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显微研究》求取 ⇩

一、石墨形态1

(一)球状石墨1

第一章 石墨球化理论与应力分布1

(二)团状石墨3

(三)团片状石墨4

(四)厚片状石墨4

(五)开花状石墨6

(六)枝晶石墨8

二、石墨的分布特征9

(一)以球状及团状为主的分布9

(二)以团片状为主的分布9

(三)厚片状石墨的分布11

一、等温转变曲线及其转变产物13

三、各种石墨形态的形成机理16

(一)石墨的结构16

(二)球状石墨的形成17

(一)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特征19

(三)其他形态石墨的形成23

四、石墨形态与应力分布28

(一)球状石墨周围的应力分布28

(二)其他石墨形态周围的应力分布30

第二章 正火与退火39

一、化学成分对临界点的影响39

二、珠光体-铁素体球墨铸铁加热时组织的转变41

(一)在A_(c1)~8点以下加热41

(二)在A_(c1)~8~A_(c1)~z点范围内加热41

(三)在A_(c1)~2~A(c3)点范围内加热45

(四)在A_(c3)点以上加热49

三、珠光体球墨铸铁和铁索体球墨铸铁加热时组织的转变51

(一)珠光体球墨铸铁加热时组织的转变51

(二)铁素体球墨铸铁加热时组织的转变52

(二)在A_(r3)~A_(r1)点范围内冷却53

(一)在A_(r3)点以上冷却53

五、临界点的测定55

六、铸态、正火、退火后的基体组织58

(一)珠光体的形态分类59

(二)铁素体的形态分类62

四、球墨铸铁冷却时组织的转变62

(三)渗碳体的形态分类70

七、退火工艺77

八、正火工艺86

(一)加热温度86

(二)保温时间87

(三)冷却方式88

(四)正火后的二次渗碳休89

(五)正火工艺91

(六)回火工艺95

(七)正火时的氧化脱碳97

第三章 正火、退火球墨铸铁的断裂规律103

(一)冲击试样的型式103

一、珠光体、铁素体球墨铸铁的冲击断裂103

(二)冲击试验的意义和局限性104

(三)冲击断裂吸收的总功106

(四)珠光体、铁素体球墨铸铁在冲击应力下的断裂规律113

二、珠光体、铁素体数量对机械性能的影响124

三、铸铁断口的色泽125

(一)灰口铸铁断口的色泽125

(二)高磷铸铁断口的色泽125

(三)白口铸铁断口的色泽126

(四)球墨铸铁断口的色泽126

(五)可锻铸铁断口的色泽130

四、珠光体球墨铸铁的疲劳断裂130

(一)交变载荷下塑性形变的特征131

(二)低循环疲劳和高循环疲劳132

(三)疲劳裂纹的特征132

(四)疲劳断口的特征134

(五)曲轴技术条件分析138

五、提高曲轴疲劳强度的方法139

(一)正火曲轴的圆角滚压强化140

(二)正火曲轴的尿素气体软氮化142

第四章 淬火与回火149

一、影响马氏体点的因素149

(一)合金元素的影响149

(二)晶粒度的影响150

(三)加热温度的影响150

(四)马氏体点的区域性151

二、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和马氏体的本质151

三、马氏体的形态规律157

(一)马氏体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157

(二)马氏体形态与加热温度的关系163

(三)马氏体形态与冷却介质的关系165

(四)马氏体形态与微观偏析的关系166

四、淬火工艺168

五、淬火组织的硬度168

六、淬火裂纹170

(一)产生淬火裂纹的原因170

(一)高硅区淬火马氏体的回火175

(二)淬火裂纹的特征175

七、回火组织的形态规律176

(二)高磷、高锰区淬火马氏体的回火182

(三)金相试样磨面的色泽185

(四)残余奥氏体的回火185

八、球墨铸铁回火后的机械性能188

九、高频淬火189

第五章 等温淬火193

(三)中温转变195

(二)高温转变195

二、影响奥氏体等温曲线的因素199

(四)上、下贝氏体的区别199

(一)碳的影响200

(二)合金元素的影响200

(三)加热温度的影响201

(一)贝氏体形态与含碳量的关系202

(二)贝氏体形态与其他元素的关系202

三、贝氏体的形态规律202

(四)奥氏体晶粒度的影响202

(三)贝氏体形态与加热温度的关系204

(四)贝氏体形态与等温温度的关系204

四、等温淬火后的马氏体208

五、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后的机械性能211

(一)加热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11

(二)等温温度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11

(三)等温时间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12

(四)硅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13

(五)锰对机械性能的影响214

六、等温淬火后的回火215

七、等温淬火工艺218

第六章 淬火、等温淬火球墨持铁的断裂规律222

一、淬火、回火球墨铸铁的断裂规律222

(一)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22

(二)厚片状石墨呈聚集分布时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24

(三)250℃回火马氏体的断裂224

(四)450℃回火组织的断裂226

(六)650℃回火组织的断裂227

(五)550℃回火组织的断裂227

二、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断裂规律228

(一)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29

(二)下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极少量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29

(三)上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33

(四)上贝氏体、残余奥氏体和极少量淬火马氏体的断裂233

三、等温淬火后冲击试样的宏观断口236

四、球墨铸铁测定硬度时形成的显微裂纹237

(一)磷在铸铁中的作用243

一、磷共晶的形成机理243

第七章 磷共晶243

(二)Fe-Fe3C-Fe3P三元平衡图244

二、铸态磷共晶246

(四)碳、硅当量的影响256

(五)孕育处理的影响256

(六)截面大小的影响256

(三)成分偏析的影响256

(二)球化处理的影响256

(一)浇注温度的影响256

三、正火后的磷共晶258

四、退火后的磷共晶267

五、等温淬火和淬火、回火后的磷共晶272

六、磷的固溶体275

七、合金元素对磷共晶的影响276

八、磷共晶对球墨铸铁断裂的影响277

九、磷共晶对裂纹分布的影响280

十、磷在球墨铸铁中的作用282

参考文献284

1978《球墨铸铁显微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炯辉,胡明初编著 1978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土球墨铸铁(1959 PDF版)
土球墨铸铁
1959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球墨铸铁论文集(1959 PDF版)
球墨铸铁论文集
1959
从显微组织分析球墨铸铁的断裂( PDF版)
从显微组织分析球墨铸铁的断裂
球墨铸铁(1957 PDF版)
球墨铸铁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220例(1988 PDF版)
球墨铸铁铸造工艺220例
1988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钡钛球墨铸铁(1984 PDF版)
钡钛球墨铸铁
1984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球墨铸铁金相图谱(1988 PDF版)
球墨铸铁金相图谱
1988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球墨铸铁管(1990 PDF版)
球墨铸铁管
1990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球墨铸铁(1982 PDF版)
球墨铸铁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球墨铸铁金相图谱(1974 PDF版)
球墨铸铁金相图谱
1974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稀土镁球墨铸铁(1973 PDF版)
稀土镁球墨铸铁
197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钒及其在黑色冶金中的应用(1989 PDF版)
钒及其在黑色冶金中的应用
1989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
现代球墨铸铁(1989 PDF版)
现代球墨铸铁
1989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1958 PDF版)
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195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球墨铸铁基本知识(1980 PDF版)
球墨铸铁基本知识
1980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