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化模式 苏日及发展中国家》
作者 | (英)肯普(Kemp,T.)著;许邦兴,王恩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69 |
出版时间 | 1985(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271·09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70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第一章 工业化的今昔1
工业化的起源1
工业化的前提6
英国模式7
美国的影响10
工业化的需要12
按计划安排的工业化13
工业化的条件16
社会代价20
第二章 日本:流星似的上升23
明治维新时期24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经济效益30
劳动条件33
经济危机35
战争与民族主义的增长36
经济复苏40
成功的原因45
社会代价55
第三章 苏联模式:批判观点57
早期工业化57
革命及其后果63
新经济政策67
五年计划75
集体化带来的后果77
工业化79
人的代价80
第二次世界大战81
重新建设82
现代苏联的工业化84
当前的问题85
苏联工业化模式87
评价与解释87
第四章 印度的工业化:问题和隐患94
资本主义的开端98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种种后果10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种后果108
英国人的撤退110
计划化111
第二个计划及其后果116
现代印度的工业化117
第三个计划119
失败的原因:缺少土地改革123
贫困化127
第五章 中国:沉睡的巨人觉醒了130
旧制度132
外国势力137
新政权145
计划化148
第六章 巴西:依赖性工业化158
葡萄牙的殖民统治159
英国势力163
现代化168
经济萧条171
向工业化迈进174
“取代进口的工业化”策略的结果175
新政权183
当前的工业景象188
殖民地的遗迹193
第七章 尼日利亚的工业化:非洲的变种193
民族主义的成长200
国家规划206
工业化的兴起209
本国化211
第八章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219
不发达的根源220
近代的不利条件225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22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228
较小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231
多国公司的影响23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世界市场243
世界经济危机247
工业化成功吗?249
社会影响250
第九章 结束语253
各种模式的比较254
参考文献263
1985《现代工业化模式 苏日及发展中国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英)肯普(Kemp,T.)著;许邦兴,王恩光译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
- 1998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发展:中国模式
- 1994.2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苏联国家工业化及农业集体化
- 1947
-
- 铁路信号的发展及现代化
- 南京铁路运输学校
-
- 中国西部现代化发展研究
- 1999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学
- 1991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 1986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道路
- 1992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港口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 1989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中国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及管理现代化研究
-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现代化之比较
- 1993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 中国现代化研究
- 1999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
- 1998 南京:南京出版社
-
- 新兴工业与儒家文化 新加坡道路及发展模式
- 1996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
- 1995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