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作者 | 徐连达等编 编者 |
---|---|
出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66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253·02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1419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原始社会2
第一节从原始人群到母系氏族公社2
一 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2
二 新人和早期母系氏族公社6
三 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和繁荣7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9
一 从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转变9
二 私有制、阶级的产生和原始公社的解体11
三 古史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12
第二章奴隶社会13
第一节 夏朝13
一 “禅让”制度的破坏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13
二 初期奴隶社会的经济与阶级关系14
三 关于夏文化问题16
第二节 商朝17
一 商族的兴起与商王朝的建立17
二 商代的社会经济20
三 商代的国家政权与阶级关系26
四 商代科学文化的发展28
第三节 西周31
一 周族的兴起与西周王朝的建立31
二 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展34
三 西周时代的政治制度38
四 国人暴动与平王东迁40
第四节 春秋42
一 王室衰微与大国争霸42
二 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49
三 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斗争52
四 西周和春秋时代的文化54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开端——战国时期58
第一节 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58
一 战国初期和中期各国的变法运动58
二 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的建立63
三 封建经济的发展与阶级结构65
一 七雄纷争与秦的统一70
第二节 秦的统一和战国的文化70
二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化77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成长——秦汉时期83
第一节 秦朝83
一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83
二 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85
三 发展封建经济的政策87
四 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89
五 社会矛盾的激化与陈胜吴广起义92
第二节 西汉97
一 楚汉战争与西汉政权的建立97
二 “文景之治”与削藩政策101
三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104
四 西汉王朝与边境各族的关系及“丝绸之路”的开辟110
五 西汉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116
六 王莽改制与绿林、亦眉起义120
一 豪族统治的确立与专制体制的加强127
第三节 东汉127
二 社会经济的发展131
三 东汉与边境各族的关系135
四 社会矛盾的发展与黄巾起义140
第四节 秦汉时期的文化145
一 经学与宗教145
二 文学与史学150
三 科学技术153
一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58
第五章封建社会的缓慢发展——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58
第一节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短期统一158
二 魏、蜀、吴的内政164
三 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169
第二节 十六国与东晋174
一 东晋政权的确立与几次北伐174
二 北方各族政权的建立和前秦的统一177
三 东晋偏安下的南方社会180
一 北魏的兴起及其统治北方185
第三节 北朝185
二 六镇起义及北齐、北周的分据189
第四节 南朝195
一 南朝的政治和士族门阀195
二 南朝的社会经济201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与文化205
— 宗教、哲学与史地学205
二 文学与艺术211
三 科学技术215
第六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五代时期218
第一节 隋的建立及其崩溃218
一 隋的统一和强盛218
二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隋末农民大起义226
第二节 唐前期的政治与经济232
一 由“贞观之治”到“开元之治”232
二 唐前期的几项重要制度240
三 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248
四 唐代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253
五 唐和亚洲各国的关系260
第三节 唐的由盛转衰和五代十国266
一 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266
二 唐后期财政措施和两税法的实行274
三 唐后期统治阶级的腐朽和唐末农民起义278
四 分裂割据局面下的五代十国286
一 宗教、儒学与哲学294
第四节 隋唐五代的文化294
二 史学、文学与艺术299
三 科学技术309
第七章封建社会的持续发展——宋、辽、金、元时期313
第一节 北宋的统治及其与辽、夏的对峙313
一 北宋的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加强313
二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316
三 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320
四 北宋统治的中衰与王安石变法324
一 女真族的兴起与辽、北宋的灭亡335
第二节 由统一趋向南宋、金的南北对峙335
二 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与阶级斗争345
三 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与南宋经济的发展352
四 南宋的腐朽统治359
五 金在北中国的统治361
第三节 元朝的统治和元末农民起义365
一 蒙古的兴起与元王朝的统一365
二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374
三 元朝的腐朽统治和红巾军起义381
一 文学与史学388
第四节 宋元的文化388
二 哲学390
三 科学技术391
第八章封建社会的渐趋衰亡——明清时期394
第一节 明初的政治与经济394
一 明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394
二 君主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加强398
三 明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02
一 宦官专权与阶级矛盾的激化405
第二节 明中期社会矛盾的加深与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405
二 张居正的政治改革410
三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江南地区的资本主义萌芽414
第三节 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与民族斗争418
一 晚明的社会矛盾418
二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422
第四节 满族的兴起与清王朝的建立426
一 满族的兴起与辽东战事426
二 清入关初的政策和江南、西南地区的抗清斗争431
三 高度专制的封建政治制度435
四 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38
五 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443
六 清代的社会经济问题及其政治动乱452
第五节 明清的文化458
一 哲学458
二 小说与戏剧461
三 乾嘉考据学派及类书、丛书的编纂463
四 科学技术464
1986《中国通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连达等编 1986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交通史
- 1984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中国通史(一)
-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通史简史
- 新中国书局
-
- 中国通史 11
-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1
-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3
-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8
-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7
-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下
- 1991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下
- 1983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中国通史 上
- 1957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 1983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
- 中国通史史纲
- 1980 汉林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 1939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通史 上
- 1991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