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概论》
作者 | 张世昌,刘培成主编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4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130200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885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 绪论1
目录1
第二章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0
第一节 欧、亚和拉美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0
一 欧洲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0
二 朝鲜、越南和古巴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8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内的形势和国共35
两党的斗争35
第二节 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35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37
三 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42
第三节 欧洲共产党情报局的活动及其历史教训48
一 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建立48
二 情报局对南共的错误批判及其历史教训5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各国的巩固和发展60
第一节 苏联、东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60
一 战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60
经济建设65
二 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65
第二节 朝中人民抗美卫国战争和越南人民抗法72
战争的胜利72
一 朝中人民抗美卫国战争72
二 越南人民抗法战争76
第三节 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81
改造81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81
二 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86
一 斯大林逝世后的苏联共产党95
第四章 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动荡95
第一节 苏联共产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95
二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00
三 苏共二十大的影响和评价105
第二节 波兰和匈牙利事件108
一 “波兹南事件”和“十月事件”的爆发108
二 匈牙利的“十月事件”111
三 波兰、匈牙利事件的经验教训116
第一节 中苏论战发生的原因和过程121
一 中苏论战发生的原因121
第五章 中苏大论战121
二 中苏论战的经过124
第二节 中苏论战的基本内容133
一 关于时代和形势、战争与和平问题133
二 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革命138
道路问题138
三 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问题139
四 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党与党141
之间的关系问题141
一 中苏论战的影响142
第三节 中苏论战的影响及其教训142
二 中苏论战的教训148
第六章 东欧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152
第一节 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152
一 南斯拉夫实行自治社会主义的原因152
二 自治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154
三 自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158
四 自治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62
五 南斯拉夫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168
一 匈牙利社会主义改革的过程170
第二节 匈牙利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170
二 匈牙利经济政治改革的内容和特点172
三 匈牙利改革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179
第三节 波、捷、保、罗、东德等国的改革和现状180
一 几经颠簸的波兰改革180
二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曲折道路184
三 保、罗、东德、阿的经济体制改革186
一 赫鲁晓夫对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194
改革的实践194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理论和194
第七章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194
二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政治体制的改革195
三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改革200
第二节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和206
“新经济体制”的推行206
一 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206
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完善政治体制的改革209
三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212
提出218
第三节 戈尔巴乔夫的加速战略和对苏联体制的改革218
一 苏联新一代领导人面临的挑战和加速战略的218
二 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重要突破220
三 励精图治、开拓前进的三年多改革历程222
第八章 亚洲和拉丁美洲社会主义各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232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道路232
一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失误232
二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237
一 改革的起步和发展240
第二节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40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248
第三节 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的社会主义250
建设和现状250
一 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250
二 蒙古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现状255
三 越南社会主义的现状258
四 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及其现状262
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的新发展267
第一节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267
第九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和欧洲共产主义267
二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新变化274
三 战后工人运动的新特点278
第二节 欧洲共产主义的独特理论281
一 欧洲共产主义的形成和发展281
二 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政策288
三 欧洲共产主义的现状297
一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303
第一节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特点303
第十章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思潮303
二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309
三 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312
第二节 亚非拉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317
一 亚洲的社会主义流派317
二 阿拉伯社会主义323
三 非洲的社会主义流派330
四 拉丁美洲的社会主义流派337
第一节 社会党国际342
一 社会党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渊源342
第十一章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其它社会主义思潮342
二 社会党国际的基本理论和政策346
三 民主社会主义与欧洲共产主义的区别352
第二节 “第四国际”354
一 “第四国际”的建立及其历史渊源354
二 “第四国际”的基本理论和世界革命战略357
三 “第四国际”的现状和发展趋势361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364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由来和发展364
二 整体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368
三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372
第十二章 战后各国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的斗争374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各国人民反对美帝国374
主义称霸世界的斗争374
一 美帝国主义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和可耻行径374
二 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帝国主义的对立和抗争378
三 各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的合作和努力382
第二节 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各国人民反对美苏霸权主义的斗争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发展经济的斗争385
一 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385
二 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的出现和发展387
序的斗争389
三 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霸、建立国际新秩389
第三节 80年代以来共产党和各国人民争取和平394
与发展运动的新高潮394
一 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两大突出394
问题394
二 各国人民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398
武器的斗争398
三 各国人民为发展本国经济而进行新的斗争40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处理各国共产党相互408
关系的两大准则408
第十三章 各国共产党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408
第一节 对各国共产党相互关系的历史考察408
二 各国共产党处理相互关系的历史经验416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422
一 中国共产党为建立独立自主的党际关系而422
斗争422
二 中国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基本原则428
的内容和意义428
1988《当代社会主义运动概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世昌,刘培成主编 1988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概论
- 1994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当代社会主义:命运与思考
- 1995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概论 初稿
- 1985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当代社会主义教研室
-
- 当代共产主义运动概论
- 1988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 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指南
- 1991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概论
- 1988 求实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概论
- 1993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
-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学概论
- 1990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劳动论
- 199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社会主义民主概论
- 1984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
- 1988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当代社会主义
- 1989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
- 1989 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