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冲击下的沉思》

第一编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1

在汹涌而来的信息中选择、思考1

在众说纷纭中把握动向3

在众多因素中突出智力6

形象的说法,不是科学的论断8

他感受到周围在震荡12

池塘中睡莲的启示17

抓住特点,理解实质21

遍及全球的社会变革之风25

不是答案,是方法26

第二编 教育是根本31

教育是根本31

基础教育是百年大计32

从小培养科学人才33

把“学费”花在孩子们身上35

多种形式办学36

高等教育要与经济密切合作38

科研选题要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42

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43

积极承担产业部门的课题44

专业不该分得过细46

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48

改变“近亲繁殖”的陋习50

让教师在竞争中成长51

解除中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53

重新组合更有活力的学术“细胞”54

爱护和扶持名牌大学56

第三编 多培养高级科技人才58

放手培养研究生58

希望在青年一代60

多培训在职研究生61

提倡学术自由63

让回国留学生发挥专长65

重视年轻人才,做第一流的研究工作66

改变高、中、初级人才比例67

改变人才群体结构68

大力培养横向科技人才71

变学校教育为终身教育73

继续工程教育是一件大事75

第四编 自力更生发展高技术78

基点是自力更生78

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80

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82

从微机应用入手,调整技术政策84

也可搞一个科技特区87

科技、经济、社会应协调发展88

尽快培养第二、第三层次人才90

抓好“接力赛”92

结合国情,探索海洋工程管理模式93

第五编 投资重点应在技术开发98

不考虑社会经济问题,科研没有生命力98

讲究时序经济,提高工作效率100

科研部门的两大弊端102

把投资放在技术开发上105

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07

“科学公园”值得借鉴109

加强工业部门的研究能力112

第六编 要重视基础研究115

任务带学科,学科促任务115

处理好基础与开发的关系118

基础研究不能放松119

要从长远考虑120

结合国情选择研究方向122

着眼于高层次的结合124

力求“三新”重视移植126

第七编 尊重人才繁荣科技128

改变知识分子的地位128

人才是创业之本129

让科学家专心从事科学探索131

给科学家管理自己研究工作的权力132

要有稳定的研究环境135

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织科研队伍136

让有作为的青年获得相应的职称139

百家争鸣,繁荣科学140

吸引更多的人来建设祖国146

促进人才流动148

加快知识、智力的流动149

支持业余智力劳动151

开发经营管理人才153

提倡创造性的改行154

切不可把“内行”变成“外行”156

加强科学道德修养158

为人民,讲科学,讲民主160

追求权势和追求科学知识是不相容的162

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163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文明有巨大作用164

科学技术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石166

第八编 研究管理提高效率168

把管理放在突出位置168

坚持科学原则,维护职业道德169

结合国情,研究管理169

掌握情报,正确决策171

学术领导不同于行政领导174

注意调节好人际关系175

向管理要效率177

人事管理是重要研究课题179

放手组阁,限定任期181

建立严格的科技档案制度182

第九编 开展软科学研究促进决策科学化184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184

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186

使科学决策制度化188

软科学研究的任务、方向和发展问题191

软课题要协同作战197

科学预测,确定选题199

建立“脑库”和人才库200

深入研究技术政策202

政策应促进科技界的横向联系203

要重视立法205

要支持民间研究机构206

要给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奖207

第十编 改革科技体制209

科学的宏观决策209

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点211

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措施213

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216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218

基金会是一种民主管理体制219

试行基金制的收获220

建立岗位考核标准224

实行计划指导下的合同聘任制226

以科研为主导,以效益为中心228

工厂办研究所好230

科研型工厂好232

技术市场越办越兴旺235

充分信任,合理流动237

试行职务、职称、工资浮动制238

一级抓一级,实行分级负责制239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240

要重视民办科技机构242

1988《浪潮冲击下的沉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永谦,赵北望主编;谢又荣责任编辑 198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电视的冲击(1989 PDF版)
电视的冲击
1989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文教学》资料、论文集( PDF版)
《贵州少数民族双语文教学》资料、论文集
未来的冲击(1985 PDF版)
未来的冲击
1985
未来的冲击(1985 PDF版)
未来的冲击
1985
冲击(1956 PDF版)
冲击
1956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击浪(1976 PDF版)
击浪
1976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绿色的冲击(1991 PDF版)
绿色的冲击
1991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浪潮(1987 PDF版)
浪潮
1987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井下空气冲击波(1979 PDF版)
井下空气冲击波
1979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不息的浪潮(1976 PDF版)
不息的浪潮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冲击与挑战的思索(1993 PDF版)
冲击与挑战的思索
1993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临床手册(1984 PDF版)
中西医结合常见肿瘤临床手册
1984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冲击伤(1983 PDF版)
冲击伤
1983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绿色的冲击(1998 PDF版)
绿色的冲击
1998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时代浪潮中的思考(1986 PDF版)
时代浪潮中的思考
1986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