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 历史和展望》
作者 | 李廷举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8 |
出版时间 | 1992(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1019866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20601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历史和传统1
1 日本文化的起源1
2 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和技术8
3 西方文明的传入15
第二章日本近代科学的胚胎——兰学24
1 兰学和锁国24
2 兰学是科学的温床34
3 《解体新书》的出版42
4 江户时代的科学成就50
第三章明治时代科学的跃进60
1 从锁国到开国60
2 明治政府的科学技术政策68
3 大学的建立82
4 产业革命与技术引进91
5 教育的近代化95
6 明治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102
第四章科学与战争111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111
2 “15年战争”中的科学121
3 战时的科学动员体制132
4 战时教育的扩张141
5 战时的科学技术成就146
第五章战后日本的科学复兴156
1 科学复兴的历史背景156
2 美国占领军的科学政策161
3 科学家运动的兴起166
4 国民的科学175
第六章科学体制的现代化180
1 科学体制化的含义180
2 国际性的科学体制化185
3 日本学术会议的建立190
4 战后日本的科学体制197
5 科学与经济增长206
第七章科学技术立国的成就和动向214
1 科学技术立国的决断214
2 高技术时代的成就和动向221
3 作为文化的技术234
4 走向21世纪241
第八章日本人的科学创造性253
1 问题的提出253
2 创造性的标准258
3 发挥创造性的条件265
4 创造性与教育变革270
5 创造与价值275
第九章“和魂洋才”的科学观280
1 从“和魂汉才”到“和魂洋才”281
2 文化融合的两种触媒剂287
3 “全盘西化”质疑293
第十章 结束语——日本科学史的启示298
附录1索引304
事项索引304
人名索引314
附录2 日本科学技术史年表321
附录3 参考文献342
1992《科学技术立国的日本 历史和展望》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廷举著 1992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世界发展中的科学和技术
- 1985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
-
- 展望·現代日本文学
- 1972 集英社
-
- 科学技术立国谕 科学技术基本法解说
- 1996年08月 読売新闻社
-
- 展望 日本经济
- 1991年05月第1版 株式会社ミネルヴア书房
-
- 21世纪中国海洋科学与技术展望
- 1998 北京:海洋出版社
-
- 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史
- 1997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测绘科学技术的国内外水平与展望
- 1985 中国科协2000年的中国研究办公室
-
- 兵器科学技术的现状与展望
- 1985.10 中国科协二○○○年的中国研究办公室
-
- 现代的日本科学技术
- 1985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科学技术的发展
- 1982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
- 21世纪科学技术展望
- 199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 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1989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
- 1994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