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作者 | 王礼训编 编者 |
---|---|
出版 |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71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99·258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033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八章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
第一节俄国二月革命。布尔什维克党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策略2
一 二月革命的胜利2
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4
三 布尔什维克党从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和策略8
第二节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方针13
一 布尔什维克党争取群众的斗争13
二 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方针19
三 《国家与革命》25
第三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32
一 武装起义的准备32
二 十月武装起义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36
三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41
第四节布尔什维克党保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斗争47
一 布尔什维克党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措施。布列斯特和约47
二 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51
三 《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56
第九章俄共(布)工作重心的转移。欧亚革命运动的高涨。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前期活动61
第一节苏维埃俄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62
一 俄共(布)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工作的新方针62
二 在职工会问题上列宁同托洛茨基的争论65
三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论粮食税》69
四 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计划75
第二节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兴起83
一 欧洲各国的罢工风潮。一九一八年芬兰革命83
二 德国一九一八年十一月革命及其经验教训87
三 匈牙利一九一九年革命及其经验教训95
第三节第三国际的建立及其前期活动102
一 第三国际的建立102
二 第三国际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05
三 第三国际的第三、四次代表大会。工人阶级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13
第四节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116
一 东方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116
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1
三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27
第十章苏联一国建设社会主义。亚洲各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131
第一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32
一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结束和列宁的逝世。反对托洛茨基的斗争132
二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140
三 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149
第二节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教训159
一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159
二 苏联社会主义新宪法164
三 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168
第三节第三国际的中期活动。亚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71
一 第三国际的中期活动171
二 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77
三 朝鲜、越南、印尼等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184
第十一章各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战争。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189
第一节第二次世界大战迫近。共产国际的后期活动190
一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迫近190
二 第三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关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197
三 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反法西斯的斗争201
第二节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展开206
一 英、法、美政府的“绥靖政策”和慕尼黑阴谋206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211
三 苏联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卫国战争218
四 第三国际的解散及其历史地位225
五 反对白劳德投降主义的斗争228
第三节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33
一 欧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及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33
二 亚洲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武装斗争及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240
三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及其历史经验243
第十二章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247
第一节战后初期的国际形势248
一 战后革命形势的新发展248
二 毛泽东论战后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和策略253
三 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59
第二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265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论人民民主专政》265
二 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基本经验275
三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280
第三节战后亚、非、拉各国人民争取独立和民主的斗争283
一 亚洲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初步胜利283
二 非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斗争的浪潮293
三 拉丁美洲人民民族民主运动进入新阶段296
第十三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01
第一节苏联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尝试302
一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302
二 苏共新领导调整国内和对外政策310
三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潮流315
第二节世界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斗争。保卫和平运动、工人运动与民族独立运动的汇合323
一 中朝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胜利323
二 越南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的胜利327
三 保卫和平运动、工人运动与民族独立运动的汇合331
第三节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43
一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343
二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347
三 《论十大关系》。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352
大事年表357
1983《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王礼训编 1983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4 湖南人民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0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2
- 辽宁第一师范学院政教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研室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5
-
- 全国第三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文集 下
- 1997 北京:学习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1964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6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0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
- 192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91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下
- 1980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3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
- 1981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