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求取 ⇩

绪论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2

(一)整体观念2

(二)辨证论治3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4

第一节 阴阳学说4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4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4

(一)阴阳对立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5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5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5

(四)阴阳转化5

(三)阴阳消长5

(二)阴阳互根5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6

(四)用于疾病的论断6

(五)确定治疗原则6

(六)归纳药物性能6

第二节 五行学说7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7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7

(一)五行的特性7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7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8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8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9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9

小结10

第二章 藏象11

第一节 脏腑11

一、五脏11

(一)心(附心包)11

(二)肝12

(三)脾13

(四)肺14

(五)肾(附命门)15

二、六腑(附奇恒之腑)16

(一)胆16

(二)胃16

(三)小肠16

1.脑17

〔附〕奇恒之腑17

2.女子胞17

(五)膀胱17

(六)三焦17

(四)大肠17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18

(一)脏与脏18

(二)脏与腑19

第二节 气、血、津液21

一、气21

(一)气的概念21

(二)气的生成和分布21

(三)气的功能22

二、血22

(一)血的生成和功能22

(二)津液的代谢23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功能23

(二)血液的循行23

三、津液23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24

(一)气与血的关系24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24

(三)津液与血的关系24

小结25

第三章 经络26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26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分布概况27

一、十二经脉27

(一)名称27

(二)走向和交接规律27

(五)流注次序28

二、奇经八脉28

(三)分布规律28

(四)表里关系28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29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30

一、说明病理变化30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30

小结30

第四章 病因、病理32

第一节 病因32

一、外感致病因素32

(一)六淫32

(一)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35

(二)七情致病的特点35

二、精神致病因素35

(二)疫疠35

三、其它致病因素36

(一)饮食36

(二)劳逸36

(三)外伤、虫兽伤37

四、继发病因37

(一)痰饮37

(二)瘀血37

第二节 病理38

一、邪正斗争38

二、阴阳失调39

小结39

(二)察色41

(一)望神41

一、一般望诊41

第一节 望诊41

第五章 诊法41

(三)望形态42

(四)望五官42

(五)望斑疹43

(六)望小儿食指络脉43

二、舌诊44

(一)望舌质44

(二)望舌苔45

第二节 闻诊46

一、听声音46

(一)语言46

(二)呼吸46

(三)咳嗽46

第三节 问诊47

(二)排泄物47

(一)恶寒发热47

一、问寒热47

二、嗅气味47

(四)呃逆47

(一)口气47

(二)寒热往来48

(三)但热不寒48

(四)但寒不热48

二、问汗48

(一)有汗、无汗48

(二)出汗时间48

三、问头身、胸腹48

(一)头昏晕48

(二)头痛48

四、问饮食口味49

(二)口味49

(一)食欲、食量49

(五)腹痛49

(四)胸胁痛49

(三)身驱痛49

(三)渴饮50

五、问二便50

(一)大便50

(二)小便50

六、问睡眠50

(一)失眠50

(二)嗜睡50

七、问经、带、胎、产50

(一)月经50

(一)脉诊的部位51

第四节 切诊51

一、脉诊51

(三)胎、产51

(二)带下51

八、问小儿51

(二)寸口脉分候脏腑52

(三)切脉的方法52

(四)正常脉象52

(五)常见病脉52

二、按诊54

(一)皮肤55

(二)手足55

(三)胸腹55

小结55

一、表里57

(一)表证57

(二)里证57

第一节 八纲辨证57

第六章 辨证57

〔附〕半表半里证58

二、寒热58

(一)寒证和热证58

(二)寒热错杂和寒热真假58

(三)虚实的夹杂和虚实的真假59

(二)实证59

(一)虚证59

三、虚实59

(三)寒热与表里的关系59

(四)虚实与表里、寒热的关系60

四、阴阳60

第二节 脏腑辨证60

一、心与小肠病61

(一)心气虚、心阳虚61

(二)心血虚、心阴虚61

(五)痰迷心窍62

(三)心脉痹阻62

(四)心火亢盛62

二、肝与胆病63

(一)肝血虚、肝阴虚63

(二)肝气郁结63

(三)肝火上炎64

(四)肝风内动64

(五)肝胆湿热65

(六)寒滞肝脉65

三、脾与胃病65

(一)脾气虚65

(二)脾阳虚66

(三)寒湿困脾66

(四)湿热蕴脾66

(七)胃火证67

(八)食滞胃脘67

(六)胃寒证67

(五)胃阴不足67

四、肺与大肠病68

(一)肺气虚68

(二)肺阴虚68

(三)风寒束肺68

(四)风热犯肺69

(五)痰热壅肺69

(六)痰浊阻肺69

(七)大肠湿热69

(八)大肠液亏70

五、肾与膀胱病70

(一)肾阴虚70

(二)肾阳虚70

(五)膀胱湿热71

(四)肾不纳气71

(三)肾气不固71

六、脏腑兼病72

(一)心脾两虚72

(二)心肾不交72

(三)肝脾不调73

(四)肝胃不和73

(五)肝肾阴虚73

(六)脾肾阳虚74

(七)肺肾阴虚74

(八)脾肺气虚74

第三节 六经辨证75

一、太阳病证75

(一)太阳中风证75

(二)太阳伤寒证75

三、少阳病证76

四、太阴病证76

(一)阳明经证76

(二)阳明腑证76

二、阳明病证76

五、少阴病证77

(一)少阴寒化证77

(二)少阴热化证77

六、厥阴病证77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78

一、卫分证78

二、气分证78

(一)热扰胸膈79

(二)热壅于肺79

(三)热炽阳明79

(四)热结肠道79

(二)热入心包80

(一)热伤营阴80

三、营分证80

(五)湿热蕴蒸80

四、血分证81

(一)血热妄行81

(二)肝热动风81

(三)阴虚风动81

小结81

第七章 防治原则83

第一节 预防83

一、未病先防83

(一)提高正气的抗病能力83

(二)避免病邪的入侵83

一、治病求本84

第二节 治则84

(二)防止传变84

(一)早期诊治84

二、既病防变84

(一)治标与治本85

(二)正治与反治85

二、扶正祛邪86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86

(一)因时制宜86

(二)因地制宜87

(三)因人制宜87

小结87

第八章 中药88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知识88

一、中药的采集与贮藏88

二、中药的炮制88

(二)五味89

(一)四气89

三、中药的性能89

(三)升降浮沉90

(四)归经90

四、中药的运用和注意事项91

(一)配伍91

(二)禁忌91

(三)用量92

(四)用法92

第二节 常用中药93

一、解表药93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附:麻黄根) 桂枝 荆芥 紫苏(附:苏子、苏梗) 防风 细辛 白芷 香薷93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菊花 葛根 柴胡 蝉蜕 升麻96

小结99

二、清热药100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知母 栀子 芦根100

(二)清热燥湿药 黄莲 黄芩 黄柏 龙胆草 苦参102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连翘 蒲公英 紫花地丁 板蓝根 白头翁 虎杖 鱼腥草104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附:鲜生地) 牡丹皮 玄参 犀牛角(附:水牛角) 紫草107

(五)清虚热药 地骨皮 青蒿 银柴胡109

小结110

三、温里药 附子 干姜(附:生姜、炮姜) 肉桂 吴茱萸110

小结112

四、泻下药112

(一)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113

(二)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114

(三)逐水药 甘遂 牵牛子115

小结116

五、祛湿药116

(一)芳香化湿药 蒮香 佩兰 苍术 厚朴 砂仁116

(二)淡渗利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滑石118

(三)清热利湿药 茵陈 金钱草 车前子 木通 萹蓄120

(四)祛风湿药 羌活 独活 秦艽 防己 威灵仙 桑寄生 豨莶草 木瓜122

小结124

六、祛痰止咳平喘药125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 天南星(附:胆南星) 白芥子125

(二)清化热痰药 前胡 贝母 瓜蒌(附:天花粉) 竹茹(附:竹沥) 天竺黄 葶苈子126

(三)止咳平喘药 杏仁 桔梗 紫菀 款冬花 百部 桑白皮129

小结131

七、理气药 陈皮(附:青皮) 枳实 (附:枳壳) 木香 乌药 香附 川楝子 郁金131

小结134

八、理血药134

(一)活血祛瘀药 丹参 赤芍 桃仁 红花 川芎 牛膝 益母草 泽兰 鸡血藤 延胡索 乳香 (附:没药) 王不留行134

(二)止血药 小蓟(附大蓟) 仙鹤草 三七 地榆 茜草 白芨139

小结141

九、补益药141

(一)补气药 人参(附:党参、太子参) 黄芪 白术 山药 甘草142

(二)补血药 熟地黄 何首乌 当归 白芍 阿胶144

(三)补阴药 沙参 麦冬(附:天冬) 石斛 旱莲草 枸杞子 鳖甲146

(四)补阳药 鹿茸 淫羊藿(附:仙茅) 巴戟天 肉苁蓉 菟丝子 杜仲 补骨脂148

小结151

十、消导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莱菔子 鸡内金152

小结153

十一、安神药153

(一)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柏子仁 远志154

(二)重镇安神药 朱砂 磁石 牡蛎 龙骨155

小结156

十二、平肝熄风药 羚羊角 天麻 钩藤 地龙 石决明 僵蚕 代赭石156

小结159

十三、芳香开窍药 麝香 牛黄 苏合香 石菖蒲159

小结160

十四、固涩药 山茱萸 五味子 乌梅 诃子 椿根皮 乌贼骨 金樱子160

十五、驱虫药 苦楝根皮 使君子 南瓜子 槟榔163

小结163

小结165

第九章 方剂166

第一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166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166

二、方剂的变化规律166

(一)药味的加减变化167

(二)药物配伍的变化167

(三)药量加减的变化167

(四)剂型更换的变化167

三、常用剂型167

(一)汤剂167

(二)丸剂167

(六)酒剂168

一、解表剂 麻黄汤 桂枝汤 银翘散 桑菊饮 麻杏甘石汤 败毒散 麻黄附子细辛汤168

第二节 常用方剂168

(五)丹剂168

(四)膏剂168

(三)散剂168

二、清热剂 白虎汤 栀子豉汤 清营汤 清热地黄汤 普济消毒饮 五味消毒饮 清暑益气汤 龙胆泻肝汤 白头翁汤 青蒿鳖甲汤171

三、温里剂 理中汤 小建中汤 四逆汤 参附汤 真武汤 当归四逆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176

四、泻下剂 大承气汤 (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温脾汤 麻子仁丸 十枣汤179

五、和解剂 小柴胡汤 四逆散 逍遥散 半夏泻心汤182

六、祛湿剂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三仁汤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五苓散 实脾饮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185

七、祛痰剂 二陈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清气化痰丸 小陷胸汤 止嗽散 半夏天麻白术汤189

八、润燥剂 杏苏散 桑杏汤 清燥救 肺汤 养阴清肺汤 麦门冬汤191

九、理气剂 越鞠丸 金铃子散 柴胡 疏肝散 苏子降气汤 旋覆代赭汤193

十、理血剂 血府逐瘀汤 生化汤 补阳还五汤 十灰散 小蓟饮子196

十一、补益剂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 归脾汤 生脉散 六味地黄丸 肾气丸198

十二、消食导滞剂 保和丸 枳实导滞丸202

十三、安神剂 酸枣仁汤 朱砂安神丸203

十四、熄风剂 镇肝熄风汤 羚角钩藤汤 大定风珠204

十五、开窍剂 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苏合香丸206

十六、固涩剂 玉屏风散 牡蛎散 金锁 固精丸 完带汤 真人养脏汤207

十七、驱虫剂 乌梅丸 胆蛔汤210

〔附〕常用中成药简表211

第十章 常见病证219

感冒219

咳嗽220

气喘222

呕吐223

腹泻225

胃痛227

黄疸229

眩晕230

心悸232

水肿233

痹证235

疖、痈236

月经不调237

痛经241

崩漏242

带下243

恶阻244

缺乳245

麻疹246

疳积247

小儿暑热症248

(一)十四经腧穴250

二、腧穴的分类250

(三)阿是穴250

(二)经外奇穴250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250

第一节 腧穴概述250

第十一章 针灸250

三、腧穴的主治作用251

(一)近治作用251

(二)远治作用251

(三)特殊作用251

四、腧穴的体表定位251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251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251

(三)指量法253

(四)简便定位法253

第二节 常用十四经脉腧穴和经外奇穴253

一、十四经脉腧穴253

(一)手太阴肺经 中府 尺泽 列缺 太渊 少商253

(二)手厥阴心包经 曲泽 间使 内关 中冲254

(三)手少阴心经 少海 神门 少冲255

(四)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 手三里曲池 肩髃 迎香256

(五)手少阳三焦经 中渚 外关肩髎 翳风 耳门258

(六)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后溪 肩贞 天宗 听宫259

(七)足阳明胃经 地仓 颊车 下关 天枢 足三里 上巨虚 丰隆 内庭260

(八)足少阳胆经 听会 阳白 风池 环跳 风市 阳陵泉 绝骨261

(九)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肺俞 心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膀胱俞 次髎 承扶 委中 承山 昆仓 至阴262

(十)足太阴脾经 公孙 三阴交阴陵泉 血海265

(十一)足厥阴肝经 太冲 曲泉266

(十二)足少阴肾经 涌泉 太溪 照海 复溜267

(十三)任脉 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天突 廉泉268

(十四)督脉 长强 腰阳关 命门 至阳 身柱 大椎 哑门 百会 人中269

二、经外奇穴271

(一)头面部 太阳 印堂 四神聪271

(二)躯干部 定喘 夹脊 维胞272

(三)四肢部 落枕 四缝 八邪 十宣 膝眼 阑尾 八风272

一、毫针刺法273

第三节 针灸法273

(一)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274

(二)操作方法275

(三)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278

二、三棱针刺法280

(一)针具280

(二)操作方法280

(三)适应范围280

(四)注意事项280

三、皮肤针刺法280

(一)针具280

(二)操作方法280

(二)操作方法281

五、耳针281

(四)注意事项281

(三)适应范围281

(一)针具281

四、皮内针刺法281

(四)注意事项281

(三)适应范围281

(一)耳廓表面解剖282

(二)耳穴的分布282

(三)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283

(四)耳针的应用286

六、灸法287

(一)工具287

(二)操作方法287

(三)适应范围288

(四)注意事项288

七、拔罐法288

(一)工具288

概述289

第四节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289

(二)操作方法289

(三)适应范围289

(四)注意事项289

感冒290

咳嗽290

哮喘291

胃痛291

呕吐292

泄泻292

呃逆293

阑尾炎293

晕厥293

眩晕293

失眠294

头痛294

中风后遗症295

癔病295

面瘫295

落枕296

腰痛296

坐骨神经痛296

痹证296

痛经297

乳少297

胎位不正298

子宫脱垂298

疳积298

遗尿298

小儿麻痹后遗症299

牙痛299

荨麻疹299

1986《中医学概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俞大祥主编 1986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新编中医学概要  供西医学习中医用(1973 PDF版)
新编中医学概要 供西医学习中医用
197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军阵医学概要( PDF版)
军阵医学概要
福州市人民政府卫生局
中医外科学概要( PDF版)
中医外科学概要
医方概要( PDF版)
医方概要
临床医学概要(1998 PDF版)
临床医学概要
1998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学概要(1989 PDF版)
中医学概要
1989 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概要(1997 PDF版)
中医学概要
1997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医学遗传学概要(1985 PDF版)
医学遗传学概要
1985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预防医学概要(1991 PDF版)
预防医学概要
1991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临床医学概要(1996 PDF版)
临床医学概要
1996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中医学概要(1998 PDF版)
中医学概要
1998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医学概要(1995 PDF版)
中医学概要
1995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医口腔科学概要(1990 PDF版)
中医口腔科学概要
1990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疾病诊治大典  中医卷(1996 PDF版)
疾病诊治大典 中医卷
1996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世界医学史概要(1995 PDF版)
世界医学史概要
1995 北京: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