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作者 | 惠纪元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57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89356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91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篇 总论1
绪言1
第一章 方剂与治法3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3
第二节 治疗大法3
第二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5
第一节 方剂组成5
第二节 组成变化6
第三章 剂型与用法8
第一节 剂型8
第二节 方剂的用法10
〔附〕古今药量单位比较11
下篇 各论13
第一章 解表剂13
第一节 辛温解表13
麻黄汤(附:三拗汤、华盖散)14
桂枝汤(附: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4
杏苏散16
小青龙汤16
香薷散(附:新加香薷饮)17
九味羌活汤17
败毒散(附:荆防败毒散)18
第二节 辛凉解表19
桑菊饮1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20
银翘散20
加减葳蕤汤21
第二章 泻下剂23
第一节 寒下23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23
大黄牡丹汤(附:薏苡附子败酱散)25
麻子仁丸(附:润肠丸、五仁丸)26
第二节 温下27
大黄附子汤27
温脾汤27
第三节 逐水28
十枣汤(附:控涎丹)28
小柴胡汤30
第三章 和解剂30
第一节 和解少阳30
大柴胡汤(附:复方大柴胡汤、胆道排石汤31
蒿芩清胆汤32
第二节 调和肝脾32
逍遥散(附: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32
痛泻要方33
第三节 调和肠胃34
半夏泻心汤(附: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34
第四章 清热剂36
第一节 清气分热36
白虎汤(附: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36
竹叶石膏汤37
清营汤38
第二节 清营凉血38
犀角地黄汤39
第三节 清热解毒39
黄连解毒汤(附:泻心汤)40
普济消毒饮40
仙方活命饮41
第四节 清脏腑热41
导赤散42
龙胆泻肝汤42
清胃散(附:玉女煎)43
苇茎汤43
泻白散(附:葶苈大枣泻肺汤)44
芍药汤44
白头翁汤45
葛根黄芩黄连汤45
第五节 清热祛暑46
六一散(附:益元散、碧玉散、鸡苏散)46
清暑益气汤47
第六节 清虚热47
青蒿鳖甲汤48
清骨散48
第五章 温里剂50
第一节 温中祛寒50
理中丸(附:附子理中丸、连理汤)50
小建中汤(附:黄芪建中汤)51
吴茱萸汤52
四逆汤(附:四逆加人参汤)53
第二节 回阳救逆53
第三节 温经散寒54
当归四逆汤(附:黄芪桂枝五物汤)54
参附汤54
阳和汤55
第六章 补益剂57
第一节 补气57
四君子汤(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58
参苓白术散58
补中益气汤(附:升陷汤)59
生脉散60
第二节 补血60
四物汤(附:桃红四物汤、分珍汤)61
归脾汤62
当归补血汤62
炙甘草汤63
第三节 补阴63
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饮)64
一贯煎64
大补阴丸65
百合固金汤65
第四节 补阳65
肾气丸(附:济生肾气丸、右归饮)65
第七章 固涩剂69
第一节 固表止汗69
玉屏风散69
四神丸70
当归六黄汤70
第二节 涩肠固脱70
真人养脏汤71
第三节 涩精止遗72
金锁固精丸72
桑螵蛸散72
第四节 固崩止带73
固经丸(附:固冲汤)73
完带汤(附:易黄汤)74
第八章 安神剂76
第一节 重镇安神76
朱砂安神丸76
天王补心丹(附:柏子养心丸)77
第二节 滋养安神77
甘麦大枣汤78
第九章 开窍剂79
第一节 凉开79
安宫牛黄丸(附:牛黄清心丸)79
紫雪80
至宝丹81
紫金锭81
第二节 温开82
苏合香丸(附:冠心苏合丸)82
第十章 理气剂84
第一节 行气84
越鞠丸84
半夏厚朴汤85
金铃子散85
瓜萎薤白白酒汤(附:瓜萎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86
天台乌药散87
第二节 降气87
苏子降气汤88
定喘汤88
旋覆代赭汤89
橘皮竹茹汤89
丁香柿蒂汤90
第十一章 理血剂91
第一节 活血祛瘀91
桃核承气汤91
复元活血汤93
血府逐瘀汤(附: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93
失笑散(附:冠心Ⅱ号方)94
补阳还五汤94
温经汤95
第二节 止血95
十灰散96
咳血方96
小蓟饮子97
黄土汤97
第十二章 祛湿剂99
第一节 燥湿和胃99
平胃散(附:不换金正气散)99
蕉香正气散100
茵陈蒿汤(附:茵陈四逆汤)101
第二节 清热祛湿101
甘露消霉丹102
三仁汤(附:藿朴夏苓汤)102
八正散(附:五淋散)103
第三节 利水渗湿103
五苓散(附:猪苓汤)104
防己黄芪汤104
第四节 温化水湿105
苓桂术甘汤105
实脾散106
萆薢分清饮(附:萆薢分清饮)107
羌活胜湿汤108
独活寄生汤108
第五节 祛风胜湿108
第十三章 祛痰剂110
第一节 燥湿化痰110
二陈汤(附:温胆汤、导痰汤、理中化痰丸)111
第二节 清热化痰111
清气化痰丸(附:清金化痰汤)112
滚痰丸112
第三节 润燥化痰113
贝母瓜蒌散113
第四节 温化寒痰113
苓甘五味姜辛汤114
三子养亲汤114
半夏白术天麻汤115
止嗽散115
第五节 治风化痰115
第十四章 治风剂117
第一节 疏散外风117
川芎茶调散(附:菊花茶调散)117
消风散118
牵正散119
小活络丹119
第二节 平熄内风120
羚角钩藤汤(附:天麻钩藤饮)120
镇肝熄风汤121
大定风珠121
保和丸123
第十五章 消导剂123
木香槟榔丸124
健脾丸124
枳实消痞丸125
第十六章 驱虫剂126
乌梅丸126
化虫丸127
肥儿丸127
驱绦汤128
附录129
一、常用中成药简表129
二、方剂歌决143
三、方剂索引155
1994《方剂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惠纪元主编 1994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方剂学
- 198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5.6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76
-
- 方剂学
- 1980
-
- 方剂学
-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8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7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9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93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9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91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8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6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96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方剂学
- 198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