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
作者 | 刘书林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23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6390293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80080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编者献辞1
序言 认识变革的世界1
上编 世界潮流的五大转折与中国内政的大调整4
第一章 国际格局由对抗转向缓和4
一、两大阵营与“新月型包围圈”4
二、历史性的大转折:乒乓外交8
三、缓和潮流风靡全球12
四、九十年代新趋势15
第二章 意识形态由排斥转为渗透和吸收17
一、美国麦卡锡主义与冷战时代的气氛18
二、东方的自卫反应:“突出政治”21
三、日本青年评赫鲁晓夫时代的生活25
四、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大交融28
五、进入“非意识形态时代”?34
第三章 世界各国由封闭转向开放39
一、求开放而不可得的年代40
二、领导开放新潮流44
三、中国的开放引发了世界开放潮流49
四、世界不再允许封闭54
第四章 由准备第三次世界大战转向争取世界持久和平58
一、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紧张时代59
二、毁灭世界十三次62
三、和平运动的兴起65
四、中国对战争态度的转变69
第五章 世界整体联系的飞跃74
一、现代通讯和交通把地球联为一体75
二、世界整体性文化的趋势80
三、世界整体性的政治趋势83
四、民族文化的抗争87
五、中国:历史罕见的大争论(一)90
六、中国:历史罕见的大争论(二)97
第六章 苏共指挥中心的消失与各共产党平等交往关系的确立103
中编 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沉浮103
一、苏共指挥中心的兴亡104
二、中国与带括弧的共产党111
三、追求多极平等交往关系的努力115
四、了解新关系,维护新关系120
第七章 由追求社会主义单一模式转为坚持各国特色社会主义124
一、追求单一模式的教训125
二、毛泽东与苏联单一模式132
三、各具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出现137
四、邓小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9
五、哲学和历史的思考143
第八章 社会主义从一派独行转为多派并行148
一、一派独行观念的形成149
二、世界出现十派社会主义(上)152
三、世界出现十派社会主义(下)157
四、回到马克思对不同社会主义派别的立场164
五、社会主义派别的真假辩证法168
第九章 由急于采取共产主义措施转为科学态度的调整改革171
一、中外“共产风”种种172
二、向实际靠拢的运动177
三、把马克思与现实联起来182
四、第三次社会主义改革浪潮184
下编 跨越世纪的思考--当代世界的希望在社会主义192
第十章 世界潮流的新转向--中国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192
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震荡192
二、世界潮流的新转向196
三、中国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199
第十一章 世界的希望仍在社会主义205
一、谁也没有驳倒马克思205
二、社会发展的交替领先规律207
三、寻找失去的历史视野212
四、世界的希望仍在社会主义217
后记222
1993《走向新世纪》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刘书林著 1993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走向新世纪的日本
- 1994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
- 1999
-
- 2001年电子报合订本 上
-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新现实 走向21世纪
- 1993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
- 1992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纪元
- 1994 北京:改革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溧水
- 1997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山西走向21世纪
- 1993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财经思考
- 199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梧州
- 1998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走向21世纪
- 1993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走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
- 1999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走向世纪之交
- 1998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