第一节 机构536

第二节 科普活动536

第三节 科技成果537

第四节 防震工作540

第五节 计量管理541

第六节 科技队伍542

第三章 文化、艺术543

第一节 机构543

第二节 群众文艺543

第三节 艺术547

第四节 电影567

第五节 图书发行567

第六节 艺文568

第四章 文物、胜迹582

第一节 文物582

第二节 胜迹598

第三节 仓颉庙601

第五章 新闻、广播605

第一节 报纸605

第二节 广播606

第三节 电视610

第六章 医药、卫生611

第一节 机构611

第二节 医疗事业611

第三节 防疫614

第四节 妇幼保健615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616

第六节 药物617

第七节 医疗队伍618

第七章 体育619

第一节 机构619

第二节 人才培养620

第三节 群众体育620

第四节 举重622

第五节 传统体育626

第六节 运动竞赛627

第七节 场地设施628

第八节 国家裁判及优秀运动员629

社会志631

第一章民族632

第一节 民族632

第二节 民族关系634

第二章 宗教信仰635

第一节 基督教636

第二节 天主教637

第三节 伊斯兰教638

第四节 其它宗教639

第三章 社会风俗640

第一节 日常生活风俗641

第二节 节令风俗647

第三节 婚丧喜庆风俗650

第四节 生产风俗656

第五节 革除陋习657

第四章 社会风尚659

第一节 男女的社会地位659

第二节 家庭成员间的关系661

第三节 民间互助666

第四节 新风貌668

第五章 方言669

第一节 语音670

第二节 词汇691

第三节 语法707

第四节 谚语710

第五节 歇后语713

人物志715

第一章革命烈士716

第一节 传略716

第二节 英名录717

第二章 劳动模范725

第一节 传略725

第二节 名录725

第三章 革命干部及科技人物727

第一节 传略727

第二节 革命干部名录731

第三节 科技人员名录739

第四章 农民起义首领及辛亥革命将领742

第一节 传略742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旅、团长姓名表748

第三节 抗日战争阵亡官兵姓名表749

第五章 其他名人754

第一节 传略754

第二节 知县以上职官姓名表762

附录767

第一章重要历史文献、文告768

第一节 记768

第二节 调查报告773

第三节 通电790

第四节 文告791

第五节 其他796

第二章 旧志编修始末799

第一节 旧志编修概况799

第二节 旧志简介799

第三节 旧志序言选录及其他801

第三章 杂记803

第一节 名人题字803

第二节 神话及民间传说804

编后记808

1989《白水县志》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白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1989 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文水县志(1994 PDF版)
文水县志
1994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白水县志  2(1976 PDF版)
白水县志 2
1976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白水县志  1(1976 PDF版)
白水县志 1
1976 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白玉县志(1960 PDF版)
白玉县志
1960
陵水县志( PDF版)
陵水县志
海口:海南出版社
习水县志(1995 PDF版)
习水县志
1995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溧水县志(1990 PDF版)
溧水县志
1990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沁水县志(1987 PDF版)
沁水县志
1987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柞水县志(1998 PDF版)
柞水县志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榆社县志(1999 PDF版)
榆社县志
1999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白沙县志(1992 PDF版)
白沙县志
1992 海口:海南出版社
水富县志(1996 PDF版)
水富县志
1996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三水县志(1995 PDF版)
三水县志
1995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建水县志(1994 PDF版)
建水县志
1994 北京:中华书局
吉水县志(1989 PDF版)
吉水县志
1989 北京: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