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论》
作者 | 徐崇温著 编者 |
---|---|
出版 |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74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4118·2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9643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 按劳分配和社会主义所有制1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决定按劳分配的可能性1
(二)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有什么按劳分配6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16
(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单独地直接地决定分配制度的性质20
(五)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根本不存在劳动力的私有权利23
(六)社会主义所有制决定按劳分配的必要性31
二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48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设想49
(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分配理论55
(三)按劳分配的客观规律性在于它的由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自然确定的不可避免性61
(四)驳“四人帮”的唯意志论64
三 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权利74
(一)按劳分配和资产阶级权利的相互关系75
(二)在按劳分配中仍然通行着等价交换原则80
(三)等价交换原则是资产阶级权利93
(四)通行在按劳分配中的等价交换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97
(五)通行着等价交换原则的按劳分配与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区别101
(六)两种在本质上不同的等价交换原则106
(七)关于事实上的不平等111
四 驳“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论116
(一)托洛茨基-“四人帮”对按劳分配的攻击和诬蔑116
(二)两种不同性质的差别不容混淆119
(三)驳分配决定论125
(四)驳“四人帮”的歪曲种种127
(五)新资产阶级分子产生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破坏135
五 按劳分配不是与资产阶级权利“方向相异”的“无产阶级权利”143
(一)不能把社会主义原则和资产阶级权利看成是按劳分配的两重属性145
(二)不能把消灭阶级的无产阶级平等观仅仅归结为劳动平等和工资平等149
(三)不能把权利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内容、阶级意志和权利所具有的特性混同起来153
六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所具有的特点159
(一)按劳分配与社会生产159
(二)按劳分配与政治挂帅165
(三)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168
1980《按劳分配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徐崇温著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谈谈按劳分配
- 195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按劳分配理论讨论会纪要汇编
- 1978年04月第1版
-
-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 1983年08月第1版 中国青展望出版社
-
- 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
- 1950 新华书店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1978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建国以来按劳分配论文选 下
- 197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论按劳分配的性质
- 195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谈谈按劳分配 搞好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按劳分配
- 1982 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
-
- 按劳分配理论探索
- 1993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 按劳分配论
-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按劳分配理论初探
- 198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按劳分配有关范畴的分析
- 1979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谈谈按劳分配规律
- 198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