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十二条原则”研究》
作者 | 宋惠昌主编;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研究班编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72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0350540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8019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点和作用3
第一章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6
一 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7
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0
六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素质25
四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26
五 爱国统一战线是我们政治上的一个巨大优势32
六 民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8
七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44
八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50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7
一 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57
二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64
三 促进生产力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70
四 积极发展生产力,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增长75
五 全面坚持生产力标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81
六 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证社会主义社会稳定发展87
七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93
八 努力发展生产,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99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革的方针和任务105
一 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05
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111
三 完善承包制,深化企业改革117
四 继续坚持和深化农村经济改革123
五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生产力的合理布局130
一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138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实践138
二 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147
三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作用154
四 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模式161
第五章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168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特点168
二 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75
三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181
四 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性质和作用187
五 加强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管理和引导193
第六章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199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
二 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206
三 加强市场建设是搞好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基本条件212
四 科学而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重要保证213
五 深化企业改革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中心环节225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费品分配的基本特征232
第七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32
二 马克思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238
三 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245
四 正确认识和解决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252
五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社会主义分配制度258
第八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途径265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根本任务265
二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272
三 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277
四 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283
五 坚持“双百”方针,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289
七 正确贯彻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300
八 着眼建设,付诸实践307
第九章 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政策313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我们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思想313
二 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20
三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26
四 坚持民族平等政策,增强民族团结332
五 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338
六 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345
一 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352
第十章“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352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当代中国的发展360
三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与实践意义366
四 一个成功的范例——中英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启示372
五 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促进祖国和平统一378
六 “一国两制”与第三次国共合作385
第十一章 我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392
一 我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发展392
二 独立自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基本原则399
三 我国新时期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405
四 和平共处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411
五 建立国际新秩序,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417
第十二章党的领导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424
一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424
二 加强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431
三 现阶段党的理论建设的基本课题437
四 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444
五 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451
六 坚持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457
七 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463
后记471
199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十二条原则”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宋惠昌主编;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宣传干部研究班编著 1992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1999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997.09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
- 1982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 1995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与实践研究
- 1997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996 深圳:海天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
-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 1998 海口:海南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 199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997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1994 中共中央党校社
-
- 当代中国的精神支柱 邓小平的思想新论
- 1994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996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 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1991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 1993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