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社会之路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求取 ⇩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章 东方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19世纪40年代)5

一、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5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18

三、分工与所有制理论和古代社会形态的研究24

四、政治解放、人类解放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26

第二章 马克思早期对东方社会的研究(19世纪50年代初)33

一、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的研究34

二、马克思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43

三、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与东方社会问题46

四、马克思期待东方社会发生新型的社会革命50

第三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和晚期)56

一、马克思研究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发点和方法57

二、马克思划分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标准64

三、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67

四、三种所有制向派生形态过渡的特点和规律75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结构和发展道路的思想(19世纪60年代)84

一、对农村公社特征和实质的深入研究84

二、亚细亚土地所有制和独特的地租赋税形式--贡赋制度88

三、农村公社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生产92

四、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整体的双重发展的思想96

第五章 马克思晚年关于亚细亚农村公社生产方式的理论(19世纪70-80年代)101

一、马克思晚年农村公社理论的形成101

二、 人类学笔记 中的亚细亚生产方式113

三、东方社会的非封建化过程118

四、东方社会的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122

五、东方社会公社土地所有制的解体及其原因125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130

一、马克思反对把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绝对化130

二、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 卡夫丁峡谷 的构想139

三、必须通过俄国革命才能跨越资本主义 卡夫丁峡谷146

四、评 主观情绪的直接产物154

第七章 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前提、基础和实质157

一、东方社会历史变革理论模型的初步建构157

二、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前提160

三、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基础165

四、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实质171

第八章 恩格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182

一、恩格斯 修正 了马克思吗?182

二、恩格斯关于农村公社性质的观点184

三、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的前途和发展道路的思想187

四、马克思恩格斯都反对民粹派的 嫁接论191

五、恩格斯论俄国公社所有制有可能转变为高级形式196

第九章 马克思和民粹派观点的根本区别201

一、民粹派提出了什么问题?201

二、如何正确地评价民粹派?205

三、民粹派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207

四、马克思和民粹派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观点的本质区别210

第十章 列宁和毛泽东对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14

一、列宁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革命纲领214

二、列宁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纲领的基本内容217

三、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中国的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231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理论的伟大实践240

结束语246

后记249

1992《东方社会之路 马克思关于东方社会非资本主义发展的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谢霖著 199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