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的环境卫生标准》求取 ⇩

1.概要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

1.1 概要1

1.1.1 特性,应用与分析方法1

1.1.1.1 特性与应用1

1.1.1.2 分析方法1

目录1

1.1.2 砷在环境中的转运与分布2

1.1.3 接触3

1.1.4 代谢4

1.1.5 人体的正常水平与接触砷的生物指征5

1.1.6.1 无机砷化合物6

1.1.6 砷的作用与危害健康程度的评价6

1.1.6.2 有机砷化合物10

1.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10

1.2.1 取样与分析10

1.2.2 接触11

1.2.3 代谢与各种接触指标11

1.2.4 作用12

2.特性与分析方法14

2.1 砷化合物的理化特性14

2.1.1 无机砷化合物16

2.2.1 取样与样品处理18

2.2 分析方法18

2.1.2 有机砷化合物18

2.2.1.1 天然水体19

2.2.1.2 空气20

2.2.1.3 生物材料21

2.2.2 分析方法22

2.2.2.1 总砷量测定法22

2.2.2.2 一些个别砷化合物分析24

3.环境中砷的来源与存在场所27

3.1 天然存在场所27

3.1.1 岩石、土壤与沉积物27

3.1.2 空气28

3.1.3 水29

3.1.4 生物区系31

3.2 砷的工业生产与应用31

3.2.1 工业生产31

3.2.2 砷化合物的应用32

3.2.3 环境污染源33

4.环境中的迁移与分布36

4.1 概要36

4.2 水系37

4.3 大气-土壤系38

5.1.1 空气41

5.接触砷及其化合物的浓度41

5.1 一般居民经空气、饮水、食物与饮料接触砷的情况41

5.1.2 饮水42

5.1.3 食物与饮料42

5.1.4 烟草44

5.1.5 药物45

5.1.6 一般居民的日摄入总量45

5.2 职业接触47

6.1.1 吸收49

6.1.1.1 呼吸性沉积与吸收49

6.1 无机砷49

6.砷的代谢49

6.1.1.1.1 动物50

6.1.1.1.2 人50

6.1.1.2 胃肠道吸收51

6.1.1.2.1 动物51

6.1.1.2.2 人53

6.1.1.3 经皮吸收54

6.1.1.3.1 动物54

6.1.1.3.2 人54

6.1.1.4 胎盘转运54

6.1.1.4.1 动物54

6.1.2.1.1 动物55

6.1.2.1 血砷的归宿55

6.1.1.4.2 人55

6.1.2 机体内分布55

6.1.2.1.2 人57

6.1.2.2 组织分布58

6.1.2.2.1 动物58

6.1.2.2.2 人62

6.1.3 排出63

6.1.3.1 动物63

6.1.3.2 人65

6.1.4.1 动物67

6.1.4 生物转化67

6.1.4.2 人69

6.2 有机砷化合物70

6.2.1 吸收70

6.2.1.1 呼吸道吸收70

6.2.1.1.1 动物70

6.2.1.1.2 人70

6.2.1.2 胃肠道吸收70

6.2.1.2.1 动物70

6.2.1.3 皮肤吸收72

6.2.1.2.2 人72

6.2.1.4 胎盘转运73

6.2.1.4.1 动物73

6.2.1.4.2 人73

6.2.2 机体内分布73

6.2.2.1 有机砷在血液内的归宿73

6.2.2.1.1 动物73

6.2.2.1.2 人74

6.2.2.2 有机砷的组织分布75

6.2.2.2.1 动物75

6.2.3.1 动物77

6.2.3 排出77

6.2.2.2.2 人77

6.2.3.2 人79

6.2.4 生物转化80

6.2.4.1 动物80

6.2.4.2 人81

7.人的正常水平与接触的生物指标82

7.1 血液82

7.2 尿84

7.3 毛发88

7.4 其他组织93

8.1.1 人95

8.无机砷的作用与剂量-反应关系95

8.1 短期接触后的急性和亚急性作用95

8.1.2 动物98

8.2 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和致畸作用100

8.2.1 人100

8.2.2 动物100

8.3 长期接触的非致癌作用与短期接触的后果102

8.3.1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102

8.3.1.1 人102

8.3.2.1 人103

8.3.2 对皮肤的作用103

8.3.1.2 动物103

8.3.2.2 动物105

8.3.3 对肝脏的作用105

8.3.3.1 人105

8.3.3.2 动物106

8.3.4 对心血管的作用108

8.3.4.1 人108

8.3.4.2 动物112

8.3.5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12

8.3.5.1 人112

8.3.5.2 动物115

8.3.6.1 人116

8.3.6.2 动物116

8.3.6 对其他器官的作用116

8.4 致癌作用118

8.4.1 人118

8.4.1.1 呼吸系统癌症118

8.4.1.2 皮肤癌129

8.4.1.3 肝癌132

8.4.1.4 白血病和造血系统肿瘤134

8.4.1.5 其他器官癌症134

8.4.2.1 呼吸系统癌症135

8.4.2 实验动物研究135

8.4.2.2 皮肤涂敷136

8.4.2.3 经口给药138

8.4.2.4 其他实验体系140

8.5 致突变作用141

8.6 毒性机制144

9.有机砷化合物的作用和剂量-反应关系146

9.1 急性与慢性毒性146

9.1.1 人146

9.1.2 动物147

9.3.1 动物149

9.2 致畸作用149

9.3 致癌作用149

9.4 致突变作用151

9.5 毒性机制151

10.与其他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154

10.1 巯基化合物154

10.2 硒155

10.3 镉和铅156

11.人接触砷的健康危险性评价157

11.1 引言157

11.2 接触157

11.3 无机砷化合物158

11.3.1 短期接触后的急性和亚急性作用159

11.3.2 长期接触的非致癌作用和短期接触的后果159

11.3.2.1 对皮肤的作用160

11.3.2.2 对心血管的作用160

11.3.2.3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60

11.3.3 致癌作用161

11.3.3.1 呼吸系统癌症161

11.3.3.2 皮肤癌161

11.4 有机砷化合物162

11.5 对人接触无机砷致癌危险性的评价163

1985《砷的环境卫生标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编;姚佩佩,牛胜田译 1985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制订环境和职业卫生标准的方法学(1987 PDF版)
制订环境和职业卫生标准的方法学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学校与放射卫生标准汇编  1991( PDF版)
环境、学校与放射卫生标准汇编 1991
环境、学校与放射卫生标准汇编  1991(1991年09月第1版 PDF版)
环境、学校与放射卫生标准汇编 1991
1991年09月第1版
环境卫生学(昭和31年02月第5版 PDF版)
环境卫生学
昭和31年02月第5版 南江堂
环境卫生标准汇编  1990-1994( PDF版)
环境卫生标准汇编 1990-1994
食品营养标准卫生安全环境标准(1987 PDF版)
食品营养标准卫生安全环境标准
1987 甘肃省质量能源标准化信息中心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材料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卫生学基准分级依据汇报(1981 PDF版)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材料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卫生学基准分级依据汇报
1981
环境中氯乙烯的危害及其卫生标准(1979 PDF版)
环境中氯乙烯的危害及其卫生标准
1979
环境卫生基准  1  汞(1990 PDF版)
环境卫生基准 1 汞
1990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卫生基准  3  铅(1987 PDF版)
环境卫生基准 3 铅
1987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环境卫生学(1991 PDF版)
环境卫生学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环境致癌物质及其卫生学标准(1984 PDF版)
环境致癌物质及其卫生学标准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卫生学(1987 PDF版)
环境卫生学
1987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石油产品的环境卫生标准(1984 PDF版)
石油产品的环境卫生标准
198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环境卫生基准 29 2.4-D(1991 PDF版)
环境卫生基准 29 2.4-D
1991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