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立国之路 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
作者 | 冯昭奎,张可喜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6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4196999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77905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第一章 从绳纹到平成--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1
1 从绳纹到昭和2
绳纹、弥生、古坟时代2
“和魂汉才”时代(538--1542年)4
葡萄牙、西班牙人带来了西方科技(1543--1638年)8
禁教、锁国、禁书(1639--1719年)10
“兰学”激发了学习西方的热情(1720--1852年)12
“求知于世界”,全面引进西方科技(1853--1925年)15
为了战争的科技动员(1926--1944年)20
2 从战败到高速增长23
非军事化:拨正了战后科技发展的航向23
民主化:推出了战后科技发展的主角28
导入竞争机制和科学管理31
产官学:迈上了战后科技动员的征途34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才工程”38
追求规模效益的奋斗44
3 七八十年代科技的发展55
对付公害的科技受到重视55
“阳光计划”与“月光计划”60
20年建成34座核电站66
一次成功的跳跃71
“技术立国”方针的提出及其实践78
4 90年代85
企业研究进一步向应用开发倾斜85
出口企业力图卷土重来87
政府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造立国”90
日本科技发展的新转折92
第二章 从“拿来主义”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日本科技发展的基本经验94
1 日本的“拿来主义”94
战后初期围绕“拿来主义”的论争96
“拿来主义”的前提:从哪儿拿来?97
“拿来主义”的核心:要“占有,挑选”101
2 拿来之后:消化、改进、提高105
3 企业--科技发展的主力112
企业是科技发展的主力113
企业间的技术协作关系119
万能的“加工王国”122
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战略126
4 走向“科学技术创造立国”131
贯穿于战后发展全过程的“技术立国”132
战后日本的科技政策的演变138
“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方针的提出141
5 “日本第一”遇到的挑战154
从冷战时代进入冷战后时代的不适症155
从工业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不适症158
从追赶时代进入被追赶时代的不适症162
骄傲使人落后168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日本社会的影响173
1 影响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173
日本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174
政府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作用193
传统文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204
教育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213
企业在发展科学技术上的功过是非224
2 科学技术对日本社会的正负面影响237
技术促进了经济发展,但产生了公害239
信息化社会并非世外桃源25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260
科学技术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270
科学技术与政治280
后记289
附 英文目录292
1997《技术立国之路 科学技术与日本社会》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冯昭奎,张可喜著 1997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技术史、技术政策、技术哲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1990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科学技术论:科技·经济·社会
- 1992年10月第1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科学技術と日本社会
- 1962.07 勁草書房
-
- 科学技术立国谕 科学技术基本法解说
- 1996年08月 読売新闻社
-
- 技术と社会 日本の经验
- 1986年09月第1版 国际连合大学 东京大学出版会
-
- 技术立国
- 昭和58年02月第1版 株式会社有斐阁
-
- 技术の社会学
- 昭和58年03月 加藤秀俊
-
- 日本战后的科学技术与社会
- 1999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 美国科学与技术
- 1999 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
-
- 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 1989 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
- 现代的日本科学技术
- 198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
- 1993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