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
作者 | (俄)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市:新华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657 |
出版时间 | 1992.1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111773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125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1
作者的话1
国际事务15
新地图15
里宾特洛甫--莫洛托夫线20
在柏林24
送行的代价33
力图推迟战争35
斯大林是如何看待希特勒的50
接见舒伦堡53
斯大林是否惊慌失措了?59
没有别的副主席62
在前线64
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第三个是谁,得想一想65
同波克雷什金的谈话70
斯大林的战后祝酒辞75
长明火77
盟国77
在谈判时92
杜鲁门打定主意要让人吃惊96
冷战102
战争赔偿104
租借法案105
马歇尔计划105
两个最困难的国家107
在世界范围内110
可取,但不适时111
有一点不明白112
小市民观点113
中央控制的外交114
一个适于搞社会主义的国家120
毛泽东伸了伸小拇指121
当了资产阶级的朋友122
博期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123
要论证很不容易125
“我不是真正的外交家”126
在西方面前脱下了裤子132
外国活动家135
恩斯特·台尔曼135
拉科西136
哥穆尔卡136
库恩·贝拉136
季米特洛夫137
鲁特·菲舍尔138
毛和周138
多列士139
蒙古领导人140
哥特瓦尔德141
维利·勃兰特141
铁托141
我向莫洛托夫转述的波波沃达的谈话142
家庭147
“我们,维亚特卡人……”147
成了布尔什维克155
首次流放161
到处都驱逐164
创办《真理报》169
布劳德、卡拉库尔奇、波捷欣175
从二月到十月186
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4
“我了解他,是一位老布尔什维克……”201
作为政治局第一名候补委员210
在列宁身边210
列宁把大家带进广阔天地214
不认为自己是老布尔什维克216
斯大林是怎样当上总书记的218
领袖地位的觊觎者219
谁更严厉些?222
一切政权归苏维埃224
契切林225
您的目标是什么?227
不是第一把手227
“我建议悼念……”229
奥尔忠尼启则为什么自杀?230
“他把我们所有的人都留下了”233
“您尽可能激烈地批驳”242
无法忍受悄悄话244
“共青团员!”246
新经济政策--临时退却253
同克鲁普斯卡娅的尴尬关系254
加铅封的车厢258
伊内莎259
临时的,在一定阶段260
“倒了书架的图书馆”264
原谅谁,为什么原谅265
“茶客”268
“同--志--们!”270
列宁在理论上的创新270
列宁曾不满意271
只有一次反对列宁273
列宁给莫洛托夫写信273
背离列宁274
卢那察尔斯基277
“你不知道,粮食是怎么长的”277
有的要裤子,有的要皮鞋278
世界观是知识分子提出的,但……281
立宪会议选举284
“难懂些,但比较深刻”285
“在我脑海里,列宁现在就跟活的一样”286
古兰经和法国人288
最后几年是复杂的289
斯大林及其左右291
“高加索的列宁”291
亲自动笔296
托派论调297
阿利卢耶娃之死302
后悔当时同意了306
“对他,我很了解”308
基督教堂320
“让维亚切斯拉夫再干一段……”327
“我们俄罗斯人……”329
共产主义社会是什么样子?337
功与过338
关于宪法344
在日常生活中351
精疲力尽357
“谎言大军在保卫真理……”360
基洛夫365
我们希望过点舒心日子375
伏罗希洛夫378
战友们385
“三人帮”398
赫鲁晓夫与20大417
经济核算制442
“多半是布哈林分子”445
征购粮食449
集体化449
饥饿的1933年452
不能耽误453
这不是前途457
弗鲁姆金的信458
取得了相当好,相当成功的结果460
我们的力量还不够462
关于镇压465
“只要国家还存在……”465
“如果领导发抖了……”469
审判478
人是各种各样的488
“每次代表大会之后我都写……”506
“怎样理解1937年?”510
同戈洛瓦诺夫元帅谈话513
“因为关得时间不长,说声谢谢吧”541
“图波列夫们……”545
“我为什么被停职?”551
“波林娜活着!”561
“从革命观点看”567
“解散组织……”570
什么是社会主义573
首先573
党纲在阻碍581
和平共处589
巩固制度593
“我反对平静生活”603
生活琐事和最后几次会见611
谁能弄到风衣?611
工资和养老金612
“宝岛”615
“贵宾还没上车!”616
在向阳小屋617
飞行员620
马姆拉卡特623
两个冷门624
恢复党籍628
活得过这一年634
还不够在行643
“一定要上我这儿来跟我说说!”652
“第140次”654
1992.10《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俄)丘耶夫著;王南枝等译 1992.10 北京市:新华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莫洛托夫秘谈录 与莫洛托夫140次谈话 菲·丘耶夫日记摘编
- 199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托洛次基自传
- 1988
-
- 托洛次基自传
- 民国77.08 问学出版社
-
- 米海洛维奇 维切斯拉夫 莫洛托夫之传略
- 1946
-
- 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演词
- 1947
-
- 大选前的斯大林及莫洛托夫演说
- 1946 苏联驻华大使馆编译处
-
- 巴甫里克·莫洛卓夫
- 1959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巴黎和会莫洛托夫演说
- 1946 苏联大使馆新闻处
-
- 莫洛托夫集体农庄
- 1952 东北农业出版社
-
- 奥勃洛莫夫
- 1997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 托洛次基自传
- 1988 问学出版社
-
- 铁锤外交家·莫洛托夫
- 1999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