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通史 下》求取 ⇩

一 文字4

(一) 远古汉字的发生与发展4

第五部分 学艺编4

(二) 汉字发展到很多以后,出现了“六书”的理论7

(三) 古代字书的源流和体例12

(四) 古代字书的旁支之一--音韵书18

(五) 古代字书的旁支之二--训诂书20

(六) 综述清代学者的成就24

(一) 记载文字的工具(甲骨、金石、竹木、缣帛和纸)25

二 书籍25

(二) 传播文字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35

(三) 远古书籍的几种形式41

(四) 著作、编述、抄纂三者的区别44

(五) 古代书籍大部分是由集体写成的46

(六) 历代集体修书的事实48

(七) 历代集体校书的工作51

(八) 历代图书的编目和分类54

(九) 历代类书、丛书的纂辑58

(十) 历代图书的集中和散佚64

三 文学71

(一) 先秦文学71

甲 抒情作品71

乙 纪实作品74

丙 说理作品75

(二) 两汉文学77

(三) 魏晋南北朝文学79

(四) 隋唐文学83

(五) 宋元文学87

(六) 明清文学92

四 史学99

(一) 远古记事的原始形式和先秦史籍的出现99

(二) 百科全书式通史--《史记》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础106

(三) 通史的续修工作111

(四)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具体而微”的纪传体断代史115

(五) 仿效《史记》写作形式“得其一体”的编年史和制度史127

(六) 史论、史评、史钞、史考等类书籍的相继出现132

五 方志学143

(二) 方志的地位和作用146

(三) 方志与沿革地理的关系149

(四) 方志中重要内容之一--地图152

(五) 方志中重要内容之二--图表155

六 文献学160

(一) 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160

(二)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一--抄写162

(三)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二--注解164

(四)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三--翻译166

(五)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四--考证170

(六)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五--辨伪172

(七) 文献整理的具体工作之六--辑佚175

七 哲学178

(一) 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概况178

(二) 周秦道家所阐明的人君南面术182

(三) 汉代学者多深通道家“无为”的要义187

(四) 古书所称“危微精一”,实即人君南面术191

(五) 两千余年间儒学分歧的原因与趋向195

八 宗教199

(一) 宗教的发生、发展和变化199

(二) 中国自有的宗教--道教201

(三) 由国外输入的佛教206

(四) 由国外输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13

(五) 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麻醉人民218

九 音乐221

(一) 音乐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音乐221

(二) 奴隶社会的音乐(上)222

(三) 奴隶社会的音乐(下)226

(四) 封建社会的音乐(上)230

(五) 封建社会的音乐(下)233

(六) 宫廷雅乐的作用和影响236

十 书画239

(一) 原始社会的书画239

(二) 奴隶社会的书画240

(三) 封建社会的书画一(秦、汉)243

(四) 封建社会的书画二(魏、晋、南北朝)246

(五) 封建社会的书画三(隋、唐、五代)249

(六) 封建社会的书画四(宋、元、明、清)251

(七) 历代书画家的继承与创新255

一 政治263

姬旦263

第六部分 人物编263

管夷吾264

公孙侨266

邓析268

李悝269

西门豹270

申不害272

赵武灵王273

公孙鞅274

范雎276

李斯277

萧何279

诸葛亮280

谢安283

王猛284

魏徵286

松赞干布(附文成公主)287

王安石289

耶律楚材291

张居正293

林则徐296

二 军事300

孙武300

吴起302

孙膑304

卫青305

霍去病306

赵充国308

祖逖309

李纲310

成吉思汗313

戚继光314

努尔哈赤317

三 英杰320

苏武320

张骞321

王昭君323

班超324

岳飞325

文天祥328

于谦330

史可法333

郑成功335

夏完淳337

谭嗣同340

秋瑾341

四 哲学343

老聃343

庄周345

墨翟346

荀况348

韩非349

司马谈351

王充353

鲍敬言354

范缜356

柳宗元358

张载359

李贽361

王夫之362

廖燕364

戴震365

龚自珍367

魏源369

康有为371

严复373

五 教育375

孔丘375

孟轲378

董仲舒379

马融381

邴原382

王通383

胡瑗384

朱熹385

陆九渊387

王守仁388

孙奇逢390

张履祥391

颜元(附李塨)392

江永394

张之洞395

扁鹊397

六 医学397

淳于意398

涪翁(附程高、郭玉)399

张仲景400

华佗401

王叔和402

陶弘景403

钱大昕403

孙思邈404

王惟一406

刘完素(附张从正)407

宋慈410

李时珍412

(一) 方志的源流和体例413

傅山413

徐大椿415

王清任416

七 科学418

张衡418

马钧419

祖冲之421

贾思勰422

苏颂423

沈括424

李诫426

郭守敬427

王祯429

朱载堉430

徐光启431

宋应星433

王锡阐434

梅文鼎435

明安图436

王贞仪437

李善兰438

华蘅芳439

公输般441

八 工技441

李冰442

赵过443

蔡伦444

宇文恺445

李春446

喻皓447

毕升448

黄道婆449

潘季驯451

史游453

九 字学453

许慎454

徐铉(附徐锴)455

桂馥456

段玉裁457

吴大澂458

孙诒让459

十 文学462

屈原462

贾谊464

陶渊明465

李白466

杜甫467

白居易468

韩愈469

欧阳修470

苏轼471

陆游472

辛弃疾473

关汉卿474

王实甫475

施耐庵477

罗贯中478

曹雪芹479

十一 史学481

司马迁481

班固483

荀悦484

常璩485

刘知几486

杜佑487

司马光488

郑樵490

袁枢491

马端临492

黄宗羲493

章学诚494

十二 文献学496

刘向(附刘歆)496

郑玄497

陆德明498

胡应麟499

顾炎武501

王念孙502

纪昀504

十三 地理学506

裴秀506

郦道元507

贾耽508

朱思本509

郑和511

罗洪先512

徐霞客513

顾祖禹(附刘献廷)514

十四 宗教516

法显516

鸠摩罗什517

玄奘518

鉴真519

十五 书法521

王羲之(附王献之)521

欧阳询522

颜真卿522

柳公权523

蔡襄524

黄庭坚524

赵孟頫525

米芾525

康里巙巙526

文徵明526

伊秉绶527

何绍基527

十六 绘画529

顾恺之529

展子虔530

王维530

韩斡531

顾?中532

李公麟532

张择端533

沈周533

徐渭534

朱耷535

原济535

华?536

1989《中华人民通史 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舜徽著 1989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1994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鉴
1994 北京:学苑出版社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PDF版)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1993 PDF版)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1993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1993 PDF版)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1993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1993 PDF版)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1993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PDF版)
中华民国海军通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86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中国通史  明-中华民国  下( PDF版)
中国通史 明-中华民国 下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中华人民史( PDF版)
中华人民史
北京:商务印书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1949-1995  下(1998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1949-1995 下
1998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下(1996 PDF版)
中华通史大历典 下
1996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下(1989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 下
1989 北京:档案出版社
中华民国文化史  下(1990 PDF版)
中华民国文化史 下
1990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0 PDF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90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通史  上(1983 PDF版)
中华人民通史 上
198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