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作者 | 陈德华主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15 |
出版时间 | 199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1254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311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前言1
第一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3
第一章 公有制和多种经济成份13
第一节 生产力与所有制结构13
一 所有制13
二 生产力与所有制16
三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18
第二节 公有制的形式和作用21
一 社会所有·全民所有制·国家所有制21
二 集体所有制23
三 公有制的其他形式26
第三节 其他经济成份28
一 私有经济28
二与外国资本联合的合资经济及其他合作形式31
第二章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4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34
一 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命运34
二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38
三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矛盾41
第二节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与经济的计划性43
一 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客观必要性43
二 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45
三 现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46
第三节 计划与市场的结合49
一 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机制49
二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形式51
第三章 按劳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56
第一节 按劳分配56
一 按劳分配的产品量56
二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58
三 按劳分配的内涵60
四 现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61
五 对“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商榷64
第二节 其他分配方式68
一 各种非按劳分配方式概述68
二 关于非劳动收入7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分配中的平等73
第二篇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上)——企业经济活动79
第四章 企业性质和经营机制79
第一节 企业——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79
一 企业的职能79
二 企业的法人地位81
三 企业的权利和义务83
四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85
一 企业的动力机制86
第二节 企业经营机制86
二 企业内部约束机制88
三 企业积累或发展机制89
第三节 企业的外部约束、竞争和破产90
一 企业的外部约束90
二 企业之间的竞争92
三 企业的破产94
四企业的兼并96
第五章 企业的资金运动98
第一节 资金的循环98
一 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98
三 资金循环与企业经营101
二 资金循环的三种形式101
第二节 资金的周转105
一 资金周转及其对企业经营的意义105
二 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106
三 生产资金的构成108
四 周转时间与生产资金构成111
五折旧基金与企业扩大再生产113
第六章 生产成本与利润117
第一节 生产成本117
一 生产成本概念117
二 对生产成本概念的补充说明118
三 生产成本变动的规律性119
第二节 成本与企业经营123
一 企业经营中成本的重要性123
二 企业适度规模经营124
三 技术进步条件下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124
四 企业之间的成本一价格交互作用126
第三节 利润127
一 利润概念127
二 利润变动分析128
第四节 利润与企业经营130
一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130
二 盈亏平衡点与利润决策132
三利润率134
第七章 企业的分配136
第一节 利润分配136
一 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因和特征136
二 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形式138
三 影响利润在国家与企业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140
四 企业可支配利润的分配142
第二节 工资分配142
一 企业工资基金的形成142
二 生产利益原则与工资组织149
三劳动制度与工资分配152
第一节 市场预测与企业决策154
一企业决策与市场预测的基本含义154
第八章 企业经营决策154
二 市场预测与企业行为调整157
第二节 企业投资决策的基本原则162
一 机会成本原则162
二 盈利最大化原则163
三 货币时间价值观念165
第三节 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益比较与不确定性分析166
一 投资决策过程中对项目盈利能力的判断标准166
二不确定性因素存在下的企业投资决策169
第九章 社会总产品的再生产与产业结构175
第三篇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下)——社会整体经济活动175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与再生产176
一 社会总资金和社会总产品176
二 社会总产品再生产的基本原理178
三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特点181
第二节 社会总产品再生产与部类划分184
一 社会总产品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依据184
二 社会主义经济中马克思再生产公式的具体化途径187
第三节 社会总产品再生产与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190
一 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190
二产业结构演替的一般进程194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00
一国民收入的概念200
第十章 国民收入的分配200
二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02
三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05
第二节 积累和消费209
一 积累基金和积累率209
二 消费基金和消费率212
三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的分配216
第十一章 市场体系220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体系220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场体系的形成220
二 市场类型222
三 市场体系形成的条件226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结构228
一 消费品市场228
一 生产资料市场230
三 资金市场231
四 劳动力市场235
五 技术与信息市场238
六 房地产市场240
第四篇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247
第十二章 价格和价格政策247
第一节 价值规律和价格247
一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47
二 价格形成的基础和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249
三 价格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53
第二节 价格总水平与价格体系255
一 价格总水平及其基本稳定255
二 比价关系259
三 价格差价262
第三节价格管理体制263
第十三章 财政和财政政策267
第一节 财政的调节作用267
一 财政的本质和职能267
二 财政的调节作用269
三 财政体系271
一 税收概273
第二节 税收273
二 税种274
三 税率275
四 关税276
第三节 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277
一 影响财政收支的因素277
二 财政收支平衡278
三财政赤字280
第十四章 金融和金融政策283
第一节 商品经济与银行的作用283
一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银行的产生283
二 我国的银行体系285
三 银行的职能和作用287
第二节 利率和信贷政策290
一 利息的本质和作用290
二 信贷原则292
三 利息率293
第三节 货币流通和通货膨胀295
一 货币流通和货币流通规律295
二 通货膨胀298
第四节 汇率与外汇管理300
一 国际收支与外汇300
二 外汇管理301
一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概念303
第一节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303
第十五章 各种调节手段的综合运用303
二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价值平衡和实物平衡304
第二节 各种调节手段对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同作用305
一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305
二 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的原因306
三 价格调节的特点308
四 财政调节的特点309
五 金融调节的特点311
第三节 各种调节手段的配合使用313
一 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条件下各种调节手段的配合使用313
二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条件下各种调节手段的配合使用313
1990《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德华主编 1990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 1987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 简易英语科技丛书 地球
- 1979 中外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75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86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93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88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药理实验方法学
- 198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92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93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 工业企业质量管理
- 1990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87 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94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85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 197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